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國際貿易專業基於工作過程的雙語教學模式探討的論文

文思屋 人氣:2.57W

論文關鍵詞:雙語教學 工作過程 教學模式

國際貿易專業基於工作過程的雙語教學模式探討的論文

論文摘要:雙語教學是當前一種非常流行的教學方法。以國際貿易專業為例,很多學校都採用了雙語教學,原因在於國際貧易業務中我們與外商打交道需要運用英文而非中文的外貿知識,即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語言都是英語的。因此中英雙語教學無疑就成了該課程最好的教學方法。然而雙語教學的模式有很多,哪種模式所達到的效果較好呢?由於雙語教學方法源於工作實際需要,那麼雙語教學形式最好也能根據工作實際來設計,這樣就能充分以工作實踐為導向,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更快地適應實際工作。

雙語教學是當前比較新型的教學方法。英國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將各類不同的雙語教學模式進行了分類:浸人型雙語教學、保持型雙語教學和過渡型雙語教學,但就雙語教學的目的沒有進行說明。很多國內學者進行了補充。絕大多數學者認為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能更好的應用外語,滿足工作需要,適應企業用人要求。因此它是一種源於工作實際而產生的教學方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方法,然而這種方法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模式來執行呢?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模式。對於操作型課程而言,以工作過程或者工作專案和任務為導向來設計雙語教學的模式最為合理。因為操作型課程本身的教學目的即為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這種結合,能使專業知識與英語高度一體化,使專業知識與實踐操作高度融合。這裡我們就以《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為例進行模式設計和分析。

一、傳統雙語教學模式的弊端

傳統雙語教學模式,多是在形式上將教材內容的講解由漢語講解變成雙語講解,教學模式的思路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學生從中受益的僅僅侷限於多瞭解到一些理論知識的英文說法,而缺乏真正意義上對整個工作過程的把握,造成了所學不實用,所學不會用的尷尬情況。據調查,用人單位經常抱怨在招聘了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後,還要花費企業培訓成本使其熟悉國際貿易流程,這也對現有的雙語教學在內容模式上提出了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工作指導手冊,設計教學模式均圍繞“所學即所用”展開,能很好地解決上述矛盾。

筆者很榮幸地作為高校特邀記者參加了2008年由無錫人才市場舉辦的國際貿易專場招聘會。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調查了83個從事國際貿易的公司,得到76份調查問卷,參與率為91.56%。調查結果列表繪圖如後:

從餅圖中可以看出:有八成的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是不滿意的。從柱形圖中可以看出:雖然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但工作上手速度極低。這應該就是造成了超過八成用人單位不滿的主要原因。同時這也揭示了傳統雙語教學的弊端。筆

者認為雙語教學方法本身是有助於克服“工作上手速度”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模式,還是照搬原有理論教學模式,與實際工作脫節。因此,只有方法與模式相一致,都以實際工作專案為導向,這種配合才能克服上述問題。

二、基於工作過程的雙語教學模式設計

雙語教學過程中,其模式主要分為三塊:情境模式,方法模式,考核模式。這三塊均要根據工作實際來設計,配合雙語教學,才能真正促使學生對工作實際的把握,克服上述問題。

(一)情境模式設計

情境模式也可認為是內容模式。將不同的工作內容設計成教學中的不同教學情境。所謂以工作專案和任務為中心的內容模式設計,就是將原有的教材內容順序打破,重新編排,按照工作專案和任務的要求,將各專案和任務所需的理論知識柔和在一起。即不是為了學理論知識而學理論知識,而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學所需的理論知識。這種變動可以提高學生對工作任務和能力的把握,而非對理論知識點的把握。

以《國際貿易實務》的雙語課程為例:在設計課程內容時以國際貿易的完整流程為工作專案主線,以工作任務為平臺,進行章節情境設計。在每一個工作專案中融人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從而形成一個以國際貿易流程為主線,以國際貿易實務知識為節點的知識網路體系,使零散的理論知識根據工作指導而結合。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都成為貿易流程中模組的工作指導,使學生能夠管中窺豹。整個國際貿易工作流程可以分為四大工作專案:交易前的準備工作,磋商過程,合同的執行(出口)及合同的執行(進口)。首先,交易前準備工作。將此專案的兩個任務設計為兩個情境講解:情境一(工作任務一)為尋找客戶,情境二(工作任務二)為資信調查。在情境一中著重介紹尋找客戶的途經,情境二重點講解資信調查的通用方法。其次,工作專案之磋商過程是國際貿易中的一個重點,從磋商開始到簽訂合同結束共有八項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分別據此設計八大情境:情境一詢還盤磋商、情境二討論商品相關條款、情境三價格談判、情境四運輸事宜、情境五保險事宜、情境六支付方式、情境七一般條款、情境八合同簽訂。磋商過程是國際貿易工作的重點專案,因此在設計課程內容時應將其設計為課程內容重點章程,充分體現以專案任務為中心來進行情境設計的理念。在該專案的實現中,情境設計以“合同”為載體,按照從最初詢還盤到合同簽字生效的完整過程為主線,進行八大工作任務的學習。以上八大情境和實際業務操作完全一致。工作專案三為出口商的合同的執行,在這個專案中出口商主要要完成從準備單據、發貨、取得貨款、退稅等十項工作任務。因此根據這不同的任務設計十大情境模式:情境一申請產地證;情境二租船訂艙;情境三商檢;情境四保險;情境五報關;情境六裝船;情境七交單;情境八核銷;情境九結匯;情境十退稅。工作專案四為進口商執行合同,在該工作專案中主要有四項工作任務,據此設計四個工作情境:情境一支付貨款;情境二進口報檢;情境三進口報關;情境四索賠和仲裁。參考哈弗mba課程的案例導向教學,為各個工作專案設計真實的案例來進行教學預演,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設計的內容主要是教師在雙語教學過程中的內容情境模式設計。然而僅僅有內容上的改變還是不夠的。理論教學要通過實踐來鞏固,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融為一體,即還應配合雙語設計的方法模式。

(二)方法模式設計

所謂方法即在內容確定的前提下,通過什麼樣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筆者認為,在以工作專案為導向的雙語教學中,應考慮兩個層面的方法:一是理論教學中的方法模式;二是理論教學後的方法模式。

1、案例引人與匯出

在理論教學中,要充分採用案例教學法。由教師虛擬一個以實際貿易為基礎的國際貿易案例情境。教師在該案例中擔任編劇和導演的角色,將學生分成貿易的甲方和乙方。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虛擬的環境中,和學生一起為雙方設計相應的組織機構,搭建模擬的貿易平臺。作為編劇和導演的教師,負責編寫“劇本”。而學生按照“劇本”,找出本幕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預習的工作要求由學生在課下協同完成。教師編寫的“劇本”給學生一個拋磚引玉的參考,學生可以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按照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進行“表演”。教師在課程前,將本幕所設計的知識點和考查點,列一個“checklist(檢查表格)並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仔細記錄學生對知識點和考查點的掌握情況,並對雙方的表現進行打分。學生“表演”結束後,由教師進行鍼對性的評講和總結,對所涉及的外貿知識進行回顧和梳理,並評出“最佳表現獎”等獎項,既是對學生的鼓勵,又可以作為對學生平時成績的一部分。

2、實踐與理論高度融合

理論教學後,存在教學效果鞏固的問題。這對於學生而言是非常關鍵的。單純的理論教學,其鞏固效果很差。在傳統的外貿教學中,通常是將理論教學和實訓分開,學期的大半時間講授理論,學期末進行實訓,這樣的弊端是:在學理論時,由於比較抽象,很難真正全面地理解。而實訓課時,平時教授的理論知識由於掌握不牢固,已經大部分忘記了。這樣一來,變成了“夾生飯”、“回鍋肉”。教學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因此,高度融合的實踐與理論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不二法則。在教學中,將只是在學期末進行的實訓分成章節實訓和彙報實訓。章節實訓與章節理論教學緊密相連,學完了理論知識,立即去實訓,使抽象的理論得以在實際應用中消化理解,成為技能,而彙報實訓,是將所學的`分散的知識和技能條理化,變成實際工作情形的真實預演。

(三)考核模式設計

由於前面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變化,其課程考核模式就不能再採用傳統的書面百分制考試了。否則會使前面的改革前功盡棄。以工作專案為導向的雙語教學課程,其考核應採用多種形式並舉的方法,注重形式的多樣化,尤其要突出工作實踐能力。具體可設計為:書面考試(佔20%),平時作業以及平時表現(20%),工作情境考核(30%),口試(面試)考核(30%)。

三、基於工作過程雙語教學模式面臨的難題及克服

這種基於工作過程的雙語教學模式在執行過程中主要面臨兩大難題。第一個難題就是配套教材。當前國際貿易專業有很多雙語教材。然而這些教材的共同特點是:以原有的中文教材為基礎,在傳統框架下編排相關內容,很多內容理論性太強(如術語),很多實踐性的環節缺失(如報檢、報關等),很多知識順序顛倒(如磋商)。而基於工作過程的雙語教學模式要求所有知識點的設計和組合均圍繞工作過程,並在每個工作情境中設計實踐環節,讓學生學完理論立即操作。因此這種雙語教學模式所要求的是工作手冊式的便捷的雙語教材。針對這種現狀,我們應對雙語教材重新設計和編寫。目前我院根據上述模式編寫自印的教材《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材》,受到學生的好評。

第二個難題是這種雙語教學模式中理論與實踐高度融合的實行。高度融合即要讓學生在理論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然而我們當前主要院校現行的教學計劃很不適合這種模式的推行。在當前院校的教學計劃中,考慮到教學資源的合理安排和分配,往往會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分開,往往是前半學期理論,後半學期實踐。在這種計劃下,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很難。因此在專業教學計劃安排中應讓雙語教師有充分選擇權,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實時調整理論和實踐環節,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採取兩種做法:一是調整教學計劃,將實踐環節和理論環節合在一起安排,即將實踐環節放到理論教學中去,但是在實訓室的時間和課時安排上會給系部帶來一定的麻煩。另一種方法是:引進集教學做為一體的實訓室。該實訓室集理論講解、實訓操作為一體,教師在實訓室中講解,同時學生可實時在實訓室操作,這樣就可以將理論與實踐完全融合在一起。

四、結論

以工作實踐為導向的雙語教學,以實際工作需要為目標,以操作指導書的形式講解實際工作中涉及到的知識點,能夠很好地拉近學生理論學習和工作實際操作的距離。筆者已將部分的模式改革用於雙語教學過程。從效果來看,學生對每一個工作環節的把握比往屆要好,主要表現在:課後提問的人數增加;提問的內容細化;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比率提高,角色化的考試讓他們很感興趣,教學效果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