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分數應用題常見錯誤原因分析及解題策略

文思屋 人氣:2.62W
分數應用題常見錯誤原因分析及解題策略
關鍵詞:錯誤原因 解題策略 進步能力
主要內容:本文主要從八個方面來闡述學生在解答分數應用題的出現的錯誤,究其原因進行深刻剖析,從而提出解題策略,不斷進步學生的解決題目的能力。
在《數學新課程標準》實施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解答分數應用題時,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分析造成這些錯誤的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有利於幫助學生防錯,進步解答分數應用題的能力。
一、 把抽象的分率當成具體數目。
例1:一塊花布長10米,剪往3/5又3/5米,還剩多少米?
錯解:10-3/5-3/5=8.8(米)
產生以上錯誤的原因是:把抽象的分率“3/5”當成具體數目“3/5米”。“3/5”與“3/5米”表示的實際意義並不相同。“3/5”是指“10米的3/5”,它表示10×3/5=6(米);“3/5米”是指實際數目。正確解法為:10-10×3/5-3/5=3.4(米)或10-(10×3/5 3/5)=3.4(米)。為了防止學生出現這樣的錯誤,教師應幫助他們弄清一個分數不帶單位時,表示相對意義,它是由單位“1”的.大小決定的;一個分數帶上單位後,就表示一個具體數目,具有盡對意義,它的大小是不能改變的。
二、 把具體數目當成抽象的分率。
例2:一件工作,單獨做,甲要1/5小時,乙要1/4小時。今甲、乙二人同時合做,多少小時可以做完?
錯解:1÷(1/5 1/4)=2 2/9(小時)
出現這種錯誤解法,是學生被常見的分數工作效率所幹擾,因而誤以為分數表示的工作時間是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效率應為(1÷1/5),乙的工作效率應為(1÷1/4)。正確解法為:1÷(1÷1/5﹢1÷1/4)=1/9(小時)。為了避免解題錯誤,教師要幫助學生認真審題,弄清工程題目的數目關係,預防工作時間與工作效率混淆。
三、 對某些數目關係一知半解。
例3:車站有45噸貨物,用甲汽車10小時可以運完,用乙汽車15小時可以運完。用兩輛汽車同時運貨,多少小時可以運完?
錯解:45÷(1/10﹢1/15)=270(小時)
以上解法,表現出對工程題目的數目關係一知半解,將具體的工作總量與抽象的工作效率建立了關係。正確解法為:1÷(1/10﹢1/15)=6(小時)或45÷(45÷10﹢45÷15)=6(小時)。為了預防錯誤,教師應讓學生理解,工程題目中具體的工作總量應與具體的工作效率建立數目關係,或者是抽象的工作總量“1”應與抽象的工作效率(幾分之幾)建立數目關係。
四、 數目與分率不對應。
例4: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40頁,第二天看50頁,還剩下1/3沒有看,這本故事書有多少頁?錯解:(40 50)÷1/3=270(頁)。解錯上題的原因是沒有認準已知數目的對應分率,誤以為兩天看這本書頁數的和與“1/3”直接對應,實際上兩天看這本書頁數的和與“(1-1/3)”對應。正確解法為:(40 50)÷(1-1/3)=135(頁)。解這類應用題時,教師應告訴學生,不能隨便將已知數目與分率建立關係,一定要留意對應。分數應用題中,有時已知數目是明顯的,對應分率是隱躲的,這時就要想法找出隱躲的分率,再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