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我校化學校本課程的建設論文

文思屋 人氣:2.65W

校本課程開發進入課程研究領域開始於20世紀60、70年代,當人們認識到國家課程具有自身無法克服的缺陷時,嘗試從其外部尋求一種課程開發方式來彌補其不足。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確定了三級課程管理政策,提出了國家、地方和學校共同進行課程建設。因此,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管理、開發和實施的課程。

淺析我校化學校本課程的建設論文

一、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

我校由校本部(學生都是重慶市最優秀的學生)和分校(學生相對較差)構成,再加上學生個體化差異很大,所以學校對多元文化背景下進行校本課程開發非常重視,在五年前學校課程委員會的自我建設就成為了學校領導思索和規劃的問題。學校課程委員會是為了實現三級課程管理制度、整體規劃學校課程設定方案、指導校本課程編制而設立了校內學術機構。課程委員會的成員由學校行政領導、各學科組優秀教師組成,在課程委員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校本有效運作。學校課程委員會定期對校本課程的編制進行業務指導,同時制定了一套對校本課程的實施評價及獎勵措施。學校把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看作是學校自下而上的教師文化重塑,學校課程委員會根據這一力量實現“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形成和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這一目標的制度保障。

二、化學校本課程團隊的建設

在學校如此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的大環境下,化學校本課程開發團隊也因此而誕生。由教化學的學校黨委書記親自牽頭,學校化學教研室主任、化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蔘與的化學校本課程研究團隊誕生了。為了更快更好地進行化學校本課程的建設,團隊同時還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適應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一級子課題“化學學科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課題研究。為了更快更全面地提高團隊的素質,每學期請一次專家到校做專業講座,同時派老師外出參觀學習,每月一次正式會議,每兩週一次部分老師的碰頭會。當然,新事物開始,都不會一帆風順,首先,並不是所有的教師都願意參與校本課程開發。就算教師願意,由於教師的知識技能、工作負擔和時間限制、參與的方式等因素都會影響教師參與課程發展。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原有的思維和習慣帶來沉重衝擊,教師必須以大量精力應對各種精神和實踐壓力。因此在新課程改革期間,我們也經歷過各種陣痛但堅持了下來。現在,我們學校九年級、高一化學校本課程都開設得很好。

三、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

化學校本課程開發必須符合化學新課程改革的思想,貼近學生生活,重視實驗教學,關注環境教育,培養社會責任感。首先確定了開設九年級、高一的'化學校本課程。由九年級教研組長牽頭負責,主要由九年級化學老師及個別高中老師構成的小團隊,開發了八年級到九年級化學銜接的《走進美麗的化學世界》校本課程,以及比九年級層次略有提高的《神奇的化學》,由高中化學教師構成多個團隊,分別編寫了《小小化學家》《我們一起動手吧》《化學與生活》《化學與食品》《化工》《化學趣聞實驗》等。

四、化學校本課程建設還在完善中

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目前每週只有一節課作為化學課堂教學的輔助部分,採用學生自願選擇原則,採用走班制教學。學生的感慨是增加對化學的興趣;感到化學是奇妙和有趣的;增加實驗動手能力;增加與同學的合作;感到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過半數學生提到“瞭解更多化學知識”。通過校本課程,不僅很好地解決了化學課堂的侷限,大大開闊了學生的化學視野,感受了化學的奇妙。

高中化學校本課程建設對我們來講是全新的課程嘗試,它涉及教師、學生、家長、社群及教育行政部門等,是一項工作量很大的系統工程。對老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極佳的機會,現在,我們的校本課程建設還在不斷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