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哲學思考

文思屋 人氣:2.83W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哲學思考
【摘要】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而用的基本觀點去考察會計理論,有利於促進會計理論中眾多難題的解決。本文結合《會計準則——所得稅》,對所得稅核算的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所蘊涵的哲學思想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所得稅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收益表債務法 辯證法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以總體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理論體系。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論,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致的。哲學的思想、哲學的方法、乃至哲學的理論無時無刻不在會計實踐與會計理論的。會計實踐活動和會計理論研究中的許多爭論,都涉及到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貫穿於馬克思哲學的整個體系,貫穿於它的每一個原理和命題中,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去考察會計學的一些問題,有利於促進會計實踐和理論研究中眾多理論難題的解決。2006年2月財政部頒佈了38項具體會計準則,其中《企業會計準則——所得稅》的最大突破在於將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由收益表債務法改變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蘊涵了豐富的哲學思想,本文旨在通過《企業會計準則——所得稅》的哲學思考闡述哲學思想對會計理論的影響。
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體現了哲學上的運動和靜止的關係
辯證法告訴我們,運動是絕對的,永恆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暫時的,有條件的'。運動和靜止相互依存,沒有運動就無所謂靜止;沒有靜止也無所謂運動。運動和靜止相互滲透,絕對運動中包含著相對靜止,相對靜止中包含著絕對運動,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在確定所得稅的計稅基礎時,《企業會計準則——所得稅》與原有的《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暫行規定》相比,沒有沿襲將差異分為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的做法,而是直接借鑑《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所得稅》,採用了暫時性差異的概念。自財政部1994年釋出《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以來,我國企業的所得稅會計基本是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包括遞延法和債務法)並存。無論是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都是站立在收入和費用兩大要素的立場去考察所得稅問題。而《企業會計準則——所得稅》規定對於暫時性差異對納稅的影響改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進行核算,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核心就是於每個會計期末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的差異,並據此計算其對納稅的影響。從會計的角度,我們知道收入和費用兩大要素是動態的要素,是“虛要素” ,而資產和負債兩大要素是靜態的要素,是“實要素” ;從哲學的角度,收入和費用體現出運動的特徵,而資產和負債兩大要素體現出靜止的特徵。雖然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但是絕對運動的收入和費用的兩大要素最終將通過利潤要素向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要素轉化,在這個轉化過程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量”相對於期初來講也會出現增減變動。由於所有者權益所代表的企業淨資產從量上考察是資產和負債兩大要素的差額,因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靜止“觀念”實質上是運動“觀念”的表現形式,而資產、負債於某點的靜止相對於期初來說也是運動的產物。
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體現了系統和要素的關係
系統是諸多要素(不少於兩個要素)的相互聯絡的整體,要素是組成一個整體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統和要素這對範疇在、現代實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豐富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視角,以多層次、多角度、多的多維座標擴充了人的認識空間,而且提供了複雜事物及其相互關係的科學方法,即系統論方法。會計作為一個系統,它也由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若干部分組成的,並具有特定目標和功能的有機整體。雖然會計系統呈現出目標性、邊界性、整體性、相關性,層次性及動態性等諸多特徵,但是從會計核算的角度考察,會計系統無非是由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要素所組成的核算系統。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站立在資產和負債兩大要素的立場考察所得稅問題,而資產和負債兩大要素在時點的“量”並非空穴來風,它們是六大要素通過一個會計期間綜合運動在一個時點的存量,本質上還是體現了六大要素對會計核算系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