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革新思路論文

文思屋 人氣:2.11W

1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改革的思路

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革新思路論文

寧夏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現有6個碩士學位點,涵蓋10個基礎醫學學科,這些學科也是學校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平臺。為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經過與廣大導師論證,學院大膽地進行了研究生課程的改革,實施模組式教學。可供研究生選擇的模組有:①平臺課程模組,包括公共醫學基礎課程和學科課程;②進展課程模組,主要進行學科前沿進展介紹;③實踐課程模組,主要進行技術方法操作訓練;④學術活動模組,開展名師講壇、博士論壇和研究生創新論壇活動。與先前的研究生課程相比,新課改中增加了基礎醫學研究進展、學術活動類課程模組。根據醫學科學研究技術的進步,完善了技術方法類課程模組的內容,通過打破成規、精選教學內容和豐富課程內涵,達到加強課程的基礎化和綜合化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完善研究生知識結構的目的。

2課程改革的實施措施

完善課程改革組織機構。成立了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由基礎醫學院院長擔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長擔任副組長,成員則由各學位點負責人擔任。主要職責是對新課程的實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並及時解決實施過程的問題。課程改革實施方法。組織各學科專家進行平臺課程和模組課程內容的整合,確定該專業該水平導師開展新進展講座。課程結束時,要求結合課程內容及自身專業研究方向進行文獻綜述。課程教師和參與課程學習的體系共同參與內容的討論。學術活動類課程模組。2007年開設組織實施博士論壇和院士教授講壇,以營造青年教師、研究生與博士、教授面對面交流的學術環境,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很少接觸其他專業導師的問題[3]。

校內共有20名博士和10名教授,校外邀請到4位院士和40位著名學者通過專題講座和報告的形式參與到研究生模組式教學改革中。此外,以研究專題的方式,實施多學科聯合的學術沙龍,如神經生物學研究沙龍、血管發生和生成研究學術沙龍、群體遺傳學研究沙龍、寧夏地道中草藥有效成分研究學術沙龍等。通過不同學科就同一問題的研究思路的展示和討論,師生的視角得到了延伸、方法獲得啟示、思路更加明確。為了提高研究生科技創新的熱情,舉辦了神經科學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研究生創新論壇,組織基礎醫學院和臨床學院從事神經科學研究的研究生站在講臺上,展示研究思路和結果。技術方法類課程模組。技術方法的選擇直接關係到醫學研究目標的實現和結果的可行度。為此,開設了細胞培養技術、分子生物學實驗、電子顯微鏡技術、形態學技術與方法、高階生物化學技術、免疫學實驗技術、病理學技術與診斷病理學、分子病理學、生理學實驗技術。由具有豐富研究經驗的教師和技術室的技術人員擔任指導教師,提供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考試除了相關的理論測試外,主要是以學生的實驗結果作為評分標準。為了上好實驗技術課程,組織多學科導師及實驗室技術人員,編寫了兩部針對研究生的技術教材,即《女性生育力儲存技術》和《形態學實用技術》。這兩套教材對課程的有效實施及研究生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課程的質量監督和管理

實施年終學位點考核,聽取學位點對研究生課程實施的效果評價,並收集教師和學生的反饋意義,對授課內容和方法進行及時必要的調整。

3結果

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研究生課程改革的效果。問卷調查針對2007級、2008級研究生,調查人數為100人,回收有效問卷80份。問卷涉及課程設定,課程教學,課程選擇和意見反饋四方面內容。同時,對20名調查人進行了此專案的定性訪談,主要內容包括上課的主動性,總體感受和需要進一步改進之處。課程設定。對課程設定的調查包括課程門數,必修課與選修課比例,知識量和課程質量四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生對模組式教學改革的課程設定總體認可程度為76.96%。課程教學。對課程教學的調查包括課程授課的知識量,授課內容的深度,與本科課程的區別,授課效率,專題講座的次數和跨學科課程講授六個方面,調查結果表明,研究生對模組式教學改革的課程教學總體認可程度為72.15%。課程選擇。在所設定的兩個課程平臺和三個課程模組共35門課程中,研究生對各課程均有選擇,其中選擇生命科學研究進展的人數最多,佔被調查人數的89.78%。實踐類課程中分子生物學實驗位居第二,為61.76%。細胞培養技術(60.23%),醫學研究方法學(52.87%)和博士論壇(43.57%)分列第三、四和五位。定性訪談。分析定性訪談資料發現,課程改革後吸引力增強,多數研究生自述其上課的積極性有所提高,總體感覺良好。同時,部分研究生認為,改革後的課程安排需進一步完善,如課時偏長,時間不固定,小組人數太多,增加互動時間等。

4討論

本課程的改革是本著建立富有先進性、有利於交叉學科研究生培養的`寬口徑課程體系的原則,妥善處理好經典內容和最新進展的關係,優化學科資源,構建具有創新性的交叉學科培養平臺,去掉低層次課程,整合內容相近的課程;鼓勵開設跨學科、實踐性強的課程和多樣性、高容量、短週期的科技前沿專題講座。從培養研究型的優秀人才角度出發,制定各學科的學位課[4]。

其特點在於:①在公共課模組基礎上加上了學科研究進展,強調了在學科發展的大背景下全面地介紹課程的基本概念後,引導學生儘快進入學科的前沿。②學術沙龍的開展力求使各門課程在加深和拓寬研究生基礎理論、學科知識面和專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補充,共享有限的研究生培養資源。③學術活動模組通過引入院士講座提供給學生相關領域的國際前沿資訊,院士的風采和對科學問題的引出和解決思路深深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生涯。④研究生創新論壇和讀書報告會鍛鍊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外,提出問題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提升研究生課程的教學目標。⑤技術課程模組不但使學生了解了各種技術解決科學問題的正確方法,且對學生技術操作進行了規範,最主要的是,學生通過技術課程的學習,與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熟知了不同科研平臺擁有的技術優勢和大型共享裝置,為以後課題研究過程中技術問題的及時解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研究生課程改革實施3年後,對參與課程改革的2007級研究生問卷調查顯示,對改革後課程設定和教學的總體認可度均達到了70%以上,有效地解決了以往研究生課程分科過細,知識結構狹窄,教學手段方法單一等問題。在問卷的意見反饋中,研究生對課程改革持支援態度,並認為應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進展類和實踐類模組課程的建設,合理制定課時,增加互動性,增加研究生動手的機會和時間,使研究生課程更具吸引力。

總之,通過學科平臺課程的搭建和技術方法類課程模組的建設及學科進展和學術活動的展開,使學生具備儘可能寬厚的知識面,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其科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併為今後進一步改善研究生課程的設定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