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在閱讀享受中學語文

文思屋 人氣:1.26W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以“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閱讀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獲取資訊,在讀中得到精神的享受。也就是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在閱讀中享受語文

如何在閱讀享受中學語文

一、在閱讀中感受文字之美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誦讀,才能進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品出其中的妙處,感受到它的抑揚的韻律與抒情之美。教材中有很多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言運用精妙,語境描述恬靜,思想表達歡愉。《春》就是這樣貯滿詩意的一個名篇。這篇散文以詩的筆調,描繪了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天的圖畫,讚美、抒唱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裡辛勤勞作、奮然向前。這篇作品可以說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是一曲春的讚歌。因此我指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其美。誦讀分以下幾個步驟:一是認知性朗讀,讀準字音,疏通字詞。二是感知性朗讀,瞭解課文內容,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三是涵泳性閱讀,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細細地涵泳品味,採用默讀與朗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四是聲情並茂地朗讀,力求傳達出作品的意境、風格與美感。這樣學生在閱讀中體悟到文字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激發了學習興趣、審美情趣,也增強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現力,使學生感受到了文字之美。

 二、在閱讀中體驗思維之趣

閱讀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長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與基本途徑。學生由於成長環境和個體的差異,他們對於生活中相同的的資訊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閱讀教學中,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文字的意義,而是通過閱讀主體的潛心內化,漸進地、動態地生成意義。課堂的思維空間是開放的,對話的過程,也是學生、教師相互借鑑、補充、激發的過程,在教師的點撥下,在同學的啟發下,突有所感,忽有所悟,這便是創造,這便是生成。並且學生會在發現中享受到莫大的精神愉悅。如課文《羚羊木雕》寫的是子女與父母的衝突,其中的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因此,我指導閱讀從是非入手。見到爭執,旁觀者自然就議論開了。

閱讀後學生自然有自己的'看法要說,順乎自然,可讓學生髮表議論,分析、評論人物是非。議論又推動學生的反覆閱讀。另外,我還設計這樣一道拓展題:“你如果遇到這樣的傷心事,會怎麼處理?”本題體現閱讀的個性化,又是說話訓練,既要求展開求異思維,又是合作學習。學生可以自由談,教師也可以啟發誘導,學生跳讀課文,看哪個地方不應該這樣說,想一想應該怎樣說才好。例如,媽媽總是逼我“現在就去把它要回來”,“我”不該和媽媽頂嘴,可以跟媽媽講,自己不知道木雕有那麼珍貴,自己沒有徵求父母的同意就這樣做,錯了,講萬芳是個多麼仗義的好朋友,請媽媽冷靜下來想想辦法,事情就會好得多。學生的思維與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三、在閱讀中拓展求知之樂

大語文教育觀認為:“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不能把全部希望僅僅寄託在課堂上,而要把課內與課外、校內校外、學科內外緊緊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學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機會,強化語文活動,優化語文學習環境。根據新的課程教學理念,教師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學地補充教材,準確地加工重組教材。比如在學習《保爾和冬妮亞》,可及時引導學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學習《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引進《伊索寓言》;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引進《朝花夕拾》;學習《龍宮“借”寶》,引進《西遊記》……所以,我班學生的課外閱讀十分廣泛,我還利用語文實踐活動交流所獲,達到資源共享,並使學生走近名著,瞭解名著。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有限的課文只是一個例子,教師應該立足課本,放眼課外,引導學生以自主態勢在課前廣泛涉獵相關的語文資料,分析處理資訊,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拓展語文學習之前的空間。引導學生主動蒐集資料。要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要從多方面讓學生學會蒐集。學習《中國石拱橋》,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瞭解我國的橋樑知識,引導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我要求學生蒐集並閱讀與橋樑相關的歷史、人物、故事等,然後在課內交流,在無限的樂趣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熱愛和保護祖國文化的感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語文是有生命的,閱讀更是充滿靈性、充滿快樂的。新時期的語文要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與文字共舞,讓精神歡歌,讓心靈得到愉悅。新一代的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喜歡閱讀,學會閱讀,並在閱讀中享受學習,享受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