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山西的民間音樂舞蹈論文

文思屋 人氣:2.03W

人類對音樂舞蹈的喜愛,原是人之本性,每當人的情感需要發洩時,手舞足蹈就是一種表現形式。人類對音樂舞蹈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從不自覺到自覺,從自然到創造的文明發展歷程。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其音樂舞蹈文明史既符合上述規律,又具有山西地方特色。

山西的民間音樂舞蹈論文

山西音樂舞蹈文明歷史悠久。相傳堯舜時期就有《擊壤歌》《南風歌》。據傳《南風歌》是舜帝為運城鹽池而作,歌詞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山西襄汾陶寺出土距今4100年的古樂器已有陶壎、土鼓、鼉鼓。春秋晉國師曠是著名的樂師。戰國後期安澤人荀況,是著名的思想家、音樂理論家,著有《樂論》。秦漢時期,離石出土的漢代畫石“駕魚圖”,運城出土漢墓“百戲樓”中踏歌揚袖舞伎,表明當時樂舞之盛。魏晉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各民族特色文化藝術得以廣泛交流。北魏首都平城(今大同)是“北歌”發祥地,雲岡石窟展現有當時樂舞盛況,而壽陽出土的北齊陶俑,其服飾、舞姿則具有“胡兒”感覺。

隋朝王通(今河津人)是著名的古琴演奏家。隋唐時代,山西樂舞非常興盛,《踏搖娘》《柘枝舞》廣為流傳,優伶舞伎人才輩出。宋金元時期,隨著城市經濟的繁榮,民間樂舞活動更加豐富多彩,逢年過節城鄉群眾自發結社鬧“社火”,組織舞隊,遊藝街市,競相表演。山西是“北曲流行地區,湧現出許多演奏家、音樂理論家。金代文學家元好問(今忻州人)善彈琴,著有《中州樂府》。宋代孔三傳(今晉城人)是“諸宮調”創始人。明清時期,山西民間樂舞與戲曲活動,相互影響,相得益彰,共同發展,文明程度更高。據明萬曆年《周星樂圖》(手抄本)記載,當時上黨地區民間迎神賽社活動,就是樂舞與戲劇相間表演。清代山西籍的音樂家、古琴演奏家郭培齋(太原人)著有《德音堂琴譜》8卷,王德輝(太原人)著有《曲律精華》一書。

山西號稱“民歌的海洋”,不僅歷史久遠,而且經過歷代人民群眾創造、錘鍊,種類多,數量大,據調查現存至少有15000餘首。山西民歌的特點是:形式短小單純;詞曲格律較自由,原無伴奏;多即興編唱,後漸有曲目。其中,山歌多流行於晉西北地區,具有高亢、嘹亮、悠長、旋律美、山野味濃的特點。流行曲目有《羊倌歌》《想親親》《割莜麥》《人在門外心在家》等。開花調,流行於左權、和順、武鄉一帶,歌詞上句以×××開花起興,下句點題,有委婉、清秀、節奏規整的特點,流行曲目有《會哥哥》《單相思》《桃花紅杏花白》等。號子類,勞動時所唱之歌,流行黃河沿岸河曲、河津、芮城一帶,由領號人見景生情,即興編唱;音調單純流暢,節奏鮮明有力,情緒樂觀豪放;其曲目有河曲《推船號子》、定襄《打硪歌》、芮城《拉蓬號子》等。小調,是一種自由吟唱小曲,流行於全省各地,題材形式多樣,表現力強,流行曲目有《觀燈》《光棍哭妻》《要女婿》等。二人臺,流行晉西北、雁北及陝北、內蒙部分地區,表演者一般是一旦一醜,故稱二人臺,曲調優美、婉轉、清新,流行劇目有《走西口》《打櫻桃》等。秧歌,流行晉中一帶,有近300個曲調,具有濃郁生活氣息與鄉土風味,其中祁太秧歌已有近200餘年歷史,最初由行商天下之晉中商人,移植外地歌曲到本省,又由當地藝人結合本地鄉音,漸形成地方特色之秧歌,故流行曲目中有不少反映商人生活的秧歌,如《回家》《張三算賬》《賣高底》《賣燒土》等。

山西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樂器由來已久,而樂器之源在民間。現存民間樂器可分為吹打、宗教、絲竹、打擊四大類。吹打樂以嗩吶和管子為主,常用伴奏樂器有笙、笛、鑼、鼓、鑔等,凡婚喪嫁娶節日喜慶日,多請樂人來演奏,其曲目非常豐富,尤以用嗩吶、管子分別模擬各個不同人物角色音調的“咔戲”及 “八音會”最受群眾歡迎。宗教音樂,原是和尚、道士參與民間法事,將寺觀音樂走向社會,進而成為民間音樂的一部分。佛教音樂吹奏法器以笙管為主,打擊樂器以鐘鼓為主,輔以鑔、木魚、銅磬等,演奏曲目有《消災燈》《千聲佛》《上經臺》等。道教音樂吹奏樂器與佛教基本相同,但和唸誦經不同,伴奏也有差別,曲調或悠遠、靜穆,或悲愴、激揚,或行如流水,演奏曲目有《五方贊》等。絲竹音樂,是由笛、笙、管、三絃、揚琴、四季胡、板胡等樂器組成。絲竹樂在山西影響較大的是二人臺絲竹樂,其曲目豐富多彩,其中有來自古典樂曲的《西江月》《柳青娘》,來自民間樂曲的《繡荷包》《鬧元霄》,來自蒙古草原樂曲的《喇嘛蘇》《四公主》,來自戲曲音樂的《小開門》,來自寺廟音樂的《觀音寺》《呂純陽》等,上述各種曲調經組合、聯綴,進而形成悠揚、動聽的二人臺絲竹樂。打擊樂,即民間鑼鼓,晉南、晉中、晉北、晉東南各地區各有特色。如晉南威風鑼鼓,以鼓為核心,輔以鑼、鈸、鐃等,節奏強烈,聲撼天地。威風鑼鼓,源於民間,傳承民間,襄汾陶寺遺址出土的4100年前的陶鼓、鼉鼓,可謂威風鑼鼓之雛形,發展到明清時期已初具規模,清人孔尚任贊曰:“雨點花攢鼓襯鑼,春風吹袂影婆娑” (丁天順《威風鑼鼓溯源》《山西社會大觀》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版)。太原鑼鼓,樂器有大鼓、大鈸、大鐃等,以大鼓為領奏樂器,大鐃、大鈸對奏,演奏徐緩時如潺潺流水,急驟時如大浪奔騰,演奏者情態激奮,表情交熾,引人入勝。

山西民間舞蹈十分豐富,是世世代代山西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據調查,目前儲存有234種,形式有秧歌舞、彩燈舞、擬獸舞、武技舞、車船舞等。

秧歌舞,是山西既唱又舞的一種大舞種,起源於插秧、耕作的勞動生活中,故名秧歌。全省約有秧歌舞40餘種,流派風格千姿百態,因地區不同而異,具有廣泛的群眾性。例如踢鼓子秧歌,流行晉北地區,其中朔州踢鼓子秧歌,以拳術為基礎,舞姿粗獷豪放,活動形式多樣,而懷仁踢鼓子秧歌表演行當有淨、生、旦、末、醜,舞蹈動作以踢、扭、走、擰為主,表演有條不紊,錯落有致。又如汾孝地秧歌,流行汾陽、孝義一帶,其舞蹈動作與武術緊密結合,威武雄壯,頗有氣勢。流行於太原古交地區的踩街秧歌,扮演人物以幽默、風趣、滑稽取勝,凡年節即組織秧歌隊,踩踏表演於街巷,有鎮邪惡之意。流行於左權、和順、榆社、昔陽、黎城、武鄉、襄垣一帶的小花戲,源於遼州社火,融歌舞為一體,以歌表情,以舞傳神,以扇達人,以戲引人。此外,流行汾西縣的地燈秧歌,原平縣的鳳秧歌,流行臨縣、方山、離石、中陽、柳林、石樓一帶的傘頭秧歌等,都很受群眾歡迎。

彩燈舞,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白日演出,燈的作用是擺圖案;一是夜間表演,為燈火舞。

擬獸舞,如龍舞,凡節日多有舞龍表演,以表達除害、祈福、迎祥之意。獅舞,因獅象徵勇猛和力量,舞獅則意在鼓舞人的勇敢精神。山西獅舞一般為二人扮演,分為文獅、武獅二種:文獅以細膩、柔和、穩重見長,武獅著重武功、技巧表演。

武技舞,如高蹺,以腳踩數尺木蹺作舞。山西發現的北魏石棺中有高蹺圖畫,可見高蹺歷史久遠。山西高蹺有文武之分:文高蹺與秧歌結合,突出踩扭;武高蹺是競技表演,以特技取勝。晉中一帶還流行背棍、鐵棍,民諺稱:“榆次的架火,太谷的燈,清徐的鐵棍愛煞人。”背棍,有單人棍、雙人棍、三人棍,皆由成年人背棍,上扛1—3名兒童扮演為戲民人物或故事人物,在上面作舞姿。鐵棍,由8人抬著進行,所有抬閣人必須統一節拍,上下起伏,帶動閣上演員舞動表演。

車船舞,如旱船,是一項很普及的民間舞蹈,制一類船形舞具,裝有頂棚,船間有一人站立船中間,旁有梢公劃漿引船行走,二人有配合,在陸地行走式樣如水中漂流。

總之,山西民間音樂舞蹈來源於生活,歷史久遠,在群眾中有廣泛基礎。人民是音樂舞蹈藝術的主體,是音樂舞蹈的`創造者。如山西秧歌在山西十分普及,就是人民在勞動中創造,經過勞動人民不斷充實提高,更加豐富多彩,成為廣大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音樂舞蹈形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山西音樂舞蹈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山西地處黃土高原,山西人民世代生息在這塊土地上,故山西民間音舞所表現的內容有著黃土高原人民生活的特徵,如《走西口》就很有代表性,它激昂生動,淋漓盡致地表述了黃土地上人民的情感與生活。二是山西自古以來就是各民族融合之地,各民族音樂舞蹈在山西得以廣泛交流,進而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民間音樂舞蹈。三是山西為古戰場發生之地,因而山西的民間音樂舞蹈多有高亢、悲壯之歌與舞。

民間音樂舞蹈有著抒發人民群眾思想情感,寄託人民群眾喜怒哀樂的重要功能,是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是他們精神生活的重要伴侶。山西民間音樂舞蹈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由低到高的發展歷程。這個歷程,充實和豐富了山西文明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