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有關畫畫的成語故事

文思屋 人氣:1.5W

古代文人常常喜歡作畫,並由此延伸吹了許多成語故事。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有關畫畫的成語故事

有關畫畫的成語故事一

【成語】: 畫虎類犬

【拼音】: huà hǔ lèi quǎn

【解釋】: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成語故事】:

馬援將軍曾寫信給他的侄子,希望他能多注意聽聽別人的過失,並學學別人的長處。他在信中說:“龍伯高是一個敦厚、謹慎的人,我希望你們能效法他的品性;而杜季長的為人,豪俠好義,我卻不願意你們去仿效他。……”為什麼馬援不希望侄子們仿效豪俠好義的人呢?原來,如果學不成龍伯高,仍然可以成為一個謹慎的人,就像刻鵠不成,刻出一隻騖來,也可以說是刻成相類似的飛鳥。但是,如果學不成杜季常,就容易成為一個輕浮的人,就像想畫一隻老虎,結果卻會畫出一隻狗來,完全會變成不同性質的獸類。

“畫虎類犬”這句成語,就是出自馬援寫給侄兒的這封信。因為,虎是獸類中的權威者,一般的野獸都很怕它,而狗卻是卑劣的獸類,只曉得搖頭擺尾的向人乞憐,所以後人便用“畫虎類犬”來譏笑一個人不能自立風格,只知道模仿他人,卻得到相反的效果。

“畫虎類犬”和“東施效顰”還有“弄巧成拙”這些成語都可以互相通用。

有關畫畫的成語故事二

【成語】: 畫餅充飢

【拼音】: huà bǐng chōng jī

【解釋】: 畫個餅來解除飢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成語故事】:

魏國君主曹睿(曹操的孫子)請他的大臣盧毓推薦一個人來擔任“中書郎”,並且提醒他說:“選拔人才不要單憑其名氣,名聲就如在地上畫的餅,只能看不能吃的。”

有關畫畫的成語故事三

【成語】: 畫蛇添足

【拼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釋】: 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成語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後把酒分給底下辦事的人,但酒不夠分,於是他們想出一個辦法來:大家在地上畫蛇,畫得最快的人就可以喝酒。

其中一人畫得最快,正打算拿酒來喝,因見其它人還未畫好,他就再為蛇添上腳,此時另一人剛好畫好了,便從他的.手上把酒搶過來,並說:“蛇本來沒有腳,你為甚麼要為它添上腳呢?”說完就把酒喝掉了。

有關畫畫的成語故事四

【成語】: 畫龍點睛

【拼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

【解釋】: 原形容樑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成語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他畫龍畫得特別好。

有一次,他在金陵(現在南京)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巨龍,那龍畫得活靈活現,非常逼真,只是都沒有眼睛。人們問張僧繇:“為什麼不把眼睛畫出來。”他說:“眼睛可不能輕易畫呀!一畫了,龍就會騰空飛走的!”大家聽了,誰也不信,都認為他在說大話。後來,經不起人們一再請求,張僧繇只好答應把龍的眼睛畫出來。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剛剛點出第二條龍的眼睛,突然颳起了大風,頃刻間電閃雷鳴。兩條巨龍轉動著光芒四射的眼睛沖天而起,騰空而去。圍觀的人,個個看得目瞪口呆,對張僧繇更佩服了。

成語“畫龍點睛”就是從這個傳說中來的。現在一般用來比喻寫作、講話時,在關鍵性的地方用上一兩句精闢的語言來點明含義,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這種手法也稱為“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