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光影元素在招貼設計中的藝術表現論文

文思屋 人氣:2.1W

我們生活在奇妙的世界之中,人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著大自然光的溫暖,它給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力量。它是人類文明與之相伴的存在方式,我們每個人都要更加珍惜這種力量,光影是大自然的視覺藝術,如果充分的運用到我們的招貼設計中去,光影元素的運用肯定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震撼。

光影元素在招貼設計中的藝術表現論文

一、光影元素的概述

光是能量的一種傳播方式。光源之所以發出光,是因為光源中原子、分子的運動,主要有三種方式:熱運動、躍遷輻射(包括自發輻射和受激輻射),以及物質內部帶電粒子加速運動時所產生的光輻射。它是大自然的產物,光的種類很多如太陽光、人造光、折射光等等都屬於光的來源。我們眼中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光產生一定作用,最後傳導進大腦裡形成影象。

影的產生則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自然光源或人造光源能產生陰影的物體能承受陰影的實體。沒有物體對光的遮擋,便不會有影的存在,影與光息息相關。

光影元素來自於自然界,當我們把它應用到招貼設計中,其表現方法和視覺效果會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要不斷的分析和提煉,最終才能獲得優秀的設計作品。

二、光影元素在招貼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一)光影元素的視錯覺表現形式

不同的作品對於光影的應用手法也不盡相同,如錯層疊放就是錯層透明疊放,指的是兩個圖形相互重疊,上下圖形具有不同的透明度,圖形的多層疊放能產生視覺的錯亂感和空間的透疊感,同時通過色彩的明度搭配對透明疊放的圖層加大光影層次感,互相滲透,有意消除光影之間的界限,讓畫面形成一定的虛幻效果。

《現代版畫展》就是將現代版畫進行了錯層疊放,造成了重影,現版兩字在代畫的上方,二者相互依附,顏色深淺分明,錯落有致,造成了光影效果。

光影元素面積的比例平衡,在招貼設計中使用大面積的空白和小面積的色調對比,作品留白越多,光影對比越強;小面積的明暗色調對比所堆積的畫面,因為光影比例而讓視線變得分散,視覺存留變多,但是畫面柔和度增加,如圖底反轉表現形式,《魯賓之杯》是圖底反轉的代表作之一,這種層次的轉換,相互呼應造成的視錯覺正是光影元素之間的圖底關係。

(二)光影元素的現實性表現形式

光與影兩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自然有了光,我們才能看到一切事物,看到它們的影子,只有在光照下影子才能真實顯現。但光影元素應用在招貼設計中,不再依附任何物體,它們自己有獨特的表現魅力。現代的招貼設計更喜歡注重寫實或場景的描繪,在光影的表現力上不但喜歡加入自然光,還要強調影的作用,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從而凸顯現實性。

如書籍招貼畫是由德國平面設計大師崗特蘭堡設計。書被手握住,這隻手由平面轉向立體,書似乎是懸在空中並投下陰影,營造出一種現實的失重的空間感。它傳達了把握住知識就擁有了力量的設計理念。

(三)光影元素的意境美表現形式

光影元素也可以使招貼設計產生意境之美,就如同我們欣賞國畫、油畫意境美一樣,將光影元素加以充分的應用也可以產生令人心曠神怡之感。自然界的光影元素具有抽象性,不易被人們主觀掌握。光影效果的招貼視覺衝擊力相當強大,如果以白色光為主導地位,那麼其效果非常明顯直接。

日本設計大師佐藤晃一的'作品,佐藤加大了光和影的對比,把光的亮度加強,讓其躍然於畫面之上,淡化了色彩的對比,同時把影的力量降至最低,使畫面的清冷、抒情表現的極其自然。從各個方面去思考這幅作品都感受到了一種意境之美,作品《冬》創作於1988年,此畫面中心位置是一個象徵著富士山的梯形,其左邊有一個白色的小圓點活潑地掛在黑夜中,而富士山周圍隱約的霧氣烘托了冬日這個冷豔的主題,在整幅畫面中構圖元素很少,沒有一絲多餘的地方,簡潔、準確而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心中的禪境,整幅作品完全是光影的舞臺,沒有任何其他的顏色的修飾,雖是空無的狀態卻有種深邃的力量蘊含其中。

三、結束語

自然界中的光影元素進入到了招貼設計領域當中進行了全新模式的開啟,設計師們從自然形態中分析和提取自然的力量,大膽地將二者進行了設計思維的完美組合。進一步推動了招貼設計的發展變化,努力發掘了招貼設計新的表現形式,既體現了自然的力量,也傳達出設計師們的創造性思維。只有充分的瞭解光影元素的獨具魅力的特點,對我們日後招貼設計的發展才有更深遠的意義,同時,要不斷將這種創新的思維傳承下去,才能讓中國設計領域邁向一個新的臺階,從而進一步實現了世界設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農.中國藝術設計史[M].陝西: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01.

[2]白石和也.平面造型與錯覺藝術[M].王傳傑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01.

[3]馬克納.源於自然的設計[M].樊旺斌譯 .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02.

[4]曹鈞.光與影的魅力—淺析歐洲巴羅克繪畫中光的運用[J]. 美術與設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