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國中探究式思想品德課堂活動教學模式研究

文思屋 人氣:3.19W

一、課題指出的背景(包括課題提出的背景)

國中探究式思想品德課堂活動教學模式研究

2003年5月教育部印發了《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將原先的思想政治課變更為思想品德課,新課標更注重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絡,通過學生自主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正確的思想品德理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思想品德課活動教學包括課堂內活動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兩部分,加強課堂內活動教學將豐富思想品德教學的形成和內容,進一步深化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在教的分面,我們已普遍認可建構主義知識觀,即知識是主動建構過程。但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包括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研究性學習課程等),尚處於剛剛起步的探索階段,亟待加強新課標教學模式的研究。在學這一方面,獲取知識不再處於最重要的地位,更不是唯一目標,學生更要在學習中得法、激趣,密切知識與生活的聯絡,形成探究—發現—創造的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應得到均衡發展。根據這些要求,我校學生在上述方面的主觀能力性普遍欠缺,需要建立切實有效的能保障學生主動建構的教學模式與機制。從教與學的關係看,亟需形成平等、互動、合作的新型的民主的教學關係。

本課題研究著重解決如下問題:

(1)根據思想品德學科特點逐步建立“突出情景—提出問題—具體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基本教學模式運用課堂教學。

(2)加強與歷史、美術、音樂等學科的綜合實踐課研究,建立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模式,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3)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形成新型的民主的師生關係,使評價師生的方式多元化、系統化。對學生的評價應客觀記錄學生學習狀況和思想品德的成長髮展過程。關注學生髮展差異及發展中不同需求和特點,以進行有針對性指導。

(4)運用現有教學資源,逐步形成我校思想品德課程資源,建立思想品德課研究資訊資源庫及相應的管理機制。

 二、課題界定與支撐性理論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就成為思想品德課堂年活動教學模式的主要理論支撐。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實踐的方式提出驗證和發展思想品德課活動教學理論,提供活動教學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國中思想品德課堂內活動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的特色應是: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指導、幫助和促進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與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自我建構的目的。

 三、研究的內容要點

(1)根據思想品德課學科特點逐步建立“突出情景—提出問題—具體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基本教學模式運用課堂教學。

(2)加強與歷史、美術、音樂等學科的綜合實踐課研究,建立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模式,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3)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形成新型的民主的師生關係,使評價師生的方式多元化、系統化。對學生的評價應客觀記錄學生學習狀況和思想品德的成長髮展過程。關注學生髮展差異與發展中不同需求的特點,以進行有針對性指導。

(4)運用現有教學資源,逐步形成我校思想品德課程資源,建立思想品德課研究資訊資源庫及相關的管理機制。

 四、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

英國實施“國家基礎學力戰略”,強調通過課程發展各項技能,如交流技能、資訊技能、改進學習技能等。美國中學課程設定廣泛,綜合中學一般分為三科:學術科、職業科、普通科。

澳大利亞中學教學在國中階段提出若干組合課程,由學生選其一類,組成自己的`學習範圍。日本將培養“生存能力”作為教改的基本方向,基礎教育階段12門必修學科,設有模跨各學科的學習主題。新設綜合學習時間,注重體驗性學習,國中課程擴大選修學科,課時從每學年35課時擴充套件到70課時。

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區各中學率先展開課堂教學活動模式探索,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五、運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課題採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育實驗法、調查研究法、個案分析法

理論學習、鑽研與借鑑,堅持為我所用的原則,運用自己的眼光來篩選。大面積的有重點的研究我校學生思想品德現狀,採用調查問卷、調查報告、個案分析等研究方法。

本課題組的教師,在具體實踐中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建立符合新課標精神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各試驗教師主要運用制定計劃、實驗記錄、實驗報告、總結、論文等形式進行研究與交流、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和資料上的經驗,拓寬課題研究的視野。

 六、研究的具體步驟及進度安排

1、起始準備階段(2003年1月~2003年8月)

學習宣傳新課程標準,進行理論上的深入學習和討論,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明確我校的特色和發展趨向,確定大致發展思路。

2、實驗研究階段(2003年9月~2004年12月)

調查探索階段:作全面的有重點的調查,分析研討,確定試驗班級,擬定課題研究階段性計劃,撰寫調查報告及相關論文。

實驗形成階段:試驗班及其他非試驗班的同類班級進行對比研究,做好個案分析,完成階段性的實驗報告,初步形成新課標研創教學模式。

3、結題評價階段(2005年1月~2005年6月)

在實驗基礎上,不斷總結、反思、完善,有步驟推廣實驗結果。

 七、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條件分析

完成本課題,我們有以下有利條件:

(1) 本課題得到市教研室思想品德教研員的指導;

(2) 課題組成員具有很強的教科研能力和敬業精神。

(3)學校對本課題研究給予極大關注和投入,在探究經費和資料裝置上均優先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