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更新教學觀念緊貼時代脈搏的論文

文思屋 人氣:1.25W

新教材的教學內容由說變做,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加課堂教學中學生活動的主體。作為一箇中學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從方法、手段、途經和資源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反思、探索和實踐,變“注入式”為“啟發式”,變“封閉式”為“開放式”,變“單一式”為“多樣式”。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我在教學中的探索:

關於更新教學觀念緊貼時代脈搏的論文

一、轉變觀念 積極探討新的教學方式

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的個性發展。在學習過程中,營造開放的空間,讓學生去玩、去動、去演。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出發,設計一些有特色的教學方法。如:在以給定的圖形如:○○、△△、═ 兩個圓、兩個三角形、兩條平行線為前提條件,儘可能多地構思獨特且有意義的圖形,並寫上一兩句貼切的、詼諧的解說詞。如兩盞燈、一個等式,就是符合要求的兩個圖形,你還能構思出其它的圖形嗎?比一比,看誰想得多。這是一道培養學生圖案設計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的趣味數學題,沒有標準的答案,七年級學生根據他們的知識面和生活閱歷,學生是從以下不同的側面來設計:(一)、來自生活實踐的設計:圖形如聖誕樹、一輛小車、一個機器人、一座房子、兩支棒棒糖機器人、嬰兒車等;(二)、形象生動地刻畫動物或人物,一隻小鳥、稻草人、一隻蝴蝶、一隻狐狸頭等31種。又如:某居民小區搞綠化,要在一塊矩形空地上建花壇,現徵集設計方案,要求設計的圖形由圓和正方形組成(由圓和正方形的個數不限),並且使整個矩形場地成軸對稱圖形,請畫出你的設計方案等。學生在自己設計了各種各樣圖形後,再相互探討、共同參與,最後加工成15種方案。從以上方案的設計可以看出,如果學生沒有豐富的感性材料作素材,僅僅憑在課堂上的機械訓練,是很難憑空設計出一種有意義的圖形的,要求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勤於動手、善於觀察、發揮聯想,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這樣的數學活動課,以情境、想象的形式貫穿整個課堂,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樂在其中,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情感得以交流,個性得到張揚,自主、實踐、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課堂教學輕鬆活潑,學生學得紮紮實實。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多彩,使課堂顯出勃勃生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使抽象的變得具體,靜的變成動的,虛幻的變成真實的,既可以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景,又能將學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來,使課堂也“動”起來。

二、聯絡實際,變抽象為生動

過去有的學生總認為數學是很抽象、很深奧的學問,不是一般人能學好的,需要把課本上所有的結論統統背熟,然後模仿例題做習題、再做習題.死記硬背加題海戰術。還認為數學課是充滿了定義、定理、圖形和符號等,“冷冰冰”的,現在的數學課漸漸有點生動了,因為老師總是在新課題學習時呈現出一個實際問題或是一種生活現象,讓同學們認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中每一個新的知識點,都是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建立起來的,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抽去這些方法和策略的實際背景,就形成了數學模型,再把這些數學模型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去,一個新的課題就誕了.而且老師總是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問題,提出問題,找出其中的關係式,設計問題解決策略等.這樣就可以減輕記憶的負擔,使知識存放有序,也便於更有效地提取和遷移。學習知識結構是通過認知結構的不斷充實和完善實現的,認知結構又是通過主動聯想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構建起來的。數學總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學會了數學,就學會了思維,學會了思維就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有最明顯的感覺是,老師似乎民主了許多,很在乎同學們怎麼想.面對一個數學問題,你只要有想法並敢於把想法說出來,你就一定能學好數學.過去回答問題時,總是怕回答得很“蠢”,引起同學嘲笑,現在這種憂慮沒了,老師並不只表揚答案正確、表達準確的同學,而是關注你是怎樣思考問題的,有了想法說出來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還常常有意外的、精彩的收穫,關鍵時候有的學生回答常令老師和同學們眼前一亮,只是有時考慮不太周全而已。

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習慣

學會與人共處,學會合作,學會交流,是生活在資訊社會的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瞭解自己,尊重他人,既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又善於表達和交流,是當代社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一種能力,也是新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標誌。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習慣,並要求自主探索,主動獲取,進行合作學習,體現團隊精神以及民主決策等。合作學習如何在課堂上落實呢?必須加大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使學生合作進行討論交流較普遍地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一道題,放在小組中,大家經過討論進行有選擇性的商議,讓每個學生承擔著不同的角色:課堂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有的當組長,負責整理每個人的發言,並準備在全班交流時能談出自己小組的見解,為了使這種學習方式不流於形式,老師參與其中,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給予必要的提示與點撥,教師從細微處著眼,進行指導。這時,思維活躍的同學可以闡述自己的意見,而對於不愛發言的學生,在小範圍內也留給了他表現的空間,給自己的同桌講講,在大家的充分參與下,對研究的數學結果進行初步的統一,然後把研究的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這時學生對知識的思考過程進行再現,互教互學,共同提高。還要防止學生的合作流於形式,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通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教學過程即是學習的過程,同時又是學生交流的過程,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四、及時審視自己的教學,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傳統意義上的數學課堂,就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從不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學生不參與是否與自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與課堂教學不一致的行為時,只是怨學生,甚至是批評學生,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適應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體會到老師的反思很重要,能增加你課堂的魅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每一節課後,我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行為,並且到學生中間去了解,哪些是有益於學生的,我就繼續發揚,爭取更好,哪些是對學生不利的,我就及時改正,努力使課堂教學在這種反思中更加圓滿,使我們的學生獲得更好地發展。又如應用題的解答等,儘可能的尊重學生的理解方法,學生談出自己的觀點後,教師再進行綜合。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生獲取一種數學結果,遠遠比不上他獲取這個過程重要。怎麼樣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有所發現,有所體驗,這就在於他研究知識的過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經過自己本身積極地探究發現了數學結論,如果是這樣,他對數學的體驗是幸福而自信的。這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要營造適用學生髮展的環境,為他們創設發展的空間,提供發揮他們創造潛能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從課堂中去體會數學的魅力和活力,只有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體驗才是快樂的,是幸福的,而且在這種寬鬆氛圍下大家的參與是積極的,思維是活躍的,不同的人會獲得不同的發展。

課堂教學應著眼於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有特色的、個性的、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富有探究新知,不斷進取的精神,教師要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著和組織者,要激發學生投入到新的學習活動中,做學習的主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才充滿成就感和自信心,才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和理解掌握數學,就比單純地做幾道計算題更具有挑戰性、更加有趣。課程和教學的改革,的確是任重而道遠,同樣要求老師要不斷學習,以適用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