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學分制與高等教育質量

文思屋 人氣:7.97K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學分制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學分制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部分已開發國家學分制實施狀況以及我國高校應立足實際建立學分制執行保障機制。

淺析學分制與高等教育質量

論文關鍵詞:學分制;高等質量;措施

目前。我國各高校在教學上幾乎都在實行學分制或正在學分制的道路上探索,這是一件好事.但學分制的實行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還須值得探討。當前,我國高校已進人大眾化時期,近兩年,擴招的腳步已明顯放緩,因此,擺在大家眼前的首要問題便是“質量”。

1學分制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首先,學分制有利於複合型人才培養。學分制實施開設了大量的選修課程,學科之間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縱橫交錯,打破了專業上條塊分割的傳統,學生可以根據社會需要、個人需要、就業需要來自由選擇課程,理、工、管、文相互結合,文理滲透,構造自身的知識體系,組成最優化的知識結構,為多樣化的複合型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的。
  第二,對於教師將會增大壓力,必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由於學分制的實行。學生在進行自主選課時,會極大提高學生的比較鑑別能力。會更多選擇一些高質量的課程和水平較高的教師.這些自然迫使教師面臨一個評價的壓力.使得教師務必提高自身水平,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另外,我國許多城市的高校,可允許在相鄰高校選修,回校後學分予以承認,這樣更加大了來自校外評價的壓力。迫使教師開設精品課程,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三。實行學分制後由於是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課程,自然在學習時態度就比較認真,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學生也始終處於一種競爭的環境中,學生如果想要順利或提前畢業併成功就業的話.就必須自覺努力地學習,根據自身需要不斷調整學習計劃,以求最終能夠成功就業,否則就不得不延長學制推遲畢業。
  第四。實行學分制促進了高校與社會的溝通,增加了大學的開放性和對的適應能力。從適應市場經濟的角度看,學分制增加了市場的最新資訊向大學不斷流入。等於是給大學增設了一條對市場進行反映並及時調整自身的資訊渠道,可促進大學與社會更好地互動。學分制容納了註冊學生隨時返回社會或返校就學的自主性,所以也淡化了學生上學與就業、大學與社會的嚴格界限.增加了大學與社會的廣泛和有機聯絡.帶來了大學對市場作出適當反應並及時調整自身的資訊。
  第五,學分制實施對教學管理工作的標準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不斷加強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和資訊化管理水平,同時需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新理念,增強服務意識。管理意識和水平的提高有利於保障教學質量的執行。

 2當前我國高校學分制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從觀念層面上看,我國大部分高校觀念根基中存有“這是大勢所趨,人云亦云罷了”的想法,學校網頁上也大張旗鼓宣傳學分制,但在實際操作中並沒有進行深入探討學分制的內涵以及如何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設計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學分制模式。
  從學制來看缺乏彈性。學分制的核心和關鍵便是學制是否具有彈性,也即完全學分制。但從目前來看,大部分高校實行的學分制還是傳統的年限規定的學分制,即學年學分制,或者說根本不能稱之為學分制。
  從課程來看,選課制還不充分。實行學分制必須加大選課內容,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色。
  從操作方式看,缺乏系統性、規範性。許多高校在學分制實行過程中,管理部門沒有制定出系統且規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在實際操作時隨意性強。
  從保障體系來看,許多高校沒有建立起與學分制相配套的比較完善的後勤保障機制,沒有與彈性學制有機聯絡起來。
  從學分制結果來看,我們都在實行學分制,至於效果如何,是否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建立起與學分制改革相適應的多樣化質量評價標準。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擬在樹立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借鑑國外高校學分制實施的經驗,立足本校實際.實行有利於自身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學分制教學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