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論文

文思屋 人氣:2.6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論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論文1

摘要:烹飪高等教育作為淮揚菜傳承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何將非遺文化與課程體系進行有效結合面臨著諸多困難。然而,大師工作室的建立、現代學徒制實行以及資源庫的建設,為淮揚菜的文化傳承以及課程教學進行了有效對接。

關鍵詞:大師工作室;現代學徒制;非遺;傳承;課程資源;淮揚菜

1研究背景

揚州是古運河滋養起來的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幾千年以來,經過幾代王朝的繁榮發展,為揚州三把刀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又逼迫並推動揚州先民懷揣三把刀背井離鄉、艱苦創業。如今,揚州三把刀已成為揚州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徵。開國第一宴也成為聲播全國、享譽世界的服務業品牌。揚州作為淮揚菜系的發源地,為烹飪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每年為社會輸送大量的烹飪人才。其中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是江蘇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江旅遊職業學院、揚州江海職業技術學院、揚州中瑞酒店職業學院是三所大專院校,其中江蘇旅遊職業學院在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的基礎上升格為公辦大專院校,其他兩所為民辦大專院校;揚州旅遊商貿學校、揚州生活科技學校為中專校。經過他們的烹飪教育為全國餐飲業、教育系統每年輸送大量的烹飪人才,尤其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為全國烹飪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每年為全國培養烹飪工藝與營養教育人才。

2“大師工作室”建立

成立大師工作室是我校順應時代的發展,落實教育深化改革、升格轉型的需求,學校升格轉型以來,學院強化師資內涵建設、凸顯辦學特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人才培養質量出發點的,以烹飪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為目標,集中資源與產、學、研、社會實踐共同培養人才,突破人才培養薄弱環節,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職業道德。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構建滿足崗位能力需求的課程體系,深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建設集專業教學、社會服務、技術研發於一體的校內綜合實習實訓基地。深化校外頂崗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室的建設與管理以加快推進本校高技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與進一步創新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為目的,積極發揮技能帶頭人技術創新、傳授技藝的帶頭作用,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藝、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技能人才隊伍,穩步提升本校高職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發揮高技能教師技術攻堅和技能革新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淮揚大師工作室”,先後有全國烹飪大師薛泉生、“舌尖上的中國”居長龍、中國麵點大師陳恩德等14位淮揚菜大師。“淮揚菜大師工作室”的主要任務是淮揚菜飲食文化的傳承、淮揚菜工匠精神的延續以及淮揚菜的發展。以工作室為平臺,著力開發研究淮揚傳統名宴,恢復淮揚傳統蔡的工藝製作標準。併發揮傳幫帶作用,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下對年青廚師進行技藝傳授。為淮揚菜的國際化發展出謀劃策,營造出了淮揚菜烹飪技藝傳承發展的良好氛圍。淮揚菜大師工作室主要有三個任務。首先是系統地整理淮揚經典菜餚的品鑑標準、製作標準、通過媒體等平臺將這些標準視屏化、普及化;其次,將在這裡構建淮揚菜的學術體系,為中國淮揚菜申請國家級非物質遺產打好學術基礎;最後,將通過大師工作室構建一個傳統的淮揚菜的產業聯盟,通過一系列的市場運作方式,為淮揚菜特色產業鏈開拓出一條美食文化市場的新路子。可以助推淮揚菜傳承下去。

3現代學徒制在烹飪教育過程中的應用

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校始終以貼近市場、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出合格的技能性人才為宗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於與市場所需脫節,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企業的認可,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在原有框架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無法體現的優勢。在時代需求的大背景下“現代學徒制”孕育而生。現代學徒制的主要體現形式就是學校與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參與學校的課程體系建設、教學計劃安排、課程實施等。有企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參與的雙導師制培養模式。教學計劃中的每一門課要以校企共同培養模式開展,教學形式多樣化。專業課程設定以企業崗位需求為依託,企業參與課程開發、企業參與完成師帶徒的教學。技能學習與普通文化素養學習相結合,工學交替、理論學習與實踐並重,培養目標從單純培養熟練技術工人發展為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技能人才。現代學徒制能正常實施需要簽好“三份協議”,即學校與企業、企業與學徒、學校與學徒。

4“揚州三把刀”淮揚菜子庫課程資源建設

揚州“三把刀”是旅遊休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群眾享受幸福生活、體驗“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通過資源庫建設,可以促進旅遊休閒各類緊缺人才培養,推動傳統的服務產業進行轉型升級。淮揚菜子庫建設按照“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粒化資源”建設要求,以“健康文化傳播、傳統技藝保護、課程體系創新”為建設重點,通過標準引領,搭建資源庫總體框架;以文化為主線,實現資源整合創新;突出應用,確保資源的高效使用;創新機制,促進資源庫持續發展,真正達到面向人人可用,建設能學輔教,傳播淮揚菜文化的目的。傳承與創新揚州淮揚菜文化及傳統技藝,實現專業人才培養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融合,建立符合行業規範和職業標準,運用數字媒體技術,聯合政校企行共同建設的,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大容量、共享型、互動式、可持續的資源庫教學和管理平臺,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服務業人才,推動傳統服務產業的轉型升級。該資源庫建設以傳承“非遺”文化,發揚工匠精神為主線,挖掘揚州“三把刀”技藝之精髓,建設“廚刀”“剃頭刀”“修腳刀”的文化傳承、工藝技法、非遺保護、測試題等模組,更好地適應現代的“網際網路+”模式,符合“能學、輔教”的功能定位,建成資訊化、國際化的專業資源庫,服務於產業發展需求。按照資源層次和課程屬性可分為標準化課程和個性化課程。實現職教專業資源庫融入職教日常教學應用四大場景,貫穿職教教學全過程,服務資源庫四大使用者。重點在教師教學、學生自學、社會培訓、文化傳播等方面推廣應用。“揚州三把刀”歷史文化———淮揚菜子庫建設目標與內涵:全面介紹淮揚菜飲食文化,具體內容包括淮揚菜歷史、淮揚地方飲食文化特點、淮揚菜地方特色、淮揚菜人文文化等方面,向全國各地展示淮揚菜飲食文化的視窗;淮揚菜傳統技藝與創新建設目標與內涵:研究淮揚菜烹飪製作工藝上的標準化、細微化,是一個比較系統的教學內容,以操作視訊、模擬動畫等形式介紹淮揚菜餚、點心製作過程中常用的烹調技法,包括刀工處理方法、加熱方法、成形方法等;淮揚名菜名點建設目標與內涵:介紹淮揚地區傳統經典菜點的文化背景、原料選用、加工製作及評價等內容,配以文字、圖片作輔助介紹;補充和完善淮揚地區的各種名菜和大菜等內容;淮揚菜宴席設計建設目標與內涵:為淮揚菜宴席歷史文化的資料庫,以時間為軸線,收集了從古至今的淮揚菜集聚區的各種宴席來源和製作經歷,此處體現了淮揚菜文化的博大精深;淮揚菜傳承人建設目標與內涵:以揚州為主的淮揚菜大師為傳承,建立了淮揚菜文化傳承人名人庫。以文字、圖片形式介紹近代、當代淮揚菜大師、名師的成就及“經典菜品”。淮揚菜的傳承與發展任重而道遠,通過工多種方式方法對傳統淮揚菜文化的挖掘,可以更好地、不定期地讓更多地淮揚菜展示在世人面前,讓揚州美食聞名於世。

參考文獻

[1]季鴻崑.淮揚菜的振興和江蘇地區的烹飪教育[J].美食研究,2017,34(1):40-44.

[2]史紅根,王全雲.現代學徒制下“工匠精神”與烹飪技能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J].食品界,2017(6):148-149.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論文2

摘要:柳琴戲是以徐州為中心流行於蘇北魯南地區現存為數不多的本土戲曲劇種之一,儘管首批即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目,但是仍面臨著生存危機。本文通過對柳琴戲發展歷史、文化變遷研究,剖析導致柳琴戲日漸式微的諸多現實因素以及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所在,並針對柳琴戲如何有效保護與傳承進行深入思考並提出對策。

關鍵詞:柳琴戲;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保護;傳承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138-03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在我國包括:(1)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2)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3)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4)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5)傳統體育和遊藝;(6)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筆者所要研究的徐州柳琴戲就包含在其中。

二、柳琴戲簡介

柳琴戲,原稱“拉魂腔”,源於蘇北、魯南一帶,原與淮海戲、泗州戲、柳腔、茂腔等同屬拉魂腔腔系,與泗州戲原本同一劇種,僅因新中國成立後,因流駐地不同而稱謂不同。柳琴戲主要流行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廣大地區,深受人們的喜愛,曾有“三天不聽拉魂腔,吃飯睡覺都不香”的民諺流傳至今。後來由於流傳地域的語音不同、吸收的音樂成分不同,加之區劃及行政管理的'原因,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才相繼確立了各分支劇種的名稱。1954年,當華東地區戲曲觀摩匯演前夕,“拉魂腔”三個字作為劇種名稱大家覺得不雅,經當時徐州文化主管部門提議,並與藝人商量,因主奏樂器為柳葉琴,所以大家一致同意劇種名稱改為“柳琴戲”。遂後魯南、豫東的拉魂腔劇團相繼應和,均改為“柳琴戲”。而安徽的劇團,據說因藝人多為泗州籍人而確定叫“泗州戲”。柳琴戲、泗州戲與淮海戲、柳腔、茂腔、五音戲不同,因為它們是拉魂腔系中相對獨立的分支劇種,而柳琴戲、泗州戲則是同一分支中的同一劇種,只是所處地域不同而名稱不同罷了。

三、柳琴戲的發展歷程

在我國三百多個劇種中間,柳琴戲(包括泗州戲)類屬中等偏大而又獨具特色的一個地方戲,它活躍在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交界的廣大地區。柳琴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從原始腔調的產生到現在已經有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它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一)唱門子階段

舊時連年的災荒造成災民不斷地流動,災民們年年以乞討為生,他們在乞討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用家鄉的民歌小調為手段乞討,感覺這種方式比沿門喊叫著去乞討容易的多,這種唱著乞討的方式不僅能使施捨人減去些許厭煩,當然結果也比較容易得到施捨。至於當時這些難民唱的什麼曲什麼調,現在已經很難考證了,我們只能以蘇北、魯南部分地區難民群代代相傳的乞討形式進行粗略推測。

(二)周姑子階段

周姑子即是出家人,因為廟小,雖然不可能香火興盛,也不會有晨鐘暮鼓,但在長期以青燈黃卷為伴的修煉中,佛門諸課的唱唸也應該粗知一二。這位周師太當淪落到以乞丐為伍的行列中,遂將佛門的一些音樂元素相融相匯後,拿來作為相隨相伴的人群乞討手段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因此,當週姑子介入後,柳琴戲的母體腔調又向前推進了一步,表現在一是唱的曲調略有豐富,二是較原難民所唱的曲調也更動聽了些,所以大家遂以習成,“周姑子”腔調也不但逐日豐富,還漸漸地向四方流傳,民間也就有了“周姑子”的說法。

(三)分流階段

柳琴戲的母體腔調隨著難民逃荒必然也隨之向四方擴充套件、流傳,這些以唱周姑子為生的難民大多向臨沂以南流動,與當地原有的“肘鼓子”相互融合吸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此時“肘鼓子”和“周姑子”雖然各自還保持自己的一些特殊個性,但是二者的從業人員和城鄉百姓已漸漸將二者混為一談,視為一體,這種局面持續了較長一段時間。

清代的康乾盛世至乾嘉時期已露出衰敗端倪,各地叛亂不斷,災荒連年,許多戲曲和民間歌舞的生存條件也進一步惡化。此時長年掙扎在災區的“肘鼓子”“周姑子”更難以維持生計。到了十九世紀的初期,終於從臨沂地區形成了一次大的分流。

(四)對子戲階段

在分流過程中,由於受到流傳地區的民間說唱、語言和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柳琴戲的原生狀態通過兩個渠道向戲曲形式的初級階段——對子戲過渡。一是演唱形式開始從以乞討為目的,受眾為一人、一家的清唱慢慢向對口唱、說唱形式漸漸衍變到受眾為多人的落地坐唱。二是演唱內容的轉化,從唱門子階段的簡單上下兩句腔,逐步過渡到周姑子階段的小曲小調,在分流階段又頻繁吸納各種曲藝說唱以及一些戲曲的唱法,到了對子戲階段前,柳琴戲除唱腔外,又積累許多以修行勸善、倫理道德、民間故事及神話傳說為內容的唱詞。

為了豐富表演形式,藝人開始從單人說唱到二人對唱,後又因故事劇情敘述的需要又逐漸過渡到三至四人的組合,增加了服裝道具等形式。

(五)班社階段

柳琴戲有了對子戲後,零散藝人由版農半藝大部分就轉化為以唱戲為生、為職業的藝人了。無論是災荒之年還是年景尚好,這部分藝人也是四季以唱歌為業,不再是農閒出來,農忙回去。為了演一些故事情節較為完整的戲,以便擴大影響,增加收入,隨之一些以家庭為單位的藝人逐步過渡到兩家、三家甚至再加上個別親朋好友的較大組合,而這種組合的增多,必然引發互相間的攀比、競爭,因此也就誘導著柳琴戲的班社形式開始浮現。這個時期的班社演出,還主要是以農村為主,農忙的時候間或到一些較大鄉鎮短期演出。直到二十世紀的三四十年代才真正進入城市,這時也多在低檔茶社、小舞臺演出,稍後不久開始出現一些四五十人的大型戲班,為新中國成立後由國家管理的專業劇團做好了準備。(六)舞臺演出階段

約在民國九年(1920年)前後,一些柳琴戲班社開始由農村進入集鎮或城市演出。演出形式大都進入茶棚或簡易的劇場演出,演出中間(一折或一段後)由演員向觀眾“要零錢”,即討錢。這時演出的劇目約比較豐富每個行當也有了一些代表性的劇目。如旦角中的閨門旦行的《四平山》、《八盤山》等;青衣行的《四告》、《點兵》等;老旦行的《斷雙釘》、《英臺勸嫁》等。

由於徐州交通便利,又是柳琴戲流行區最大的城市,因此拉魂腔進入城市時,不少班社紛紛來徐州。這些班社都是柳琴戲中影響較大的班社,薈萃了許多柳琴戲的知名藝人,為日後建立的徐州市實驗柳琴劇團乃至江蘇省柳琴劇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江蘇省柳琴劇團得天獨厚,彙集了不同地區、不同流派的許多代表藝人。

雖然柳琴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柳琴戲的傳承與發展仍然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