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學分制條件下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探究論文

文思屋 人氣:3.03W

摘 要:學分制條件下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 高校學分制改革既對人才培養質量有積極意義,又會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衝擊,高校必須採取有效措施,著手變革傳統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主動調整工作目標與策略,融入新的學生工作理念,走出一條適應學分制改革需要的

學分制條件下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探究論文

關鍵詞:教育管理論文

高校學分制改革既對人才培養質量有積極意義,又會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衝擊,高校必須採取有效措施,著手變革傳統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主動調整工作目標與策略,融入新的學生工作理念,走出一條適應學分制改革需要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新途徑。本文擬結合工作實踐對上述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我國社會經濟的開展,對高校人才培育形式提出了新的請求。為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各高校開端實行學分制變革。在學分制條件下,學生能夠自主選課、自主選時,自主選師,自主選學,促進了學生全面開展,對教育教學管理變革具有積極的理想意義。但是,學分制彈性、靈敏性和自在化的特性,突破了傳統教學行政班級的學生管理形式,給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了了巨集大的應戰。因而,如何樹立與學分制相順應的學生管理機制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急需處理的問題。

1 學分制的內涵及特性

學分制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管理制度,由19世紀美國哈弗大學首創,因其利於學生開展,契合教育開展的規律,在各國高等院校中已得到普遍實行。學分制以選課為中心,學生自主選課後,得到教員的指導,經過學習取得相應的學分和績點,以此來權衡學生學業成果。其特性有以下幾方面。

1.1 課程學習的自主性和靈敏化

學分制施行後,學校依據學生興味、學習需求和未來開展的方向,設計出相對彈性和合理的教學方案和課程體系,因人而異配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多樣性和個性化的培育形式。經過選課這個平臺,學生學習的時間變得靈敏和彈性,學習內容也能夠自在選擇,學生不再受教育年限和授課時間、授課課程的約束,在滿足學生個性開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全面開展。

1.2 課程考核的變通性和自主化

學分制下,學生的學習效果經過學分的數量和績點來權衡。在預選課程後,學生停止試聽,在試聽中假如發現本人對所選擇的課程不感興味,能夠停止退改組,對曾經完畢試聽的課程也能夠停止小範圍的補選,這為學生的個性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學期末,關於學生選修的課程,呈現考試不及格,均能夠重修重考,直至獲得等值的學分為止。

1.3 課程過程的指導性和個別化

學分制是選課制、學分制和導師制三位一體的。固然學生的興味喜好很重要,但由於學生本身才能的限制,他們很難獨立設計一套契合本身需求和社會需求的學習體系,還需求導師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性給予個別化的協助。不只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味,也促進教員的競爭認識。

2 學分制的施行給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的衝擊與應戰

學分制下學生自主選課、自主學習,同一班級、同一宿舍的同窗可能不在一同上課,同窗之間沒有統一的時間,傳統的行政班級被突破了,班級中很難佈置集體活動;由於學生上課時間相對分散,教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也不容易確立,嚴重影響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的展開,給日常班級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集大的艱難。詳細表如今:

2.1 學分制給高校傳統學生教育管理價值觀帶來巨集大的衝擊

高校傳統學生管理,以行政班級為單位,分班級、分年級、分專業停止管理。其工作價值觀取向是社會本位的,注重的是學生共性教育,即強調的是學生的整體性。無視了學生個性開展和自我價值的完成。在科技高速開展的當代,學生更願意依據本人的需求和興味來自在支配本人的學習和課餘時間,因而,我們必需改動這一觀念,突出學生個性開展,到達個人與社會開展相諧和。

2.2 學分制給傳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機制帶來新的應戰

(1)學分制下更需求思想政治教育

學分制下的學生自主性強,學生管理工作難度加大。大學生的心智還不成熟,常常缺乏獨立性和自律性,進入大學後,遇到學分制的學習環境,極易放鬆本人的學習,降低本人恪守紀律的請求,學華誕常管理弱化趨向嚴重,因而,學分制下更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來增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2)學分制下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途徑需求轉變

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學分制下,班級組織的作用逐步弱化,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時機減少,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也無法到位。這些問題的產生無疑向傳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機制發出了新的應戰,學生管理工作的途徑和辦法急需轉變。

(3)學分制下需求調整學生教育管理隊伍構成

傳統學生管理,以班級為抓手,表現校院兩級條塊管理特徵。學分制下,很難把學生召集起來停止統一管理,僅僅依託輔導員+班主任的學生教育管理隊伍曾經滿足不了新形勢下學生管理的請求,需求不時豐厚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構成,到達高效管理的目的。

3 學分制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機制的構建研討

學分制下,傳統學生教育管理機制遭到了史無前例的應戰,無論是管理理念、工作機制,還是工作途徑、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曾經不能順應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和完善對高校人才培育提出的請求,針對學分制下學生管理呈現的新問題,筆者經過剖析研討,提出合適學分制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對策及倡議。

3.1 儘快轉變傳統落後的管理觀念

科學的管理觀念是做好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傳統的管理觀念,重管理、輕教育,管理過程中突出的是管理者的位置和管理者的價值取向,學生必需對管理者提出的觀念和規章制度絕對服從,無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客觀能動性,是非常傳統和落後的,曾經不能順應現代的教育教學管理形式,應儘快停止拋棄和轉變。學分制條件下,尊重學生個性差別、倡導學生個性開展、注重學生自我價值的完成,充沛表現了“以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是非常科學和可取的。當今,國度需求的是多元化的複合型人才,學生教育管理也應該從硬性管理向引導性管理、效勞性管理、教育性管理轉變,突出學生個體開展與社會開展相順應的'價值取向,運用科學的管理觀、學生觀和人才觀,培育更多可以滿足社會需求的高校複合型人才。

3.2 樹立豐厚多元的管理機制

不可承認,傳統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形式,曾經在過去的學生管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社會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但是今非昔比,傳統的形式在如今的學生管理中很難有效展開工作。對原有的機制停止變革勢在必行,變革是一個長期探究的過程,能夠思索從以下幾方面動手。

(1)樹立以學生宿舍為陣地的日常學生管理機制。學分制下,傳統的班級管理陣地這一方式曾經消亡,學生宿舍成了學生在校期間生活學習最多,也是最固定的場所,所以必需牢牢抓住學生宿舍這個陣地,停止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把做人、做事和學習嚴密的分離起來。樹立校、院、班、宿舍四級學生教育管理機制。

(2)充沛發揮學生組織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學分制下,拓寬學生視野,進步學生綜合素質成為人才培育的重要目的。在學分制背景下,應該充沛發揮學生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效勞的管理功用,為學生教育管理奉獻應有的力氣。

(3)在原有的根底上拓寬行政班級的管理功用

行政班級是學生管理中最根底的單位,學分制下,其作用名存實亡。但是,無論怎樣強調學生個性的塑造,其生長成才照舊離不開社會品德的培育。班級作為組織學生活動的主要單元,在新的教育教學體制下,依然是學生集體生活的重要載體。因而,我們必需在原有的根底上充沛開掘行政班級的功用,實行院校兩級的條塊管理。

3.3 調整和健全學生教育管理隊伍體系

學分制下,學生教育管理隊伍既要保證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滿足學生德育開展需求,又要處理學生在學分制下學習和社會交往的問題,光靠輔導員+班主任的隊伍曾經難以勝任。除不時增強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外,最重要的是要樹立一支全員參與的管理隊伍體系。所謂全員,其含義就是“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員+導師+學生幹部”,輔導員、班主任做好思政教育、日常管理,任課教員做好學生學業管理,導師做好思想引導的學業輔助,學生幹部配合教師做好資訊蒐集和傳達工作,五類人員各司其職,齊抓共管,才把學生教育管理落到實處。

3.4 實行靈敏多樣的管理途徑和辦法

大學生是自我認識較強和相對獨立的一個社會群體,承受學問的才能極強,但自我約束才能相對較弱。要想科學的管理好大學生,必需充沛控制大學生心裡開展特性,不時創新學生教育管理的途徑與辦法,才幹被大學生所承受,到達教育管理的目的。

(1)努力營造調和育人的管理環境

大學生的開展離不開調和的育人環境。從硬體上,需求創立美妙的校園環境、圖書、宿舍、教學裝置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同時還要努力營造高尚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增強校園文化建立。

(2)管理途徑靈敏多樣

學分制下,遭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教員和學生的交流逐步減少。能夠經過QQ、校園網路、部落格、個人主頁等新渠道來增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3)不時創新管理辦法

教學上,以啟示學生思想為主,充沛發揮學生的客觀能動性,進步學習效果。管理上,以引導教育為主,全方位接觸學生的個人思想和學習生活,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協助學生更好的從管理中承受高等教育,生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