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建築論文-論建築業企業經營戰略

文思屋 人氣:1.45W
建築論文-論建築業企業經營戰略
  一、企業經營戰略的特徵
1.企業經營戰略的概念
經營戰略是指企業為了適應未來環境的變化,尋求長期生存和穩定發展而制定的總體性和長遠性的謀劃和方略。
具體地講,經營戰略是企業的最高領導層為了使企業在未來劇烈競爭的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而繪製的一張藍圖。它是在對未來外部環境的變化趨勢和企業自身實力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科學決策的程式繪製出來的,是企業經營思想的集中體現,其實質是實現外部環境、企業實力和戰略目標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
2.企業經營戰略的特徵?
根據經營戰略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特徵。
(1)全域性性。這是經營戰略最根本的特徵,它是指經營戰略以企業的全域性為研究物件來確定企業的總體目標,規定企業的總行動,追求企業的總效益,它們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企業的興衰存亡。
(2)系統性。它是把企業各個方面作為一個彼此密切契合的、有機聯絡的整體。系統有層次大小和母子系統等區分。
(3)長遠性。是指經營戰略的著眼點是企業的未來,戰略決策和計劃要決定和影響將來較長的時期,是為了謀求企業未來的發展和長遠利益,而不是為了眼前利益。
(4)風險性。任何經營戰略決策都不可能是在資訊絕對充分的條件下做出的,都是對未來的預計性決策。很多機會往往是轉瞬即逝,失不再來,同時,機會與威脅經常處於相互轉化之中。所以,經營戰略必須承擔必要的風險。
(5)抗爭性。制定企業經營戰略的目的就是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壯大自己的實力,使本企業在與競爭對手爭奪市場和資源的鬥爭中,在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中佔有相對優勢。
另外,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現代科技的飛速進步,現代企業經營戰略又產生了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二、建築業企業戰略
管理的要素
企業戰略管理是由一系列要素組成的。一般地,根據各個要素在戰略管理制訂過程中的關係和先後次序,包含8個方面的內容:企業任務;外部環境;內部分析;戰略制定;戰略選擇;階段目標、行動計劃、職能戰略和政策;組織結構、組織領導和組織文化;戰略實施的評價和控制。
這8方面的要素提供戰略管理的整體資訊與概念,作為進行戰略管理的總綱,共同組成設計戰略管理的要素構成模式。
(1)企業任務
企業的任務是企業存在的理由,是企業自身的特殊使命。建築業企業的任務是生產建築產品。企業的任務是戰略管理的起點。
(2)外部環境
外部環境是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而企業又無法控制的條件和力量,包括巨集觀環境和微觀環境。
(3)內部分析
內部分析是通過回溯企業發展的歷史程序,評估在行業競爭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定性和定量分析企業的產品、技術、管理、資金、營銷等,為企業制訂戰略準備條件。
(4)戰略制訂
戰略制訂,即制訂可供選擇的戰略方案。這項工作是對環境和自身能力進行分析、對任務做出修正或者肯定後進行的。
(5)戰略選擇
即在既定的戰略方案中選擇最佳的方案。選擇戰略必須注意5個問題:第一,戰略是否與企業的基本追求相一致;第二,戰略是否與環境一致;第三,戰略是否與企業擁有的資源匹配;第四,戰略遇到風險是否適當;第五,戰略是否能被有效地執行。
(6)階段目標、行動計劃、職能戰略和政策
企業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內謀求實現的結果稱階段目標。企業為執行其戰略所進行的一系列耗費資源的工作或專案的集合,稱行動計劃。職能戰略是用於構建職能部門的短期對策,它與一般的戰略相比,更具體、詳細、可計量。決策是指導管理者思想、決定、行動的方針。政策提供標準的經營程式,使日常決策制度化,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7)組織結構、組織領導和組織文化
組織結構是指組織各部門之間穩定的相互關係。不同的戰略需要不同的組織結構與之相適應。
(8)戰略實施的評價與控制
在戰略執行過程中,效果與計劃會有差距,故需要進行評價及控制,以糾正偏差。
戰略管理模式表明,戰略管理同一切管理一樣,是一個迴圈過程。在執行時,它是非程式化的。模式中的各要素並不是相互獨立的,某一要素變化,會影響其他要素。資訊的流動和要素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
三、建築業企業
經營發展戰略
建築業企業的發展戰略包括建築業企業成長戰略、建築業企業創新戰略、建築業企業技術發展戰略、建築業企業人才開發戰略、建築業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建築業企業工程質量戰略、企業形象戰略、企業文化戰略。下面主要討論建築業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
1.建築業企業競爭發展戰略
競爭發展戰略是指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企業所採取的直接抗衡競爭者挑戰,並在競爭中獲勝,求得長期持續發展的.一種戰略。常見的競爭發展戰略有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中戰略3種。
(1)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領先戰略也稱為“以廉取勝”戰略,其核心是以較低的生產經營成本或費用獲勝;宗旨在於通過為企業建立低成本優勢,從而謀求成本領先地位,應付企業面對的各種競爭力量。
(2)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也稱“特色取勝”戰略,其核心是以施工經營特色獲勝。即企業通過特色化經營使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成為行業內獨一無二的,從而保證需求者樂意接受的特色產品或服務,為企業在行業內建立起一個特殊的市場地位,有效地保護企業不受或少受以上威脅的衝擊,使企業生產經營處於主動地位。
(3)集中戰略
集中戰略也稱焦點戰略或“以細分市場獲勝”戰略,即企業通過集中其全部力量滿足一個特定的需求群體的方式,為自己建立防禦威脅的體系。對於相對實力較弱的企業更適合採用此戰略。
2.建築業企業穩定型戰略
企業穩定型戰略又稱防禦型戰略或維持型戰略,其特點是企業滿足於已有的經濟成果,只追求與過去相同或相近的目標,今後每年取得的期望值只有稍微的增長或者基本相同,這種戰略的風險較小。
企業實施穩定型戰略的主要優點是:該戰略的著眼點不在於發展上,而把功夫下在完善企業內部經營機制上,這樣可以優化企業經營要素組合結構,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優質的服務、精湛的施工質量與技術贏得需求者的信譽,從而大大地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能力,也可以提高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及抗干擾能力。
應該注意,企業採用穩定型戰略,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有被擊敗的可能。因此,優秀的企業家在企業經營穩定一段時期後,必須根據外部環境和市場的需要及時調整或修訂原來的戰略方向,確定企業發展戰略。
3.建築業企業緊縮型戰略
企業緊縮型戰略也稱為退卻戰略,其核心是想辦法主動撤退,爭取平隱渡過危機,伺機採取其他戰略。企業緊縮型戰略分為3種類型,即轉變戰略、撤退戰略和清理戰略。
(1)轉變戰略。是指企業雖然陷入危機境地,但還有挽救和值得挽救的經營事業所實施的—種戰略。
(2)撤退戰略。這種戰略能儲存企業實力,等到一有機會就可發動進攻。選擇撤退戰略的主要方法有:出賣部分資產,削減支出,削減廣告和促銷費用;加強庫存控制,削減一部分管理人員,撤退出一些市場目標,將企業經營資源集中到企業的主導專案和核心市場上。撤退戰略包括放棄戰略和分離戰略。當企業遇到很大困難,預計難以通過轉變戰略扭轉局面或當採用轉變戰略失敗後,企業就應採用放棄戰略。
(3)清理戰略。又稱清算戰略,即企業由於無力清償債務,通過出售或轉讓企業的全部資產,以償還債務或停止全部經營業務,而宣告業務生命結束的戰略。清理戰略分自動清理和強制清理戰略兩種,前者一般由股東決定,後者需要法庭決定。清理戰略是所有戰略選擇中最為痛苦的決策,所以通常情況下是所有戰略失敗時採用的一種戰略,在毫無希望再恢復正常經營時,早期清理比被迫破產好。
四、建築業企業核心競爭力
不同的企業擁有各自的競爭力,去佔領不同的市場。普拉哈拉德和哈預設為,企業的核心能力有3個基本特徵:一是提供了進入多元化市場的潛能;二是對它所服務的顧客體現出的價值;三是使競爭對手難以模仿。構成建築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素可歸納為3部分:市場行銷能力、專案管理能力和服務創新能力。
1.市場行銷能力
市場行銷能力組成的具體要素是: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業主意圖的能力,即理解標書的能力;企業的信譽和品牌;服務的能力。服務能力的重要一環是如何把無形的服務轉換成有形的商品去和業主溝通,能夠把為業主增加的價值資訊傳遞給業主。
業主在簽訂一項新的建設工程合同時,無法預先選擇有形的建築產品,也無法預先檢測工程的質量。因此,企業的信譽和品牌往往成為至關重要的評判標準,業主通過比較企業以往的業績和在行業中的信譽來做出決策。對提供工程諮詢服務的企業來說,信譽意味著技術能力和依靠技術控制風險的能力。如負責造價達40億美元的南海石油專案的PMC聯合體,其超過約定預算的最大賠付責任只有2000萬美元。因此,業主選擇PMC的目的正是依靠它的技術能力和已取得的經驗為業主控制風險。對施工企業來說,信譽就意味著對建築師或設計意圖的理解能力、工程質量保證能力和履約能力。
對標書的深刻理解來自於比競爭對手更理解業主,瞭解業主的追求,業主的理念,甚至主動發現業主,與業主結成夥伴,引導業主的需求,培育業主的個性化需要,提供競爭對手不可替代的服務,形成自己的優勢。
2.專案管理能力
專案管理能力包含了組合社會資源能力、技術創新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創新能力就是組合各種社會資源的能力,通過對已有資源的整合來實現。技術創新並不是一般所指的技術進步,而是指通過對已有產品或者技術的組合來產生新的產品和新的功能,不必要求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專利產品、專有技術,更主要的是要求企業要有整合各種知識、資訊、技術、產品、人才的能力。
施工企業對不同的專案型別,對其技術創新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不一定都表現為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施工技術。如房屋建築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的前提主要表現在方案設計的新穎性方面,如果對結構沒有特殊要求,它所需要的施工技術基本沒有特殊性,或者說施工技術基本上都是通用技術,創新更應注重對施工工藝的改進,以力求降低成本、提高建築質量,從而提高競爭力。因此,從事房屋工程施工的企業掌握髮展核心技術,可能更多地體現在一些大型的標誌性公共建築,建築師的設計方案創新會對結構產生特殊要求,因而要求提供總承包或施工服務的企業具備相應的技術創新能力。對於新的結構,總是先有設計,才有施工技術和裝置的改進,因此,只有把設計與施工方法相結合,才有施工的核心技術。結構體系的設計創新是施工技術創新的動力。對許多為建築工程配套的專業公司,如玻璃幕牆、智慧化等,首先從產品體系的研發需要體現出自己的核心技術,再到工程設計、生產工藝的改進直至施工安裝工藝,都需要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
對工程諮詢企業來說,技術創新能力則是主要的核心競爭力,甚至包括制定標準規範的能力。如中國建築研究院的結構所開發的PKPM結構設計軟體巳成為同類市場的主打產品,這與其是我國結構設計規範的主要編制單位有著不可忽視的關係。擁有了技術制高點,企業才能有佔領市場的主動權、控制權。
在國際市場中,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非常重要,往往影響著企業的存亡。包括合同管理能力、專案索賠能力、企業資信能力等多方面。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均要求企業提供履約保函和風險抵押,以化解市場風險。目前一些大型專案中普遍採用的聯合總承包方式,一是聯合企業的核心技術優勢,二是為了分散企業的風險。
3.服務創新能力
服務創新能力包含了制度安排、企業的文化和靈活並最大限度地接近市場的工作流程。硬體環境容易被模仿,而企業的制度安排、企業文化等“軟體”是難以簡單複製的,因此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制度安排體現在企業的內部執行規則必須符合企業的市場需要和戰略發展,其核心是產權制度,最突出的作用是人力資本化。人才作為一種可以組合配置的資源,直接構成到企業的競爭力中去。
企業文化是人的價值觀的體現,要為使用者帶來價值並能夠被使用者所認可,在一定程度上可稱之為“文化營銷”。企業內部管理的思想、組織、方法、手段等,都可以融入到企業文化中,文化是一種能力,在工程諮詢企業表現為創新的氣氛。在把低成本作為競爭優勢的純粹施工企業,則應有嚴密控制的精細生產文化。內在表現為能夠激發企業成員的創造性思維和持續創新的能力,外在表現出來則為企業的團隊精神、企業成員之間的協作關係,充分體現為追求業主利益最大化的服務創新能力。
服務創新能力還意味著通過靈活的工作流程,保證迅速轉型以開發新的市場。工作流程的創新,意味著企業服務能力的重組或升級換代。如香港的保華德祥公司於1996年開拓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道路、鐵路、電網、通訊網的維修市場,2001年僅在維修服務市場的營業額即達到50億港元(而在香港市場的新建工程營業額為70多億港元),並且維修保養工程的利潤率高於新建工程。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服務的模式也應有一個優化升級的過程,原來的高階產品市場現在可能會變為中間產品市場,所以雖然還是原來的服務模式,甚至表現為增長,但實際上競爭力已淪為中等水平,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產值不斷上升,但利潤率在下降,甚至利潤總額也在下降。許多企業被由於經濟增長而帶來的營業額增長所迷惑(有時由於原有的競爭對手已經採用新的服務模式,騰出了原有市場的部分空間),而沒有看到自己在專案管理服務鏈中的位置在後移,也就意味著核心競爭力的下降。因此,簡單地為市場份額領先而競爭,容易導致混淆競爭的原因和結果,實際上營業額增長本身對競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具有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