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800字>

讀《月跡》有感

文思屋 人氣:2.05W

《月跡》是賈平凹所寫的一篇散文,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讀《月跡》有感,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讀《月跡》有感

讀《月跡》有感【一】

初夏微涼的庭院裡,綠蔭婆娑的樹蔭下,於靜謐的光陰裡,伴著鳥鳴,伴著花開,持一本書,聆聽書中的聲音……

這是一本散文集《月跡》,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喜悅於這本書中,我似乎聽到了作者和夥伴們一同追尋月亮的蹤跡時的歡聲笑語,那笑聲是在告訴我:“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其實就在我們生活中,只要心中有美,並真心去尋找它的蹤跡,就一定會有所收穫。惋惜於這本書中,我似乎看到了那隻願待在籠中,早已失去了自理能力的雲雀,它這是在告訴我:即使一個人天生就擁有了某種能力,但他並不接受嚴酷的磨練,只願做溫室裡的花朵,只想依賴他人,那他最終也將一事無成。感傷於這本書中,我似乎望見了作者在父親病重時無可奈何、痛徹心扉的神情,那神情是在告訴我:有些事,錯過了就是永遠。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應該學會感恩父母,感恩一切,因為有多少愛能夠重來呢?

庭院旁,池塘中,粉紅的荷花,在陽光下獨舞著一季的芬芳。那風中搖曳的縷縷暗香,充盈了七月的時光。此刻,靜坐綠樹之下,陽光透過葉子間的空隙,灑在這本書上的某一篇上……

這是一篇我感觸最深的散文《太陽路》,作者描述了自己童年時期想要到達太陽上而去尋找太陽路的過程。最終作者明白到那條路是沒有誰能走到頭的。正像文章中的奶奶說道“太陽的路是陡峭的臺階,而且十分漫長,要走,就得用整個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在這麼走著,有的走的高,有的走的低,或許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

看到這,我若有所思,或許這條太陽路,就是代指那通往光明,希望,夢想彼岸的路啊!到達夢想彼岸,看似遙不可及,但,也會有那麼一條路。在尋找這條路的旅途中,在追求夢想的旅途中,佈滿著陡峭的臺階,那久久不能攀登完的臺階,佈滿著那令人難以承受的磨難,有些人,面對那一眼望不到頭的臺階,他們懼怕了,他們膽怯了,他們甚至連一步也沒跨出就轉身離去了……

其實,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華麗的跌倒總勝過無謂的徘徊,即使夢想再遙遠,那又怎樣,勇敢的邁出那第一步就會更接近夢想的彼岸。即使在這條路上,你失敗了一次又一次,但這總會比那些害怕失敗而永遠都不去追求夢想的人要強得多。

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在經過你不懈的努力之後,你的夢想實現了呢?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你已經拼盡全力了,但夢想並未實現,但,你卻擁有了一些人所沒有的美好的回憶,或許,有一天,你回憶起曾經的那份努力,還會感謝當時拼命努力的自己呢!

花開正好,微風不燥,讀完這篇《太陽路》,我想,此刻的我已準備好去踮起腳尖,邁開步伐,努力去更接近陽光,勇敢去追求夢想了。

讀《月跡》有感【二】

這是一個有趣溫馨的故事,適合在夏日的夜晚靜靜捧讀。

故事的開篇,幾個孩子和奶奶在賞月,在年幼的“我”眼中,月亮彷彿就成了個精靈,悄無聲息地溜進來,又安安靜靜地爬到高處,充滿了童真童趣,一個在我們眼中平淡無奇的月亮,在作者眼中就成了一個有手有腳還會動的小人兒,有千萬般姿態。如此可愛、又有生機的月亮,我以前怎麼就沒發現呢?但這只是一瞬間的想法,很快,我又不已為意起來:月亮又怎樣,月球上沒有嫦娥,也沒有八戒。從我的角度看上去,就只是一個圓嘛!

某日,天氣放陰,難得沒有太過炎熱,太陽也躲在雲朵後面。弟弟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伸出肥肥的小手對著躲藏在雲朵後面的太陽一指,說:“姐,你看,太陽公公在和我們玩捉迷藏呢!”“嗯,看到了。”我頭也不抬,就沒好氣地說道。彼時,我正埋首於一道複雜難解的數學題中,毫無頭緒,內心十分煩躁。可他非要拉著我的胳膊,讓我陪他一同“賞日”。我拗不過他,只得搬張椅子,同他一起看太陽。

於是,在我家門口,就出現了這樣一幕:一對姐弟靜靜坐著,頭呈45度向上仰望,動都不動。微風輕輕吹,院前的花草隨風搖曳,周圍一片靜謐。這時,我看到太陽款款地從雲朵後面鑽出來,又緩緩移到旁邊。霎時間,萬丈光芒都灑了下來,溫暖了我的臉龐。就是這樣的太陽,每天都照耀著我們,周而復始。每個人都沐浴在陽光下,魅個人都與它有場相遇。我不由得伸了個懶腰,用手臂碰了碰我弟弟,然而他並沒有什麼反應,我扭頭一看:好傢伙,他睡著了。

在這個時候,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個一樣溫暖,卻也一樣被我遺忘了的故事。幾個小孩子奔跑在院子裡,明月灑下一片皎潔的清輝伴著滿院的桂香,追逐著月亮的足跡。

是啊,在今日,我體會到了以往不曾欣賞的風景。我們本認為一切都應是這般模樣,所以不曾駐足留戀自然最純真的美麗。而在這裡,我想說,生活中最美麗的景象不一定是桂林山水的掛冠絕天下,也不一定是紐約巴黎的富饒繁華,而是在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欣賞的“尋常”景物。就像《月跡》裡說的:“那些聖潔美好的事物不在別處,也不為一人所有,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之中,只要你願真心的地去尋覓它的蹤跡。”

我們曾多少次與身邊的美好擦肩,而現在,是時候來場邂逅了吧?

讀《月跡》有感【三】

每個人與月亮都有不解的緣分,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回憶,對於我來說也有著許多令我難忘的回憶和故事。

就想賈平凹作者一樣,我小時侯也會和兄弟姐妹們一起坐著看天上的月亮,玩些在現在看來有些愚笨但卻可愛的小遊戲。

小時候,還在媽媽懷裡的時候就會聽到許多關於月亮的故事,最多的便是關於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時總是不太明白為什麼嫦娥要去月亮上,但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原來月亮是很漂亮的地方。當然,那只是我當初單純的想法,認為月亮看上去就很漂亮,自然住在上面也很好。那時候也曾懷疑過嫦娥住在那麼小的地方上,不會覺得很擠嗎?那時媽媽告訴我“小傻瓜,看上去那裡很小,但實際上因為它離我們很遠,所以其實那裡並不小,只是看上去小而已。

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和哥哥總是在奶奶家居住,所以每年夏天的時候,我和哥哥總會一起在馬路旁的人行道上納涼。那時的天氣和現在的天氣不一樣,沒有那麼熱,那是因為那時的車子沒有那麼多,就算有,也大多是自行車之類的,沒有排放煙的車輛。也就是因為車輛少,所以車子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是件很希奇的事情,我和哥哥總喜歡坐在馬路旁人行道上的欄杆上看來往的車輛,數著數量,那時的月亮總會出現在欄杆上。只是那時的我們都忙著數車子,無暇去關注那普普通通的月亮。

正如賈平凹說的那樣“噢,月亮竟是這麼多的:只要你願意,它就有了哩“。其實月亮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只是在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都不會去注意它,因為,它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沒有那麼神祕了。

或許更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那份純真,童真,那是我們最珍貴的東西。

讀《月跡》有感【四】

《月跡》是賈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最初發表在《散文》1980年第11期,後編入散文集《月跡》。

文中的月亮象徵著一切美好的事物。作者含蓄地告訴人們:對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設法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作品通過山村兒童追尋月跡的行蹤,向讀者展現了一幅幅中秋夜月的淡雅圖畫,顯示出明月的神祕而又慷慨的性格。散文從“我們這些孩子,什麼都覺得新鮮,……”起筆,接著細緻地寫了孩子們的“盼月”和“賞月”的情景。作者不僅生動地描繪了月光的嬌美,也寫出了孩子們對月亮的熱愛及他們天真好奇的性格,為後面的“尋月”設下了鋪墊。他們追逐月亮的蹤跡,追到了院裡,發生了誰擁有月亮的爭執,描寫了孩子們想要得到它的急切心情,從而將散文的思想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隨著奶奶出來倒酒、喝酒,證明月亮是屬於每個人的。接著是他們又在院內、院外、河船、河的上灣、下灣,以及同伴眼睛裡,全都發現了月亮,於是恍然大悟:“月亮竟是這麼多的:只要你願意,它就有了哩。”這裡表現出孩子們為了得到月亮而鍥而不捨的追求精神,並且使主題再一次得到深化。最後他們的好奇心和愛美的心理都得到滿足,便甜甜地睡去。

《月跡》構思新穎、獨具特色。歷代有許多文人用月亮象徵聖潔、光明、美好的事物。但是把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情追求的思想感情,濃縮到對月跡的追逐之中,則是獨具一格的構思;作者用追尋月跡作為行文的線索,既能表現自己的立意,又使《月跡》具有一種清新優美、含蓄雋永的藝術境界,給人以美的享受。

《月跡》的語言清新優美,含蓄凝練,富有詩的韻味。作者把熱烈的感情傾注在畫面描繪和簡潔的人物對話中。不論是“放了竹窗簾兒”的中堂,還是“玉玉的、銀銀的,燈光也沒有這般兒亮”的院子,都是作者用清新明麗的語言譜寫出來的“月光曲”。將作者對美好事物追逐的感情,和諧地融匯於景物描寫之中。作者還成功地運用了擬人、想象等手法,增強了散文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文中寥寥數筆就勾勒出月的蹤跡:“款款地,悄沒聲兒地溜進來”,“原來月亮是長了腿的,爬著那竹簾格兒……”作者想象那“月亮裡,地該是銀鋪的,牆該是玉砌的”。對童心的描寫更是既傳神又逼真。正如孫犁評價的那樣“在他的筆下,客觀與主觀,都是非常自然的,非常平易近人的,而其聲響卻是動聽的,不同凡響的。”

TAGS:有感 月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