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管理重點人才的使用

文思屋 人氣:4.44K
論管理重點人才的使用
摘要:人、財、物、時間、資訊的管理諸要素資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用好人才,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故人才的使用是管理的重點。沒有人才的正確使用,就達不到管理的目的,就取得不了良好的效益。所以,單位部門企事業都要重視用人,把人用好,以便達到效果最好、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目標。   關鍵詞:人才概念;人才資源;人才戰略;人才使用
  
  一、人才的概念
  
  (一)人才的內涵
  1、學歷標準:中專以上,底線至少是一般人才。上不封頂。
  2、能力標準:底線是具有特殊技能、專長,不論學歷。這種人才本身是特殊人才,亦可發展成為優秀人才,傑出人才……
  那麼,人才內涵就顯現出來了:人才就是具有中專學歷以上或具有特殊技能專長的人。
  (二)人才的外延
  從理論實踐上看,人才包括:理論上的人才和實踐上的人才——實踐證明已經取得成績、做出貢獻的人才;具備人才潛力和素質、未有貢獻但可以做出貢獻的人。
  從結構層次上看,人才包括:一般人才,特殊人才,優秀人才,傑出人才……
  從企業管理上看,人才包括: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而這兩種人才卻是蘊含在上述人才的內涵與外延之中的,在企業管理中要予突出,因為企業所依靠的和企業的競爭力就在於此。
  (三)人才具有後檢驗性,但還有許多前瞻性待用人才
  人才有成功者(取得成績,做出貢獻,獲得勝利),也有未成功者。但不能以成敗論人才。至於先勝後勝、先敗後敗和最後的勝敗,都不能證明是否是人才。三國中的曹操,赤壁戰敗,能說他就不是人才了嗎?賠了夫人又折兵,能說周瑜不是人才嗎?上方谷司馬受困,能說司馬懿不是人才嗎?所以不能以成敗論人才。故人才的認定標準在於後續待用的潛力上;判據為能力智慧——考察其有無智慧有無能力。而不是學歷學位職務職稱。取得成績、貢獻較大,固然人才;但有能力有智慧卻沒有實踐(即沒有成績和貢獻),也是人才。
  (四)人才與其素質不一定相等
  高素質是人才的內涵。可從學歷、學位、職稱、貢獻角度劃線為人才。不容否認,“三高”(高學歷、高學位、高職稱)中有許多佼佼者,但不能排除其中的偽劣者。因為更需要的是出類拔萃、超群絕倫、獨樹一幟的優秀人才。對於庸庸碌碌、沒有建樹、缺乏創造的一般人,社會不是特別需要的。
  (五)人才需要培養和提高
  知識和技能都有老化過時的問題,時代不同,大多數人的水平提高了,人才更要提高自身的知識、技能、智慧、能力水平,以便跟上時代步伐。因此在實踐中就要重視人才、加強人才的學習、培養和使用:人才可以為社會做出比較大的多的貢獻,尤其優秀人才永遠稀缺,故全社會要形成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風氣;社會需要各種人才相互匹配,既需要高學歷的知識工作者,也需要技能高超的操作型人才,目前,有些企業出現了高工不少、技師不多的失衡現象,以致產品工藝過不了關;人才價值在於真才實學,在於貢獻,只要為社會做出較大貢獻,社會就要尊重;人才需要培養、發現和使用,領導責任重大;經濟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才必須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才能保持人才有競爭力而不被淘汰。
  
  二、人才爭奪體現第一資源
  
  企業競爭的直接表現是市場的爭奪,是產品和服務的競爭,產品和服務市場的爭奪,是產品和服務的競爭,產品和服務市場的進退意味著利潤(財富)的流向和就業的增減。不過,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產品和服務市場競爭的背後是人才的競爭。市場佔有格局是變化的,如中國對外開放初期,家電是外國貨的一統天下,然而現在,中國是家電最大的輸出國之一。因此,市場的得失是暫時的,人才才是競爭力的核心。
  人才歷來是已開發國家和跨國公司爭搶的資源,我國古語曰“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特別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競爭的深化,優秀人才已經成為全世界最稀缺的資源。
TAGS:管理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