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國小生閱讀興趣培養研究

文思屋 人氣:2.93W

閱讀興趣的培養要在各種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獲得的成就感,充分挖掘他們的積極性,達到以閱讀豐富活動,以活動促進閱讀的效果。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生閱讀興趣培養研究論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國小生閱讀興趣培養研究

 摘要:通過教學中的積極引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展班級和學校的各種趣味活動促成學生們的閱讀的興趣向長久的習慣轉化。同時,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的互動、溝通、配合,使學生們的閱讀習慣得到全方位的加強,成為其陪伴一生的好習慣。

 關鍵詞:閱讀興趣 習慣 活動 家長配合

“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十九世紀法國著名作家雨果以精闢的概論闡述閱讀對於人類的重要性。面對資訊如浪潮般湧向我們的生活,一個人是否擁有從小培養起來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是決定把握資訊的準確與否的關鍵。隨著課程的改革,國小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在教學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學中應積極培養國小生的閱讀能力,使閱讀成為陪伴孩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成為其塑造人文素養的重要渠道。

一 拋磚引玉,融趣於教

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學習興趣是對學習物件認知傾向。好奇心是學習興趣的根源,求知慾是學習興趣的主要表現,學習興趣有利於形成學習的良性迴圈。閱讀興趣是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國小生的好奇心理,加以循序漸進的誘導,調動他們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他們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閱讀的積極性,有利於幫助他們獲得成就感和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形成學習的良性迴圈。

1.以好奇心調動求知慾

人類天生具有好奇心,結合國小生生活經驗少,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具有範圍小、程度淺、深度低等特點,使國小生更易產生對周圍自己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表現為好問、好動。老師應充分利用這種好奇給予正確的引導,增強他們的求知慾,並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加強對學生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習慣的培養。

如在教學中,我發現配以一些與故事相關實物、圖畫或者小物品作為導線和獎勵更能激起學生的主動性。記得我在教學完《海底世界》總結時展示出五個顏色不一的貝殼,向充滿好奇的學生說:“明天要是誰能講出與課文不一樣的海底世界或是有趣的海底故事,誰就能獲得一個美麗的貝殼獎品!”第二天,有的學生講出了自己在課外書上看到的有關海底世界神奇奧妙的知識,有的學生講出了自己在課外書上找到的海底的動物生活習性與陸地的動物生活習性截然不同之處,有的學生講出了自己在網上看到的有趣的海底故事,還有的學生展示出自己在網上查詢到的海底圖片並向大家解說等等。通過這種合理的誘導,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求知慾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相關的課外知識而尋找答案,獲得成就感並增強個人的自信心。

同時,老師應該積極地運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的好奇心,以達到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尋找相關書籍為導向,拓寬學生的閱讀範圍和知識視角。同時應該避免只是停留在學生問問題、老師給予回答的階段,否則學生的好奇心就會因其隨生隨滅,持續時間短暫而失去其對誘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價值。

2.閱讀興趣的層次性定位

當學生擁有了探索新知識、閱讀新書籍的慾望,它就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但是由於國小生的閱讀量不多,閱讀面窄,同時缺乏辨別書本好壞的能力,常常對書本“來者不拒”,使一些不適宜書籍乘隙而入的情況不勝列舉;或者,有的學生往往會對某方面如繪畫和《故事會》等書籍有濃厚的興趣。

此時,老師要因材施導,針對不同學生的年級和興趣愛好給予不同的定位指導,推薦一些較好的相關圖書給他們。一般而言,一、二年級的學生都比較喜歡看具有配圖的小故事或者動畫片的配圖故事,可推薦他們看圖文版的《三字經》、《海爾兄弟》、《安徒生童話》等;三、四年級的學生喜歡看帶有小故事性的文章,可讓他們看《一千零一夜》、《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等;五、六年級的學生開始喜歡讀一些世界名著等作品,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賓遜漂流記》、《愛麗絲夢遊仙境》等,有助於他們對於故事情節的構造方面有一定的認識。

當然,同一年級的學生之間也具有較大的差異,如女生喜歡故事性的書籍,而男生喜歡科幻、體育等內容一些書籍。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有意地將同班同學根據興趣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人數可不固定,不定期地讓一個小組發言,並在班級建立的圖書角貼上小組喜歡看的書籍名稱,並寫上推薦理由。以此吸引不同小組的注意,去閱讀不同型別的書。事實證明,好奇心在各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和人員間的變換很頻繁。這樣,不僅可擴大學生的閱讀範圍,還可積極促進學生讀書心得的相互交流。

二 縱橫交錯,行讀相成

“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補讀書之不足。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閱讀興趣的培養還要在各種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獲得的成就感,充分挖掘他們的積極性,達到以閱讀豐富活動,以活動促進閱讀的效果。

1.運用周邊環境,進行寫作訓練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以形象的語言說明了閱讀對寫作的巨大作用,同樣,寫作也可以促進閱讀的深入。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時,會遇到很多優美的詞句,在教學中,老師就要鼓勵學生在閱讀時進行積累,並讓他們進行模仿性寫作。如在我所教國小旁邊就有居民栽培桃樹等農作物,春季學期開學後,我帶著學生去觀看春天來時桃花開的美景,並讓他們就此寫一些詞句,題目不限,可寫春天的景象、可寫花的、樹的等等;我和學生現場一起評比看誰寫得好,關鍵要進行鼓勵性的評語,以增強學生的信心,然後要求他們回去查詢以前閱讀過積累的相似的語句,進行對比,最後要求學生根據優美的句子合作繪製出一張手抄報,要求學生們在規定時間內自己動手編排合作,爾後由學生相互評比,並給優勝組以獎勵。這樣,學生就可以在積累、模仿、自我創作、團結合作中學以致用,同時獲取樂趣和認同感,進一步激發閱讀的興趣。

2.開展故事演講比賽,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學校可定期地開展故事演講比賽,促進各個年級間的互動。老師也可在班級裡開展興趣小組的演講比賽,如根據學生興趣小組推薦的書籍進行故事演講比賽,更能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作故事的演講,並把每期的演講記錄下來,在下期開始前進行表揚性總結。在故事演講比賽中,學生不僅僅是把故事內容簡單地複述,相反,學生往往為了表現得更形象,會配上肢體語言等以達到惟妙惟肖的效果。而且,在自我創作的故事中,學生往往會幾個人配合進行故事情節的塑造,不僅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鍊,也展現了很強的創新能力,這樣就能夠從綜合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

3.開展故事繪畫活動,發揮學生想象空間

在閱讀興趣培養過程中,班級可開展故事繪畫活動,讓學生從自己一段時間內閱讀的故事中挑出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空間進行繪畫。如,我的學生曾經就以自己的形象畫了“毛遂自薦”的歷史故事,貼在圖書角鼓勵了很多學生創作自己的漫畫等作品。後來又出現了“申奧故事”、“柯爛斧鏽”、“囊螢”等好的繪畫作品。

4.個人閱讀成果展示,建立學生自信心

個人閱讀成果展示就要設立一個平臺給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所得和閱讀後自己所創作的手抄報、好詞好句摘抄、自己寫作集、繪畫作品等。可以以周為時間單位,在班級的空置處設立展示臺,每週讓學生們自己推薦幾個學生進行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並向自己的同學們介紹自己一些作品的構思等等,讓學生在一個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分享的快樂,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學校還可通過小廣播站播放精美的散文朗讀或者學生閱讀推薦的一些文章等,通過這些活動就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於無形中將閱讀習慣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中,從而間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各種型別的圖書,進而其閱讀的數量和質量也就全面上升了。

三 家校配合,“悅”讀無窮

國小生的自制能力比較差,在學校裡常常要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閱讀各類書籍,然而,到了家裡,容易受到電視、遊戲等影響導致課外閱讀的連續性和時間效率性無法得到有效保證。所以,老師應該尋求與家長配合共同建立一個學校加家庭的閱讀氛圍機制。鼓勵家長們配合,在家裡規劃建立一個閱讀的小空間,這個小空間由學生和家長自己商量設計佈置,如包括書櫃、花卉、貼圖等等;鼓勵家長參與自己孩子的閱讀計劃,每天用半小時左右時間進行相互的聽讀,講見聞,欣賞優美散文,分享閱讀心得。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典範,這樣,學生感覺的“孤獨、枯燥無味”的閱讀也會變得津津有味、樂趣無窮了。而家長與孩子的感情也會在交流中得到加深、得到昇華。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我們應該連線各種資源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之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讓書籍的陽光照亮他們的生活,用書籍的翅膀帶動他們的智慧,以書籍的濃厚底蘊塑造他們人文素養,陪伴其一生。

參考文獻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張大均等.教育心理學[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3]呼玉山.激發閱讀興趣 提高閱讀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10):59~60

[4]安恩平.閱讀教學中的探究與實踐[J].教師教育科研,2006(05):21

[5]劉輝.營造書香校園 喚醒閱讀興趣[N].鄂爾多斯日報,2007

[6]劉頌堂.創新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