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綜合指導>

找工作別總想“我只想幹什麼”

文思屋 人氣:2.53W
找工作別總想“我只想幹什麼”
  求職者:有能力難過“年齡關”

  40歲—50歲,是人經驗豐富、思想成熟的時期,對於人的一生來說是最能出成果的時期。但是對於許多處於這個年齡段再就業的人員來說,情況並不樂觀。大多與會者和本報資訊反饋員認為,失業人員要轉變就業觀念,而用人單位同樣也要轉變選人觀念,只有雙方的觀念都轉變了,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A、不被看好的大齡推銷員

  48歲的張平幾年前從某單位下崗後,一直輾轉於各大人才招聘會。因為招聘單位的年齡限制(大多招聘單位只要35歲甚至是30歲以下的員工),張平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為了衝破用人單位對年齡的限制,他主動提出自己不要工資,幹完一個月後,用人單位根據業績給工資。憑著這股倔勁,張平在本報舉辦的社群招聘會上找到了一分推銷產品的工作。因為年齡原因,用人單位起初並不看好張平。之後,張平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在諸多的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最終,同進公司的幾個大學生因為完不成任務被辭退,而張平卻被留下了。

  B、被冷落的工程師和駕駛員

  張平的發言引起了許多再就業人員的共鳴。某企業女工藝設計工程師何斌內退後,四處求職都難如願。她認為,現在用人單位對用工者年齡的要求過於苛刻。她雖有一技之長和較高的學歷,但因為年齡原因,參加了許多招聘會都沒能找到工作。令她更為尷尬的是,有些用人單位甚至連張表格都不願給她。

  今年35歲的塗鵬,在這次座談會上算是比較年輕的了,但是年齡的問題依然在困擾著他。他說自己開了十幾年的車,自認為是一個有駕駛經驗的司機,但是在招聘會上很多用人單位依然嫌他年齡大。

  老闆觀點:求職者心態有問題

  “就業難”是當前許多下崗失業人員及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口頭禪,但參加座談會的許多集體企業代表和私營企業老闆卻不這樣看。他們說,就業難並不完全是客觀因素造成的,而許多人找不到工作,恰恰是他們自己的'心態有問題。一位由打工起步的四川老闆則說,打工就是在學習中培訓自己,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A、求職時首先要轉變就業觀念

  平安保險公司蘭州分公司培訓處的馬京義講師說,從現階段企業用工市場來看,大企業因為崗位等相對比較穩定,所以一般情況下都不缺人,最缺人的單位是那些民營小企業。然而,由於待遇和條件不太好,小企業一撥一撥招來的人,沒多久又會一撥一撥地走掉。他覺得,出現這樣的現象,並非問題都出在企業身上,而是就業者“畸形”的心態在作怪。

  當前,有許多下崗失業人員以及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口口聲聲說“找不到工作”、“就業難”。他認為,就業難不完全是客觀因素造成的,而是求職者自身因素所導致的。因此,不論是下崗失業人員還是大中專畢業生,求職時首先要轉變就業觀念,正視自己,不要抱著“我只想幹什麼”的態度去找工作。否則,只能被淘汰。

  B、打工就是在學習中培訓自己

  四川籍的私企老闆許弟均說,他曾經當過5年兵,退役後到西安打過工。記得第一年打工回家時,自己帶著不到1000元回了老家。那是他用10個月的時間,省吃儉用攢起來的全部積蓄。第二年,家人給他10000元錢讓他做生意,在西安他又呆了一年,但沒賺到多少錢。

  由於沒什麼技術、學歷又低,所以從第三年起,他又走上了打工的道路。這次他直接來到蘭州,當時,身上總共有700元錢。剛開始,因為人生地不熟,他只好做起零活來。後來,他又到一家企業搞推銷。時間一長,他發現自己還沒掙到多少錢。於是,他開始琢磨:如果這樣下去,自己永遠都是給別人打工的,假如自己給自己打工,就算再困難也值得,至少所得不會這麼少。就這樣,他以不提報酬的方式從別人那裡打工學到了不少推銷的本領。沒多久,他作了外地一家服裝廠在蘭州的經銷商。一年下來,自己的收入是給別人打工期間的10多倍。到現在,幾年過去了,他一年的銷售收入達到了100多萬元,利潤10幾萬元。在他們當時入伍的103個義務兵當中,他的收入是最可觀的。

  在他眼裡,打工就是在學習中培訓自己,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如果下崗失業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不論在求職時還是工作中持有這樣的心態和觀念,何愁自己沒有飯吃!

來源:蘭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