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經濟管理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文思屋 人氣:2.54W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髮展,職業教育已經成為國內教育主流形式。經濟管理專業逐漸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學科。隨著社會人才需求不斷轉型,經濟管理專業就必須要進行相應改革,才能滿足不斷髮生經濟形式所需。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體會,從培養目標課程建設及教師隊伍建設幾個方面探析經管專業建設及教學改革。

經濟管理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關鍵詞】經濟管理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實踐

職業教育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技術人才的重擔,有效緩解社會對高技能人才需求壓力。而職業教育中,經濟管理專業屬於一個類別,主要培養經濟管理素養及技能的行業人才。隨著職教改革不斷推進,經濟管理專業為我國培養了大量高素質人才,但是在專業建設及教學改革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探究專業建設及教學改革具有實用價值。

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1.1用人單位所需。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就是給用人單位培養所需人才,因此在培養過程中就必須重視用人單位要求。只有滿足用人單位所需,培養的人才才能夠順利走上工作崗位。用人單位不僅重視專業性人才,還比較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及創新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因此在建設專業及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要對經濟管理專業進行目標定位,這也是專業建設及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

1.2人才培養規格與目標。職業教育經濟管理專業培養人才目標,概括起來主要包含在幾個方面:為滿足流通、生產及服務類的企業基層和中層管理人才所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社會文化知識廣博,經管基礎知識紮實,具備極強的決策與規劃、溝通交流及團隊合作等各方面能力,樹立風險意識、創新意識及競爭意識的技能型人才。相對而言,職業教育經管專業人才培養上,必須要以基礎理論知識為基礎,側重培養學生心智技能,培養學生的資源規劃及配置、流程設計等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將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為重點。

2.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建設

2.1專業人才培養。經濟管理屬於一門社會科學,這門學科只要脫離了經濟社會而空談培養,幾乎就是機械拷貝知識,不斷進行重複訓練,這樣是無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能動性,那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職業能力就成為一句空談。因此在現實教學中,就把校企結合以及工學相結合作為採用的主要模式,這些模式也是培養經管人才的重要措施,把課堂引入到社會中,將社會融入到課堂,讓真實崗位操作作為教學環境,通過短期及長期操作相結合,同步提升學生知識、素質及能力,讓學生不僅掌握知識同時還要學會做事、學會做人。經濟管理專業應該與省內外相關企業達成合作協議,與同類院校形成互聯關係,有效滿足經管學生參與到頂崗實習,並且在校內建立各種實習崗位,比如校內超市、服務中心等,學生不僅能夠開展勤工儉學,還能夠鍛鍊自己。從各種實踐情況來看,這些似乎非常簡單的實踐活動,能夠有效鍛鍊學生的經營意識、口才表達能力,協調溝通等各個方面能力。

2.2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在職業教育中,課程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做好就業準備,還能夠為以後發展奠定基礎,應該以“基礎厚、業務精、素質強”為原則,在建設專業課程體系就必須以目標崗位工作分析為基礎,在能力培養上不能一刀切,必須要採用遞進規律合理安排教學,模模擬實的教學氛圍或者專案,設計符合業務流程模式,實現課程體系的實踐性和嚴密性。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原則,實現教學一體化,確保學生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同步提升,而計算機、英語等各種公共課程要為專業崗位需求服務,經濟管理專業基礎課程要儘可能採用案例引導,採用探究性教學模式,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3.專業教學隊伍建設

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不僅要制定出科學教學目標、課程體系,還必須要打造一支過硬的專業教學隊伍建設。

3.1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在開展教學時,教師不但是課堂設計者同時還是實施者,因此教師本人的綜合能力非常重要,而且教師工作態度、思想意識及責任心、事業心均是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

3.1.1得到學生認可;缺少感情投入,這種教育效果不會太高,屬於一種失敗教育。因此教育者必須要從心理上對學生認可與接納,要做一個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者。

3.1.2勇擔課程建設和教學重擔;在傳統教學中,不但學生無法進步,連教師都可能退步。這種情境,根本無法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職業教育教師要大膽嘗試,要開展系統化、任務驅動、專案導向等多樣化課程設計和實踐,要扮演好職業規劃師、教師及心理諮詢師等各種角色,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3.1.3轉變備課的方式和內容;在準確定位課程性質與作用基礎上,就要通過教學改革改進教材內容及技巧。在傳統教師備課中,大多采用單一的背教材和講稿,這種方式根本無法達到備課的目標,因此教師就要將傳統備課朝著備學生、備流程、備內容、備資源及備方法方向轉變。教師要能夠長期站在課堂上,就要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課前就要精心準備,這也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

3.2構建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制定出全面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而且還應該與教師評定職稱、工資晉升等掛鉤,這樣才能發揮指導與約束作用,才能給予教師的工作方向、內容及效果明確方向,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要建立獎懲體制,對教師工作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定,充分調動教師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及創造性。只有真正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才能夠將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落到實處,才能夠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萍.高職院校經濟管理專業課程教學資訊化改革探索[J].山西科技,2015(2).

[2]李紅梅.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芻議[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6).

[3]譚柯.轉變傳統人才培養觀念——淺析高職院校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中國集體經濟,2014(18).

[4]劉青青.高職院校經濟管理專業考試方式的改革[J].現代經濟資訊,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