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生活教育與音樂新課程教學論文

文思屋 人氣:1.63W

內容摘要:本文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後音樂新課程如何結合生活教育進行教學,根據筆者幾年來新課程教學實踐、教育體驗,從教學觀念的樹立、教學內容的分析選擇、教學方法的設計改革等角度進行較為全面的論述。

生活教育與音樂新課程教學論文

關鍵詞:生活教育 音樂 新課程 教學

“成功的音樂教育不僅在學校的課堂上,而且也應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進行,對社會音樂生活的關心,對班級、學校和社會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將使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鍊和發展……”音樂教學可以“豐富情感體驗,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父母、對他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友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這是《音樂課程標準》對音樂教育的全新詮釋。《音樂課程標準》的頒佈與實施,猶如一股清新的春風,吹進了校園,為基礎音樂教育帶來了春天,為生活教育和音樂教學的結合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新的課程觀認為:“學習者是整個課程的核心”。這種建立在學習者本身的基礎上,以學習者為主體,關注學習者的興趣、需要和態度,突出學習活動的整體性和綜合性,重視學習過程與個人經驗、個人生活相聯絡,強調學習者與課程各因素之間的關係的新課程,它深刻體現了“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觀。在淡化音樂知識、技能、技巧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在音樂中的感受和體驗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生活態度,對人對事的看法和價值取向,以及寬容樂觀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等方面。而對過去學習每首新歌先練節奏、接著唱音符、然後讀歌詞的傳承式的教學,這種機械呆板的訓練方式已經使學生產生了厭煩情緒,尤其令我們深感不安的是:學生們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已成為普遍的現象。造成音樂教育出現這一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觀念的原因;也有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原因;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其中較為突出的原因是音樂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越來越大,存在著種種脫離生活的現象。因此,作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案之一的音樂教育也做出了實質性的改革,即《音樂課程標準》的實施和根據《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而編寫的新教材的實施和運用。《音樂課程標準》為我們的音樂教學指明瞭教學的方向,而新教材又為我們解決課堂教學,與學生音樂生活體驗相聯絡提供了較好的依據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 樹立與學生生活結合的音樂教育觀念

音樂源於生活,就應服務於生活。她不能高高在上,成為高雅人士的專利。因此音樂教育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與學生生活和實踐緊密結合。

樹立學生主體地位的觀念,就應充分認識到學校音樂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素質教育,使學生自覺地把音樂作為個人終身的生活需要,成為有較高素質的音樂愛好者。對學生來講,我們應努力把音樂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聯絡起來,通過對自己已有知識經驗的回憶,對類似生活情景的聯想,去接受音樂、理解音樂,或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去探索,增強音樂學習的實踐意識,運用所學音樂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他們才會從內心深處喜歡音樂,進一步引發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文化素質與審美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樹立學生主體地位的觀念,就應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創造中學習。要充分利用學生資源,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多扮演“設計師”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努力把自己融入學生,和學生一起活動,而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發號施令,學生應該是你的“好夥伴”,是音樂的愛好者,他們就會從自己有興趣的體驗裡獲得知識與能力,把學習音樂看成是一件愉快而有意義的事。學生成為音樂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成為學生的學習夥伴,從而使音樂課堂教學煥發無限生機。

二、 音樂教育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

學校音樂教育不要拒絕社會,而應融入社會;不要脫離時代,而應走進時代。

《音樂課程標準》將封閉式的,學生不喜歡的教材體系轉變為開放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歡迎的教材體系。在教學內容上,《音樂課程標準》減少了音樂知識的數量,減輕了音樂知識的難度。因此,新教材增加了民族民間音樂的內容;在歌曲的選用上,注意在思想性、藝術性統一的基礎上,體現趣味性和時代感。如《搖船調》、《搖籃曲》、《三個和尚》、《孤獨的牧羊人》、《快樂老家》、《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同一首歌》等等,還增加了一些如:“音樂遊戲”、“班級演唱會”、“流動的音符”、“才藝展演”、“童心音樂會” 等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形式。

現代學校音樂教育要求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音樂教學內容向真實生活情境轉化,更多地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來設計教學,增加與現代社會生活關係密切的通俗音樂、影視音樂等內容,學會探索並處理現實音樂生活的實際問題。

音樂與社會生活的關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密切。高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不滿於書本上的音樂知識,渴望參與社會生活。對此可以從學生對 “非常6+1”的關注,對流行歌曲的執迷,對“超女”的狂熱中見一斑。因此,音樂教學,應當貼近現實,貼近時代,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體驗的空間。

音樂不僅與社會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而且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因此,充分揭示音樂的社會功能,瞭解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便成為學生音樂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現代社會生活中伴隨著大量音樂現象,諸如禮儀(節日、慶典、迎送等)、實用音樂(廣告、舞蹈、健身、醫療等)、背景音樂(休閒、餐飲、影視等)同每個人的生活都密切相關。瞭解音樂與生活的關係,理解音樂對人生的意義,使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進而讓音樂伴隨終生,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音樂學習新的內容和主旨。

三、結合學生生活創新音樂教學方法

1、以“日常生活”為源泉,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參與體驗

音樂源於生活,表現生活。兒童是自然之子,音樂對於他們來說,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藝術”,而是自我流露,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音樂教育,不應將兒童束縛在狹小的由音符組成的抽象、枯燥的世界裡,束縛在課堂書本里,而應展現音樂與生活的有機聯絡。

例如,在傳統教學裡,《國歌》一課中的三連音這一節奏,往往是依靠教師講授,強化訓練,甚至以數學圖形輔助講解,弄得學生滿腦子數學邏輯而缺少音樂的感知。如果教師結合學生生活中最愛玩的“掃機關槍”遊戲引入,那麼一下子,整個教室就活躍起來了,“噠噠噠噠 噠噠噠噠 噠噠噠 噠噠噠 噠噠 噠噠”的機關槍聲從教室的每個角落響起,不一會兒,教師邊玩“掃機關槍”邊走向鋼琴,在低音處彈起了“噠噠噠 噠噠噠(三連音)……” 的節奏,慢慢地,絕大多數的槍聲也都成了“噠噠噠 噠噠噠(三連音)……”的節奏了,學生不僅輕而易舉地念準了三連音,而且體驗到了三連音像密集的炮火,聯想到了愛國將士們冒著槍林彈雨,奮勇殺敵的場面。緊接著教師配上相應的畫面和音響,創設了跨越時空的歷史情境,學生彷彿進入了戰火紛飛的年代。在唱到三個“起來”時,學生自行設計了這樣的情景:第一個“起來”象徵南方的人民起來了,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起立,第二個“起來”象徵比方的人民起來了,另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起立,第三個“起來”象徵全國人民都奮起抗日。課堂上,不再是教師一言堂的如“旋律上行,要用漸強表示……”之類蒼白的講解。學生早已表情凝重,全體起立,有的握緊了拳頭,有的手挽起了手……學生的情感被激發出來,並體現在他們的歌唱表演中。

一位哲人說過:凡是有人類的地方就有音樂。音樂不僅是課本上的符號,它無時不在我們的身邊。“生活即教育”。因此,今日的教育必須立足於學生當下的鮮活生活,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

2、拓寬學習音樂的渠道,改變狹隘、封閉的課堂式學習為開闊、開放式的音樂學習,把學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會。

比如去欣賞音樂會、去觀看演唱會、去觀看文藝晚會、去文化廣場觀看或參與校園文化藝術節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另外,網路時代的到來,可使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極大的變化,它能給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提供廣闊的空間。例如:教師可向學生提出要查詢的資料的要求,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網上查詢課本以外的相關資料,通過網路來獲取資訊,這樣就大大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成為發現、探究和創新的主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只有真正體會到了為什麼要聽音樂,和怎樣聽音樂時,才能形成理解音樂、鑑賞音樂的能力,才能在生活中真正發揮作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首先應引導學生欣賞中外優秀的音樂作品,重點了解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其次,在音樂學習中應教給學生欣賞音樂的方法,使學生從音樂創作、歷史、美學和評論等方面分辨音樂的美與醜。再次,要了解學生課外音樂生活的現狀,用音樂課堂上所學的音樂知識指導課外音樂欣賞活動。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樹立正確的藝術審美觀,是音樂教育的根本。

以美育為基本屬性的音樂學科,在其教育、教學形式與過程中,與其他學科有著顯著的區別,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動中那種赤裸裸的知識傳遞過程,代之以師生雙方主動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動,並視這種活動本身為教育目的之一。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音樂美,即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途徑,其特質就是情感審美。情與美的這種不解之緣,決定了音樂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由於受傳統學科教育體系的'影響,音樂教學很容易產生與音樂審美相悖的現象。諸如從樂譜和音符入手的識譜訓練,從時值出發的節奏訓練,著眼於音程、和絃的聽覺訓練等等。這種理性的、枯燥的機械操練,不可能使學生產生審美體驗,學生厭煩這類學習是必然的。正確的途徑應該是把音樂教學作為一個審美感知和審美髮現的過程。如善於發現和挖掘音樂教材的審美因素(立意美、情景美、音韻美、曲調美、配器美、伴奏美等),將自己的音樂審美體驗積極地融入對教材的分析、處理之中,形成強烈而濃郁的音樂審美動力和審美渴望。一首好的歌曲教材總是貼近學生的生活,表達學生的心聲:或是蘊含著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種溫馨的心曲,或襯托出一個美麗的夢幻,或展現熾熱的情懷。這種立意與情境之美對學生有著深刻的感染力,使學生聽了還想聽,唱了還想唱,百聽不厭,百唱不煩。這種曲調和音韻的美磁石般地吸引著學生,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潤物細無聲”的審美功效。音樂欣賞教材體現經典性與文獻性,展示人類音樂文化的精粹,展示美的結晶。器樂教材的“美”在於簡潔、洗練的地編配方面,通過配器,顯示其音色、織體的豐富之美、變化之美、和諧之美。又如運用從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重視教育潛效應的音樂教學方法,遵循參與、情感性、愉悅的審美原則,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再如充分體現音樂教學環境的審美特點:一是聽覺環境和視覺環境的優美,二是兩者之間的和諧。音響美,是創造良好聽覺環境的關鍵因素。音質清晰、悅耳的影響給人的聽覺帶來快感,並誘發美感的產生。而糟糕的音響則使人生厭、煩躁。一個美好的視覺環境對音樂教學也是重要的。音樂教室的佈置應優雅、藝術化。座位的安排與樂器的擺放應富有新意,誘人遐想。歌片、掛圖應具有視覺欣賞的意義。其他教學手段(幻燈、錄影、多媒體等)的運用都應遵循努力創設一個審美氣氛與情境的原則。

只有樹立正確的藝術審美觀,才能主動、自覺地接受藝術審美教育,順利地捕捉、判斷、處理、接受音樂美的資訊,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審美實踐活動,以增強他們的美感體驗。

生活中處處有音樂,音樂伴隨人們終身。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說過“音樂,有人將她比作花朵,因為她鋪滿在人生的道路上,散發出不絕的芬芳,把生活裝飾得更美”。音樂課堂教學應貼近生活,參與生活,學校音樂教育也應做到:將學生帶進廣闊時空,不只是課堂;探索神奇的音樂世界,不只是課本;注重學生全面發展,不只是成績。

生活本身是美的,有了音樂的生活會更美。音樂教育生活化,必須充滿活力,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學生生活音樂化,必須充滿成功與歡愉,成為學生一生最可懷念的金色時光。

主要參考文獻:

《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音樂教育》人民音樂出版社

《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