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歷史教學中引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文思屋 人氣:2.37W

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首先要掌握教材,只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了教材知識,才能更好的進行教 學,其次就是要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最後就是要教學進行反思,在不斷的反思中進步。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歷史教學中引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摘要:隨著教學模式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新階段的教學方向是以提高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為重點。在當前新課改教學環境的引導下,引導式教學在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與達成教學目的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因此,論文就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引導式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為高中歷史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引導教學;應用;思考

一、概述

高中是學生的重要發展階段,是全面提升學生各項綜合能力的重要時期,此時的教學則要注重培養學生思考的能力和提升交流水平。高中歷史作為高中階段人文類學科中的必修課,教師一味的採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心理,要提升學生對歷史的學習熱情,轉變學習態度,就要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式教學模式是以高中生的心理特點為出發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創設出高效的學習環境,開發學生思維活度。

二、開展引導式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

引導式教學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教師轉變教學方式與學生產生良好的互動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課堂中。教師主導性的引領對提升學生學習熱情有著積極的作用,有益於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知識、相互協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水平和激發探究問題的興趣,是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模式。

2.1結合發展需要,促進良好師生關係養成

引導式教學是以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前提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還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高中生正處於觀念形成的階段,現階段的生理和心理已逐漸步向成熟,看待問題也有了一定的想法。教師以互動教學作為切入點拉近師生距離,通過正確的引導,更好地改善學生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利於開拓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完成對自我的認知。一方面有利於促進師生關係的融洽與和諧,另一方面對構建良好的課堂氣氛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

2.2結合實際需要,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開展引導式教學是以提升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為目的。歷史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往往難以理解與掌握,通過引導式的互動教學將抽象的歷史知識轉變為具體形象化,從而對歷史達到正確的認知。不僅能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還能代替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上,能夠更深入的帶動學生情感,起到消除學生牴觸的心理作用。高中歷史課堂結合引導式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改善教師單一式的教學弊端,還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引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3.1有目的的授課,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教師根據授課知識的不同結合學生個性、愛好,制定相適應的授課文案,通過在課堂中良好的互動交流促使學生對歷史文化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加強學生交流水平。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政治制度時,首先以第一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定》引出中國早期政治時期制定的.制度特點,佈置課堂作業讓學生深入瞭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藉助第二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設定問題提綱,問題1秦朝的統一和皇帝制度的創立重點體現了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哪些重要特徵?問題2中央集權制度的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以問題提綱的方式加深學生理解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對歷史產生的影響。其次講解第三課《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教師以當時的時代背景為前提分析各項措施,讓學生對歷史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再接著引導學生運用概括法、圖表法加強對重點知識的學習。最後講解《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一課時,教師增設課堂討論環節,在與學生進行問題討論的基礎上更好地帶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教師有目的的層層引導教學,學生已逐步掌握自主閱讀查詢資料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對歷史的興趣產生學習動力,還能夠通過歷史事件瞭解歷史人物,加深對歷史知識的全面認識。

3.2結合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結合引導式教學手段,深入地展開教學活動,對培養學生思考能力提升學習效率有著顯著的作用。以往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過於形式化,教師的教學講解往往只停留在知識點的表面,其他次要的知識點只是一筆帶過,更談不上與學生有深層地互動交流,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很難準確的把握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因此,要實現教學目的,教師就要加深課堂教學的講解力度,把握章節間重點難點知識內容,將知識點進行全面整合,以此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例如,講解人教版《“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時,此文涉及的歷史知識較廣,教師要講解因社會原因所造成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和帶來的歷史意義,就要重點講解儒家思想形成的歷史原因,通過結合引導式教學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闡述,進一步深入解讀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並從《孔子講學圖》獲取相關歷史知識,其次讓學生討論探究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社會原因,“百家爭鳴”的歷史影響,“百家爭鳴”形成的重要意義,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等等,透過學習歷史事件的性質及所帶來的影響加深學生對歷史階級屬性的理解。通過教師清晰有條理的授課講解,不僅避免學生對所學知識出現一知半解的現象,還能夠利用高效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思考能力,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結論

引導式教學模式重要體現在於教師與學生合作交流的加深,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宗旨。在開展高中歷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效利用教學中的引導式教學,創設高效的教學課堂,是取得良好教學成果的有效策略。引導式教學作為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對於資訊量大和思維較廣的高中歷史課程來說,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僅為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帶來積極的作用還為高中歷史教學建立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唐建生.引導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4(9):18-20.

[2]鄧濤.淺談高中歷史引導式教學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117-118.

[3]王軍.高中歷史教學中“引導要探究要感悟”教學模式的運用[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5(4):3-5.

[4]葉俊華.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初探[J].散文百家旬刊,2015,12(5):27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