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日語泛讀教學中多種教學法的運用的論文

文思屋 人氣:4.79K

摘要:泛讀教學是日語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環節,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切實提高學生的思考和閱讀能力。本文著重探討了翻譯教學法、問題教學法以及任務教學法在日語泛讀教學實踐中的有效運用。三種方法各有利弊,將其有機結合則可以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日語泛讀教學中多種教學法的運用的論文

關鍵詞:泛讀教學;翻譯法;問題法;任務法

據統計,目前國內約有 460 多所高校已開設了日語專業。儘管各個學校在培養目標、培養方案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但在課程設定方面卻存在著一定的趨同性。日語泛讀課有的學校也稱之為閱讀課,通常作為與精讀課相輔相成的一門主幹課程被置於日語專業二三年級的課程設定中,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增加學生的詞彙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並提高讀解能力。

傳統的泛讀課教學模式主要採用翻譯法教學。通常先由學生進行閱讀、翻譯,然後教師進行譯文糾錯並對單詞、語法做出講解,最終歸納總結文章大意。或許不同的任課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對各環節的時間安排有所不同,但從教學過程來看大致相同。這種模式,學生主要充當被動接受的角色,方法單一、枯燥,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課堂氣氛的活躍。從學生的日語專業四八級考試以及國際日語能力考試的情況來看,讀解題是令多數學生比較頭疼且失分較多的題目。因而,探求高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讀解能力成為勢在必行的研究課題。

近年來,伴隨著閱讀理論研究的不斷盛行,案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被不斷地運用到教學中來,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結合本人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對日語泛讀的教學方法進行簡單的剖析,以期為其他的教育者或學習者提供一定的借鑑和參考。

1 翻譯教學法的新式運用

目前泛讀課的教學普遍採用“生詞語法講解→閱讀翻譯課文→訂正練習答案”這樣的教學程式。這種課堂教學程式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思考能力的養成以及閱讀技巧的培養,造成了學生學習熱情缺乏、思辨能力不足、讀解能力低下等諸多問題。但是這種傳統的翻譯法教學,同樣有其優勢所在,如有助於基礎知識的鞏固、培養文字凝練能力等。

在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可以在汲取傳統教學法優點的基礎上,新增新的元素,綜合運用多種適合的閱讀和授課方法。對於重點的單詞語法可以酌情進行詳細講解,重點突出或文字優美的段落則可以與學生一起朗讀、翻譯、欣賞。

泛讀教學的過程中,應儘可能避免不論題材、不加甄別地使用單一的閱讀方法,可根據文章的體裁、語言風格等穿插使用適合的詳讀、略讀、速讀、精讀、摘讀、猜讀、美讀、全意閱讀、批判性閱讀等方法。對於特定的某篇具體的文章,可以單一使用某種方法,也可以幾種方法綜合運用。比如對於文學作品,可以採用精讀、美讀和批判性閱讀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精確閱讀來分析文章的立意、語言風格等,品味文章的文字美。也可以採用批判性閱讀的方法,對於文章的結構佈局、情節安排等進行合理的批判。

筆者在此想重點討論一下速讀方式的有效運用。速讀是泛讀教學中被廣泛採用的閱讀方式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答題速度。但是筆者所提倡的速讀並不是單純限定時間的閱讀練習。有效的速讀應該是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的閱讀練習。通常要求任課教師在課前按照不用的`文章題材或者出題角度,準備內容適宜、難易度適中的閱讀材料。這類閱讀材料最直接的獲取方式就是歷年的考試題。要求教師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閱讀水平,蒐集相關的語料並進行分類。按照同一主題或者型別進行練習,將材料在課堂上分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給出答案。這種練習不是以教師訂正答案為結束,而是通過對不同類別的文章進行目標明確的閱讀練習,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級別考試的題型、難易度,引導學生掌握對於不同題材的文章需要採取的相應的閱讀方式,同時引導學生把握不同類文章的命題角度和出題意圖。如能堅持長久的練習,當學生遇到某種型別的讀解題目時,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更容易把握住易出題目的內容和細節。

2 問題教學法的有效利用

問題教學法,是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發學習慾望,提高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泛讀教學中的運用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得以實現,一種是由學生提出問題,另一種則由教師提出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首先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上,將學生按照每組 3-5 人的比例分成不同的討論小組。教師提前將整篇文章按照內容的緊密關係分成幾個部分,將不同的部分分配給不同的小組。然後通過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由學生自行提出問題。對於所提出的問題,可以在組員之間討論確定答案,也可以小組之間互換問題,互相解答。最終答案不明確的問題,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全班同學一起參與討論。課堂時間畢竟有限,不可能將所有問題一一進行討論解答。每課結束,小組成員將問題上傳至網路教學平臺,供學生在課下思考、討論。通過這種方式的練習,學生會逐漸對讀解題的命題角度和考察內容有所參悟,在閱讀過程中,更容易捕捉容易出題目的內容和細節。在初始階段,多數學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提問、找不到突破點。所提的問題多數是圍繞指示代詞的指代內容、同義詞的替換等展開。經過不斷的練習,提問的水平也會不斷提高,逐漸由單詞上升到句子,再由句子上升到篇章。

任課教師提出問題的方法是:任課教師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熟知文章內容,並根據內容,提出相關問題。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將問題丟擲,邊閱讀邊引導學生思考、解答。如此一來,既能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印象深刻、理解透徹,又能培養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教學以及學生訪談發現,學生對這種方式比較認可,徹底改變了教師主動講授、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學生的讀解能力以及考試得分率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生克服對讀解的恐懼和厭煩心理,增加了閱讀的樂趣。

3 任務教學法的合理匯入

任務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 20 世紀80 年代外語教學研究者們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提出的一種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語言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可操作的、任務化的教學活動,然後由學生通過多種語言活動完成任務,從而達到學習語言和掌握語言的目的。這種教學活動可以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內在潛力,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合作精神以及參與意識,還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任務教學法的實施以任務設定為起點,首先要求教師選取適合的閱讀文章,然後根據文章內容來設定任務。目前國內出版的泛讀類教材,無論採用哪一種,在為數不多的課時之內,要將所有的文章都學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任課教師要靈活使用教材,可根據不同的主題有重點地選取其中的部分文章進行學習。筆者目前承擔的泛讀課程所採用的教材是由翟東娜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日語泛讀教程”系列,每套教材中有 30 篇文章,每個學期筆者都會根據文章的體裁、學習的重點等僅選取其中的 8-10 篇進行學習。對於課文中所涉及的社會、文化、熱點事件等相關問題,都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要求他們蒐集相關的資料,課堂上進行討論、發表或者以小論文的方式提交。例如,第 1冊第 4 課的題目是“器官移植”.學習這一課的時候,安排給學生的任務是:①瞭解目前國內外器官移植的進行現狀及特殊案例;②調查中日移植器官的來源以及相關法律;③討論關於腦死亡的界定;④圍繞供體不足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克隆等方式的利弊進行個人見解的發表。通過以上的任務安排,學生所獲得的資訊量已經遠遠超出課文內容所能提供的限度。同時,對每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行備案,與考核相掛鉤,將其作為評價環節的重要尺度之一,同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積極性。實踐表明,參與度對課程教學效果的影響非常顯著。

在教學實踐及對教學法的瞭解和深入研究中,筆者發現任務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與傳統的翻譯法有著極強的互補性。而前兩種方法更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筆者近幾年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法的實踐和探索,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採用多樣的授課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讀解能力不斷提高。如果能在教學中將翻譯法、問題法和任務教學法進行良好的結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泛讀課程的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用心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認真負責地做好備課,同樣也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密切配合。

參考文獻:

[1] 石剛。泛讀課與外語教學的幾個問題[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6(5)。

[2] 郭德玉。淺談二年級的閱讀課[J].對外貿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二期),1993.

[3] 王曉。論日語泛讀課的作用和教學方法[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6)。

[4] 張愛。日語讀寫技能培養的實證研究[J].日語教育與日本學研究論叢(第四輯),2009.

[5] 葛建敏。 面向初級日語學習者開設的泛讀課程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文法意識為中心[J].日語教育與日本學研究,2011(00)。

[6] 石萌。任務教學法在日語泛讀課程中的應用性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8)。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