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縮小收入差距之我見

文思屋 人氣:1.37W
縮小收入差距之我見
摘要:現階段我國社會貧富差距仍然偏大,目前緩解收入差距的很多措施主要是從二次分配入手的,但是單純依靠二次分配其作用是有限的。加深對交換過程中產生的收入差距的認識,建立並完善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必將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分配問題的解決,必將有利於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鍵詞:商品交換;價值;收入分配;資訊不對稱
  
  一、分配理論的侷限性決定了對現實社會收入差距認識的侷限性
  
  (一)兩種分配理論的簡單回顧
  過去我們對收入差距認識的侷限性是源於分配理論的。迄今為止分配理論主要有兩種:即馬克思的按勞分配理論和西方經濟學由薩伊提出後又由馬歇爾補充的按生產要素分配理論。兩者的分歧就在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價值增值部分到底是誰創造的,應該分配給誰。馬克思把價值增值部分定義為剩餘價值,認為剩餘價值是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那部分價值。其觀點是剩餘價值是僱傭勞動者創造的,應該分配給他們。而西方經濟學的按生產要素分配理論,把價值增值部分定義為利潤,認為利潤來自於企業家的勞動、創新、承擔風險和行業壟斷,不應該分配給僱傭勞動者。
  
  (二)當前的分配方式及其侷限性
  以這兩種理論為基礎,當前我國存在的分配方式有三種:按勞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關於這三種分配方式的定義這裡不再贅述,但是這三種分配方式都是針對如何分配企業的生產成果的,強調在生產過程中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
  而實質上馬克思的這一觀點是以“商品交換是以商品的價值量為基礎”,即進行等價交換為前提的.,如果沒有這一前提,僅僅強調勞動者應該獲得剩餘價值仍然不夠全面,因為社會生產中還包含著另一交換過程,即生產者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交換過程。經濟執行包括兩個基本的交換過程:企業向居民戶購買生產要素的過程和居民戶向企業購買產品兩個過程。在前一過程中企業向居民戶購買勞動力時涉及到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競爭的結果最終形成了勞動者的工資,分配的結果是勞動者獲得個人收入。後一過程即消費者向生產者購買產品的過程與之方向相反,實質上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經濟利益分配的過程,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行競爭的結果形成商品的價格,分配的結果是企業獲得商品銷售收入。我們過去的分配理論只強調前一過程即勞動者獲得工資這一過程。 而商品交換過程是社會分配的又一重要過程。
  
  二、不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將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交換具有利益分化的作用
  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如果商品供不應求則價格高於價值,如果供大於求則價格低於價值。即交換過程中有的商品價格高於價值,有的商品價格低於價值。對於同一商品,有時價格高於價值,有時價格低於價值。規則的實質是誰能提供稀缺的產品,誰就可以獲得高額的回報,誰去購買稀缺的產品,誰就付出高額的代價。也就是說個人獲得的經濟回報並不等於他所提供的商品的實際價值。儘管在完全競爭市場上,長期均衡的結果是廠商既沒有超額利潤也沒有虧損,即價格和價值相等,但是並不是所有產品面臨的市場都是完全競爭市場,在同一截面上各種產品所面臨的市場結構是不同的。
  
  (二)不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將這種利益分化加劇
  在不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這種利益分化被進一步擴大了,這種不等價交換對個體的影響就更大了。在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在交換過程中,無論是在商品市場上還是生產要素市場上,由於買賣雙方實力不對稱,資訊不對稱等原因,都造成了這種不平等交換。
  在生產要素市場上,由於我國現階段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總體上供過於求,因此勞動者之間競爭尤其激烈,企業選擇的餘地較大。雖然勞動者擁有的資訊多,企業擁有的資訊少。但由於勞動力市場上勞動者的試用期較長,使資訊不對稱的程度降低。所以勞動者很難憑藉這一資訊優勢侵犯生產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