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精選】調查的報告作文彙編八篇

文思屋 人氣:2.06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調查的報告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調查的報告作文彙編八篇

調查的報告作文 篇1

二十世紀後,我國經濟,文化飛速發展,在人們已經具備了豐 衣足食的條件下,娛樂也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還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不能不提 的就是“明星”了。校園中,正火爆的颳著“追星”的龍捲風,這風威力極其猛烈, 許多中學生都身陷於此。為了真切瞭解同學們的追星情況,所以進行調查。

調查內容:

首先,我們給同學們喜歡的偶像分一下。經過調查,我們總結出喜歡影星的佔20%,喜歡歌手的佔65%,喜歡科學家的佔5%,喜歡體育明星的佔9%,其他的佔1%。從這個調查結果來看,明星偶像佔了總數的85%。說明同學們大部分都喜歡明星偶像,而對其他的不太感興趣。

“追星的利與弊是家長同學討論的問題,認為利大於弊的學生有80%,,而在家長中卻佔了30%。75%的學生態度是這樣:偶像就是天空中的一顆閃亮的星,它指引著一個人向著心中的理想一步步邁進。有了心目中的“偶像”才會去努力,反而成了學習上的動力,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又經調查,追星的佔95%,迷戀追星的佔5%,受追星影響學習的佔15%,不受追星影響學習的佔60%,起促進作用的佔25%。

其實,追星的利於弊並不重要,主要在於學生,也就是“追星族”的自我把握,自我控制怎麼樣。追星要有個‘度’,要把握好“追星”的船舵,不要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調查的報告作文 篇2

暑假裡,根據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的要求,我對水的性質、地球上水資源的狀況進行了調查,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瞭解了下列有關知識。

水的一般性質: 無色、無味、透明、液體。我們生活中、在農村、在動物或植物的生長繁衍等方面都離不開水,地球上有三分之二多是水,但是可以供人類直接用的水卻很少很少。我國的水資源也不容樂觀。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缺水大國。

我從網際網路上了解到,我國目前缺水的城市有300多個,嚴重缺水的城市就有40多個,北方大多數城市都缺水。我們的首都北京就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水若被汙染,人不能飲用,魚兒不能生活,就連植物也會枯死。如果這樣下去人類必然自食其果,遭到自然的報復。

其實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但地球上的水,儘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鹹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生產。其次,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僅佔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佈極不平衡。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於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500立方米。中國水資源總量並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佔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53的國家中排在第88位。中國水資源地區分佈也很不平衡,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佔全國的81%;其以北地區,國土面積佔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19%,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惜水意識。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知道愛惜,有的甚至將水白白浪費。應當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量並不豐富,地區分佈也不均勻,而且年際差別很大,年內也變化莫測,再加上汙染,使水資源緊缺,自來水更加來之不易。愛惜水是節水的基礎,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在我們用過水龍頭後,記得關上水龍頭,一年可以節省滿滿十八個浴缸的水。

我國的水資源並不多,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節約用水吧!

調查的報告作文 篇3

現在的社會比以前更發達,家庭也更加富裕。爸爸媽媽的工資不是1000元,就是20xx、3000元以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孩子們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向爸爸媽媽討要零花錢了可是,他們拿著這些錢到底想買什麼呢?我懷著疑問的心情,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我發現,麻辣和燒烤最受小朋友的歡迎。地攤周圍總是擠滿了人,弄得水洩不通。還有一些玩具也銷售得很快,比如說“變形金剛”、“芭比娃娃”、“戰鬥陀螺”、“庫洛牌”……。都是孩子們愛玩的玩具。也有些孩子喜歡和別人攀比,花錢去買比別人更貴、更漂亮的東西。還有些孩子拿錢去買惡作劇物品,去嚇唬自己的朋友。

分析

1、在學校裡,手拿麻辣和燒烤的學生隨處可見。或許,麻辣和燒烤就是讓學生亂花錢的罪魁禍首。

2、玩具是人童年時不可少的物品。玩具的開銷也佔用了我們學生的大部分零花錢。還有大多數學生喜歡把玩具帶到學校裡來。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習,還會違反校規。結論經過我的調查,我得知,許多孩子差不多都是以買早餐的名義來討要家長的錢,然後去買地攤上的零食、玩具,甚至有人拿著錢去網咖,連不吃早餐也行。這樣的行為不僅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會影響學習。

建議我建議,學校應該採取更好的措施阻止這種現象再次發生,嚴格管理學生在校園裡的飲食情況,注意孩子們的健康。這樣才會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加燦爛!

調查的報告作文 篇4

一、問題的提出

反思是促進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學生作文反思是指學生對自己寫作過程的一個明顯段落點或對一篇文章進行審慎的回顧、分析與檢查。

要指導學生寫作成功,不能只教作文之道,還要引導學生“反觀自我”,對自己的作文實踐進行有效的反思。人的學習是雙向過程,一方面是對所學材料的識別、加工和理解的認識過程,另一方面又是對認知過程的自我觀察、自我評價和自我調節的“反思”過程。要使學習有成效,不僅需要認識,更需要反思。長期以來,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更注重認知過程,而忽視學生的反思過程,使學習變為被動,知識的獲取變得抽象化、呆板化。作文教學也如此,作文教學弊端之一,是教師基本上把眼光集中在如何教學生寫好作文,很少關注學生是如何學會寫好作文的。作文教學更多關注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很少思考學生是如何使用這些方法,不注重學生作文反思導致作文指導低效。

作文指導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進行策略性寫作:能根據作文題目要求、外在條件、自身水平,恰當地選擇運用寫作材料與方法,有效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學生要真正學會寫作,不僅是要把握寫好一篇文章有哪些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握這些方法“有什麼用”和“怎樣用”,就是說怎樣將學到的方法變為自如使用的技能。作文反思,是學生將自己的寫作過程當做意識物件,對其寫作的心理過程進行回憶、思考、評價,能減少寫作的盲目性、抽象性。

我市近幾年會考作文的情況來看,一些國中生對作文所持的消極態度和低下的寫作能力,讓我們不得不承認,國中作文教學的結果有許多令人遺憾之處。大多數語文教師都在作文教學及批改上投入最大的工作量,而學生也為各種練筆絞盡腦汁。可是為什麼努力的結果是事倍功半甚至每況愈下呢?造成作文低效高耗的狀況,原因是複雜多樣的,我們認為作文教學缺乏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培養,學生缺少反思意識、反思習慣和反思能力是要害因素。

二、調查的結論與分析

為了準確把握我市國中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狀況,促進作文教學有效提升。福建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國中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研究》課題組進行了“國中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分學生和教師兩種型別。問卷主要針對學生作文水平和寫作狀態、學生作文反思意識、學生作文反思手段與方法、學生作文反思習慣、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指導情況等5個方面的內容進行設定。本次調查物件是我市6所國中學校語文教師與學生,城關國中2所,農村國中4所。抽取七年學生300名、教師20名,抽取八年級學生300名、教師20名,抽取九年級學生200名、教師20名。發放學生問卷800份,收回問卷791份,有效問卷780份。發放教師問卷60份,收回問卷56份,有效問卷55份,以上問卷,被調查者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時,我們圍繞問卷內容又開了3場學生座談會、2場教師座談會,以確保對調查內容的深度把握。我們將調查與訪談結果進行分析,提煉出以下調查結果。

(一)學生作文水平總體偏低,缺少良好的寫作感受

我市國中生作文水平總體偏低,尤其是農村國中學生。學生在回答 “你的作文成績一般是什麼水平”,0.6%的學生選擇“優秀”,20.6%的學生選擇“良好”,42%的學生選擇“一般”,36.8%的學生選擇“較差”。從教師問卷來看,大部分教師對學生作文的總體水平是不太滿意的,10%認為學生作文水平“良好”,23%認為“一般”,67%認為“較差”。雖然教師與學生的回答有出入,但從雙方資料來看,學生作文總體水平偏低是事實。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積極體驗比較少,尤其是作文水平低下者。從學生是否喜歡寫作來看,5%的學生“非常喜歡”,37%的學生還“可以”,45%的學生“不喜歡”,13%的學生“害怕作文”;學生對作文課的感受,24%的學生認為“輕鬆愉快,使人充滿信心”,12%的學生認為“樂趣少”、40%的學生認為“單調,沒樂趣”、24%的學生認為“緊張單調,難於忍受”;從學生寫作動力看,17%的學生認為寫作是“記錄生活,表達情感”,83%的學生是為了“完成作業”,任務驅動的寫作動機使學生作文常成為應景之作,寫作難有快樂體驗。

(二)學生對作文的自我分析水平較低,作文反思意識淡薄

由於長期作文教學的忽略,學生對作文的自我分析水平低。從學生“對自己寫作的能力與興趣瞭解程度”看,40%學生選擇“瞭解”,10%的學生選擇“較瞭解”,30%的學生“不太瞭解”,20%的學生是“不瞭解”;“對你能比較準確判斷出自己作文的好壞嗎”,22%的學生回答“能”,40%回答“有時能”,38%的學生回答“不能”;學生對“你作文中出現問題一般是由誰發現?”,20%的學生回答是“自己”發現,80%是由“老師”、“同學”或“家長”發現;學生對自己作文常犯的錯誤不熟悉,問卷中68%的學生回答“不知道自己常犯的錯誤”。由此看出,學生對自己的作文能力、作文優劣、作文問題的分析判斷水平不高。

學生在寫作活動開始前、過程中和活動結束後,缺乏主動對自己的作文實際狀況進行分析思考的心理需求。從寫作前看,“寫作時,面對作文題目的第一感覺”,10%的學生能“稍作思考,然後下筆”,58%的學生“腦中空空,無從下筆”,32%的學生是“按照教師要求作文”;從寫作過程看,學生“對自己在寫作中常犯的錯誤,能否採取措施預防”,5%的學生回答“能”,35%的學生回答“偶爾能”,60%的學生回答“不能”;寫作後,10%的學生“能對自己寫作過程進行反思並總結經驗”, 20%的學生“偶爾能”,而70%的學生“不能”做到。從以上寫作流程問卷分析,學生作文反思意識比較淡薄,作文水平差的學生和農村學生尤其突出。

(三)學生沒有養成作文反思習慣,作文反思方法缺乏

由於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意識淡薄,學生作文時一般缺少反思習慣。作文字下發後,61%的人通常“只看成績”,28%的人“會認真看教師的評語”,9%的人“會根據教師的批改,認真思考評語”,2%的人“會對作文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然後再訂正”; 12%的人在“寫完作文後能認真自覺地反覆檢查與潤色”,53%人只“檢查一遍”,20%的人“教師督促就檢查,否則就不檢查”,15%的人“根本不檢查”;在寫作後,10%的人“能對寫作的過程作進一步的反思,從中發現寫作成功的策略或思考方法”,90%的人“不能”;60%的學生“沒有修改作文的習慣”。

造成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弱化,主要還在於學生缺乏反思手段與方法。對於學生寫作過程的反思方法運用看,7%的學生 “在寫作時,能‘跟蹤’自己的思考過程,必要時會修改原來的思路和方法”,15% 的學生“基本能這樣”,60% 的學生“偶爾這樣”,“從不這樣”的學生佔18%; 對作文的分析與總結, 5%的學生“經常在寫作後總結寫作的方法”,21%的學生“有時間的話會總結一下”,34%的學生常“感到沒什麼可總結的”,40%的學生“不知道怎麼總結”;這些資料可以看出學生既缺乏反思意識,也缺乏反思手段,導致學生髮現不了作文問題。

(四)教師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意識淡薄,指導方式有限

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實際價值認識不足,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成為作文教學的“盲點”。在訪談與問卷中,91%的教師基本不能準確理解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概念;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您認為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對學生作文成功的作用”,3%的教師認為“重要”,34%的教師認為“一般作用”,63%的教師認為“不重要”;學生作文差的最大原因分析,10%教師認為“缺乏生活經驗的積累與提煉”,20%認為“缺少寫作方法”,65%認為“閱讀少”,15%認為“教師指導不到位”,同時在訪談中,即使是認為教師指導不到位,也很少有人會從反思能力培養上尋找原因。

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意識淡薄,導致教師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方法方式有限。教師不能主動創設學生進行反思的條件,對“是否時常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寫作過程”,31%的教師回答“偶爾”,69%回答“沒有”;對是否能定期幫助學生總結寫作經驗,10%回答“能”,25%回答“偶爾能”,65%回答“不能”;對能否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反思寫作過程,5%回答“有”,20%回答“偶爾”,75%回答“沒有”;對是否熟悉學生寫作反思的相關方法,33%回答“瞭解一點”,67%回答“不熟悉”。是否時常要求學生修改作文,62%回答“有”,38%回答“偶爾”,但在訪談中,教師普遍認為修改效果並不好,大部分學生處於應付性修改。教師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意識淡薄,指導方式有限,造成學生不斷地寫作、教師不停地修改,但效果很差,學生作文提高很慢,教師無從著手、力不從心等狀況。

三、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思考

(一)認識價值,強化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培養意識

作文反思能力培養對作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指導者,真正的寫作主體是學生,而寫作主體的個性化很強,如何針對不同主體的個性化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當下一個重要的課題。但目前作文教學的大體狀況是:學生大量地寫作文,教師認真批改作文,然後統一評講,接下來學生再寫、再練,教師再改、再講。教師關注的是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結果,而對學生內在的寫作過程關注不夠,致使學生作文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的提高,也找不到癥結所在。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反思能力是解決作文癥結的有效途徑,學生具有作文反思能力是提升作文質量的關鍵。

1、注重學生作文反思,能促進學生策略性寫作。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學會“反觀自我”,有利於豐富和積累寫作經驗,從而促進寫作方法能靈活自如應用。

2、注重學生作文反思,能促進作文教學流程優化。學生作文反思是把自己作文作為思考物件,對自己作文的寫作過程和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有利於作文教學過程的優化:它強化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寫作指導過程由單向變為雙向過程,由被動過程變為互動過程;它強化對自己作文的審視與分析的全程性,使寫作指導過程的反饋由被動反饋變為主動反饋,由延遲反饋變為及時反饋;它強化了學生寫作的自主性、針對性和責任感,使作文教學過程由注重教師教的過程變為學生主動發展的過程,使作文教學指導由一般化向個性化轉化,由加負過程變為減負的過程。

3、注重學生作文反思,能促進學生作品意識強化。作品意識的培植是從“審視自我”、“玩味文字”、“主動修改”開始的,而學生作文反思是三者的前提,沒有反思就沒有辦法完善,沒有反思就沒有辦法挑剔。

(二)熟悉策略,加強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有效指導

提高學生作文反思能力有三個途徑,一是通過學生的自身學習經驗自發地形成;二是通過教學活動無形中獲得;三是通過專門訓練明確獲得。研究認為在教學中教師進行有意識的適當訓練,能夠提升反思能力,也就是第二、第三種途徑結合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師不僅要熟悉作文反思方法,而且要指導學生掌握反思方法。

1、指導學生把握作文反思的內容。學生在寫作中,知道自己要從哪些路徑,從什麼方面分析自己的寫作及其文章得失。作文反思內容主要有:一是從寫作順序反思。有無清新靚麗的題目;是否有引人入勝的開頭;有無一句點明主旨的話;有無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二是從寫作技巧反思。語言運用是否得體,遣詞造句是否明白通順;舉例是否恰當;文體結構是否合理;首尾是否呼應。

2、指導學生明確作文反思過程。作文反思不是簡單地對寫作過程進行回顧或回憶,它是要圍繞“我做了什麼——我這樣做有效嗎——我這樣做合理嗎——我還能怎樣做”這個問題鏈,探討文章的優化,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一個完整的反思流程:一是提出問題。通過對寫作與作文的實際感受,意識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二是觀察分析。針對問題反覆琢磨自己活動的資訊,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身,思考作文問題及其原因所在;三是提出新思路。根據分析,提出作文構思與寫作的新想法、新辦法;四是實踐驗證。根據新思路,重新寫作或修改文章。

3、使學生熟悉並掌握作文反思方法。一是寫作文後記。寫作文後記是學生針對教師對作文批改、講評,學生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寫出反思的文字。二是寫作文病歷卡。寫作文病歷卡是學生把自己當做醫生,將自己作文當作病人,給自己診斷、開處方。三是作文自評。作文自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作文評價標準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全面評價,寫出評語與分數。四是作文自我提問單。作文自我提問單是根據寫作的規程或寫作素養要求,並將其細化,以系列問題的方式出現,學生根據問題系列逐一回顧、思考、評價,主要有寫作提問單與階段性提問單兩種形式。五是品味作文亮點。品味作文亮點就是將文章的精彩之處找出,並且對其特色進行深入分析與思考。六是作文修改。作文修改是學生根據教師批改和評講要求,通過個人反思及小組討論,重新謀篇佈局,將文章再寫一次。

(三)創設時空,提供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提升機會

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是否成功,最後要看其能否保持與遷移。因此,要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就要在作文教學中,提供條件讓學生在學習、操練與實踐中促進作文反思能力的保持與遷移。

1、要提供大量的練習與實踐的機會。作文教學與評講,必須改變傳統做法,課堂上要減少教師活動時間,增加學生活動時間,以小組合作學習、研討交流、片段作文練習等方式,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感悟、體驗、思考作文反思方法與策略的運用。一方面,教師要充分介紹作文反思策略並作出示範。另一方面,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大量的作文反思策略的練習,這樣才使學生正確學會作文反思,使反思由被動走向主動。也許初期教學成本很高,但後期學生絕對受益而且輕鬆。

2、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在學生進行作文反思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監控學生的活動,注意提供個別指導和修正性反饋,及時給予鼓勵,這樣會增強學生的信心,促進學生實踐作文反思策略,並學會策略的使用。

3、指導學生明確作文反思策略運用的條件。每個作文反思策略的使用都是有切合條件的,並不是任何場合、任何時間、任何人都能用,教師在學生作文反思教學中,儘可能提供多個範例,給予學生多方面指導,促使學生有效反思。

調查的報告作文 篇5

1. 結尾似乎沒有寫完應能與開頭照應觀察細緻描寫生動

2. 結尾呼應文題點明中心

3. 文章開頭簡而得當通過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心情十分藝術化雜而不亂能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結尾恰到好處地點明中心語言樸實而含義深刻耐人尋味

4. 以感受開頭以感受結尾這樣便使文章前後照應首尾連貫同時又使文章主題迴環復沓感染力極強。

5. 以飽滿的激情描寫了……開頭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內容具體

6. 文章對……的氣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處對文章重點…作了細膩而傳神的刻畫立意高遠令人讚歎。

7. …切合實際蘊含著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讀來令人精神振奮情緒激昂

8. …特寫鏡頭別開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

9. 這篇文章充滿了激情從字裡行間能體會到小作者對…的喜愛之情全文層次清晰語句流暢

10. 事例敘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且與前面的比喻…一脈相承最後作者用寥寥數語表現出了自已對…的情感令人感動

11. 文章語言清新活潑描寫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讀

12. 內容緊貼現代生活,新穎別緻,把握時代脈搏,盡現時代氣息。

13. 脈絡分明,層次感強,敘氣說井然有序,纖毫不亂。

14. 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細揀,素材似為主題量身定製。

15. 敘述詳細具體,細節描寫生動逼真,人物個性鮮明突出,形象豐滿,躍然紙上。

16. 以環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現景中,景隨景現。

17. 想像豐富,構思奇特且不脫離生活的真實,扎跟於生活的聯想,拓寬了讀者的思維,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18. 景物描寫傳神逼真,遣詞造句貼切得體,景隨情生,情景交融,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動傳情的寫生畫。

19. 想像奇妙,既源於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實,又高於生活,開闊讀者的視野,充滿了藝術魅力。

20. 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佈局的能力。

調查的報告作文 篇6

上週,老師讓我們做《關於新校園更環保的調查報告》,我認認真真地走訪、調查,回來做成了報告。我的感受很深,覺得搞調查報告真好啊!讓我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這種與社會零距離的感覺是從未有過的。

這次調查報告的物件除了爸爸媽媽還有親戚朋友,我到姨姥姥家一番問候後,問姨姥姥:“學校大樓的實用安全、美觀設計你有什麼金點子?”他思量了一下說:“最好用耐火的材質,不能用易燃的材料。”我覺得他的建議真好,這是從長遠的安全考慮的,我趕忙記下。我想膠州路一大樓11月15日火災,就是用了易燃材質才引發的,血的教訓要吸取啊!我一開始就沒想到這一點。

我又問了表叔同樣的問題,他說:“建校舍啊!防震抗震第一條。”我一聽,眼睛一亮,對啊!上月日本9級大地震,校園大樓儘管搖晃,幾乎成了S形,卻沒有倒下,這都因為建築牢固,建造時就考慮了防震、抗震的原因,而我們中國的汶川大地震,北川中學的教學樓卻全垮了。這次建校舍要可不能有一點馬虎噢,它是千秋萬代的大事,我在報告中寫下了。

還有綠化問題、隔音措施、太陽能發電等建議都是金點子,我都記下了。

通過這次學寫調查報告,我懂得了走訪調查是把別人的金點子收集到自己手中,讓自己獲得知識;我也學會了如何和別人交流。這是在學校裡接受不到的教育啊!

調查的報告作文 篇7

一、調查概況

20xx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鎮江市南門國小過了我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涯。我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裡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語文這門課在當今時代的教學情況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語文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二)調查方法抽樣調查:以我實習的三年級語文教師為主要調查物件,調查物件為我的指導老師王燕老師、年級主任張俊妹老師、三年級二班班主任黃麗萍老師以及兩位新老師:仲菲老師和孫琴老師。

調查的報告作文 篇8

我家樓下的空壩,原來乾淨,整潔,現在空壩上堆滿了許多垃圾,特別是下雨天,汙水橫流,過往的行人都過不去。還有的人由於力量過大,扔的垃圾正好掛在了樹上,難看死了。我去勸說那些大人們,他們不理我,說什麼小孩子大人的事幹什麼?然後把我趕了出去。我被趕了出去之後,心想:“這個法子不行,我可以到居委會去啊。”

於是,我去了居委會。到了居委會,我對了一個阿姨說:“阿姨,我要反映我們這棟樓有人亂扔垃圾。”阿姨親切的說:“小朋友,這件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過幾天你們這棟樓就會看到有人來打掃了順便要教育你們這棟樓的居民,你快回去吧。”我只好回家了,等待來打掃的人了。過了幾天,我們真的看見了有人來打掃了,打掃的人把整棟樓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邊邊角角掃的非常的乾淨,打掃完畢以後,打掃的人就開始七嘴八舌的教育這棟樓的居民(包括我),教育完了以後,打掃的人就紛紛的離開了。

通過了這件事以後,我再也沒有看見他/她們亂扔垃圾了。我建議,我們真的要保護環境,因為保護環境,是人們的責任。如果,人們真的做好了,我們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