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模因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文思屋 人氣:1.12W

 【摘 要】模因論揭示了語言發展的規律,英語教與學實質上可以看作是語言模因複製和傳播的過程。本文研究模因複製的生命週期和傳播方式啟發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認為閱讀和視聽、背誦和朗讀、模仿和聯想等教學方法對於英語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應予以重視。

模因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語言模因;模因論;英語教學

1、引言

模因論(memetics)是一種基於新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理論。Dawkins從進化論中提取概念將其應用於文化傳播與進化,仿照基因,他提出了模因(meme)的概念,將其定義為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複製傳播。國內對模因論的研究始於何自然教授,他從模因論的角度審視語言及其相關現象,應用模因論來研究語言發展的規律。認為語言本身是一種模因,同時也是模因傳播的主要載體之一,模因靠語言得以複製和傳播,語言與模因密不可分(何,2005)。語言模因揭示了話語流傳和語言傳播的規律,也為語言教學開闢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對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語言學習的過程就是模因不斷複製和傳播的過程,研究模因的複製與傳播有助於改進語言教學。本文試圖從模因論的視角審視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與技巧。

2、模因的複製與傳播

Francis Heylighen曾探討了語言模因複製的4個階段:(1)同化:成功的模因必須能感染新的個體,被他注意、理解和接受,從而進入他的記憶。(2)記憶:模因要在宿主的記憶中保留足夠長的時間才更有可能被傳播。記憶時間的長短取決於模因的重要性和被反覆的頻率。(3)表達:指的是從儲存記憶模式中提取模因,將其呈現給其它個體的過程。表達的手段包括語言、文字、圖片以及行為等。(4)傳播:要有模因載體來穩定和高保真的傳輸模因。傳輸媒介包括網際網路、書籍等。

何自然教授(2005:55-60)認為在自然語言中語言模因複製和傳播的途徑包括傳授知識、語言本身的運用以及交際和交流。語言模因複製和傳播的方式有兩種,內容相同形式各異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內容各異的表現型。

3、模因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現今的大學英語教學,盛行交際法,任務型教學法,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推崇網路與多媒體所支援的互動、自主的學習模式,傳統語言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大多被棄之一旁。學生們對於諸如背誦、模仿等過去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也多不屑一顧。然而根據模因論及語言模因傳播與複製的規律,這些傳統學習方法應該大力提倡,因為它們對於語言學習同樣具有積極的意義。

(1)閱讀與視聽結合,豐富語言積累。

中國有著悠久的語文教育歷史,而其核心可總結為‘博聞強記’四個字。‘博聞’是指大量的閱讀。閱讀是一種重要的語言模因輸入方式,大量閱讀使得學生掌握豐富的語言表現形式,多樣的上下文語境以及不同的語用場合,迅速擴大語言積累,為模因的複製奠定基礎。

視聽除了像閱讀一樣提供語言輸入之外,還可以提供真實的交際語境,幫助學生建立情景與語言的聯絡,即語言內在交際功能與其形式的聯絡。同時,作為一種多模態的教學手段,視聽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感知語言,增加了語言輸入的通道,提高了模因複製效率。

大量的閱讀和視聽使得學生不斷的接觸豐富多樣的模因,進而注意、理解和接受它們。實際上就是模因同化目標宿主的過程。

(2)重視背誦與朗讀,促進語言內化。

上述提到過的‘強記’即是大量記憶。背誦強化記憶,是一種比閱讀投入了更多注意力的語言輸入。傳統語言教學認為背誦是語言積累的必由之路。古語‘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強調背誦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則強調背誦能豐富語言積累,增強語感,從而實現創造性的語言輸出。老一輩語言學家大多推崇並得益於背誦。薄冰就說要‘把好的課文念得正確、流利、爛熟、睡夢中會說出來,作文中會用出來’。

根據加拿大語言學家 Bialydyok(1978:28)的第二語言學習理論模式,語言知識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顯性語言知識存在於學習者的意識層面 ,可以清晰地被表達出來。隱性語言知識存在於學習者的潛意識層面,是內化了的語言知識。它使得學習者能不假思索流利地使用語言,這便是人們常說的語感。背誦式輸入可以加強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積累和鞏固 ,將原本是顯性的語言知識轉化為隱性的語言知識(曹怡魯1999:2) ,增強語感,促進語言的流利地道表達。

朗讀的好處在於‘口而誦,心而惟’,心口耳並用,實現多資訊通道的語言輸入。朗讀有助於學生掌握重音重讀、失去爆破、連讀、停頓和語調等語音知識,練就規範純正的語音語調和抑揚頓挫的語言節奏。這些都是語音中的模因,對提升聽力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至關重要。由讀而誦,由誦而背,經過多次的重複,語言材料深深植入腦海,久而久之,‘無心造句,句子自成’。

根據成功的模因的特點,選擇背誦材料時要注重實用性,合理性,時尚性,權威性(陳,何2006:111-113),即是資訊實用的,有語言表現力的,貼近生活的或是權威的語言模因。背誦的方法強調如下。其一要注重理解,理解性記憶而非機械性記憶。其二貴在經常重複,反覆迴圈才能銘刻於心。將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成功實現模因的‘記憶’階段。其三力求準確,只有規範化的語言輸入才能確保高保真的成功模因得以成功複製。背誦和朗讀的益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體現的,持之以恆的堅持必將收穫良益。

(3)模仿與聯想並舉,加速語言輸出。

模因通過模仿而得到複製傳播,由此可見,模仿是模因傳遞的主要機制(王巨集軍2007)。語言學習本身就是模仿、繼承和創新的過程。模仿―理解―掌握―創新,是外語學習不可背離的規律。模仿是創新的起點和必要手段,創新是模仿的目的和結果。伴隨著模因的保留、變異和選擇,實現了從模仿到創新。

模因複製的心理機制是知識圖式(knowledge schema)(張旭紅2007:178)。圖式是人腦中一種先驗的知識結構。人們在理解和接受輸入資訊時, 需要將輸入資訊與自身已有的知識結構聯絡起來。如果說背誦與朗讀加速語言內化成學習者自身的知識圖式,那麼模仿與聯想則調動這些知識圖式,結合當前的語境,實現語言模因的成功‘表達’。語言模因的兩種複製方式,重複和類推(謝,何2007:35),從認知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模仿和聯想的過程。

模仿是習得語言最有力的手段。對於語言學習者而言,從目標語言的語音、語調以及說話者的神態,從詞彙、句式、行文方式乃至思維方式,模仿都必不可少。模仿不是單純的克隆,而是模因的重組與變異。從模因傳播的方式可知模仿時既要結合具體的語境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表達同一思想,也要學會模仿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來進行各種各樣的思想交流。

聯想記憶對掌握詞彙很有幫助。例如,學習'stamp'時,學生都知道‘郵票、圖章’這一義項,而不知道它還可以是‘跺腳’的意思。那麼我們可以幫助學生這樣記住它:蓋郵戳時‘啪’的一聲用力蓋下去,跺腳時的‘咚’的一聲踩下去,兩者動作和擬聲都很相似。這個聯想生動又形象,學生想記不住都難。

(4)浸泡式全英教學,促進語言傳播。

目前英語教學的一個普遍現狀是缺少語言表達的環境。在漢語的包圍下,英語的輸入呈現不連續性。浸泡式教學提倡創設模擬的語言環境,促使學生全方位、全天候的使用英語,從而阻斷母語干擾,使學生習慣用英語思維思考。它與模因論的契合點在於兩者都提倡在自然語言中促使學生通過交際和交流來傳播語言模因(何,2005:56)。

在學校生活中實現完全封閉的英語環境有一定難度,但部分封閉是可以實現的。(1)設定情景, 進行自我對話。即獨處時自己設定情景,就某一話題在想象中與人交談。也可以理解為用英語來展開心理活動。如在去飯堂的路上我們可以設想,用英語如何點餐和表達不同的菜式等。又如春天來了,校園的景色很美,該如何用英語來描述。不需要任何輔助就可以輕鬆創造英語表達的機會。(2)課堂上教師儘量組織多種語言輸出活動,如對話、討論、辯論、演講以及角色扮演等,為學生提供各種使用英語的語境,強化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

4、結束語

語言在不斷的複製與傳播中生存。要成功複製模因必須經歷同化、記憶、表達和傳輸四個階段。任一階段失敗都會導致模因複製失敗。大量閱讀和視聽能迅速完成語言積累,為同化奠定基礎。背誦是模因的最佳複製,能增強語感,強化記憶。模仿和聯想促進語言的縱向遞進和橫向擴充套件,是語言‘表達’的必經之路。浸泡式教學創設自然語境,幫助學生在用中學,最終習得語言。

參考文獻:

[1]何自然 .語言中的模因 [J].語言科學,2005,(6):54-64.

[2]曹怡魯.外語教學應借鑑中國傳統語言教學經驗[J].外語界,1999,(2):16-19.

[3]陳琳霞,何自然.語言模因現象探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2):108-114.

[4]王巨集軍.論析模因論與語言學的交叉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4):72-77.

[5]張旭紅. 語言模因與知識圖式對語言學教學的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1):177-179.

[6]謝朝群,何自然.語言模因說略[J].現代外語,2007(01):30-39.

[7]Dawkins,R. 1976 The Selfish Ge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Heylighen,F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 published in Proc. 15th Int. Congress on Cybernetics.

[9]Bialystok,E.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 Language Learning , 19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