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2000字>

虹讀後感2000字

文思屋 人氣:1.44W

《虹》是勞倫斯的代表作,以家族歷史的方式展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中秋節給老師祝福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虹讀後感2000字

我讀《虹》,譯《虹》,評《虹》,卻先要提及艾特瑪托夫的《一日長於百年》。因為勞倫斯的一段文字總讓我把它跟艾氏的一段文字攪到一起吟誦。尤其是當我在蒙古荒原上盯著那一顆血紅的落日,在西伯利亞莽野上吞嚥著早春的夜霧時。

艾特瑪托夫如詩的"行板"在我心頭髮散,生出無端的寂寞,催我去用胸腔貼緊那草原:

在這個地方,列車不斷地從東向西,從西向東行駛。在這個地方,鐵路兩側是遼闊無垠的荒原——列車駛過這裡,從東向西,從西向東……

太寂寥了,不依向俄羅斯大地我就會心悸。而勞倫斯的這段生生死死、奏著血韻的文字卻會激盪起我一腔冷血,冷寂得發狂,忍不住把雙臂伸向蒸著霧浪的天空,自以為喊了什麼,其實無聲。這段是詩非詩的文字與荒原本來並無甚關聯,我卻鬼使神差地無端聯想。

在這裡,薄暮是生命的本質,這為色彩所掩映著的黑暗是一切光明與白晝的萌芽。在這裡,天正破曉,最後一縷餘暉正在西沉。永恆的黑暗中生命萌發白晝,白天黑夜迴圈不息,重複著平靜與永恆雋永的沉寂。

這部小說用靈動、飄逸的文字描述了布朗溫一家三代人的心靈浪漫傳奇。最為吸引我的,首先是勞倫斯充滿詩意的文筆,他的文字那麼鮮活,那麼亮麗,那麼動人,讀幾十萬字的小說,猶如陶醉在一篇篇優美的散文詩中;常常讓人心情激動,活力煥發,熱血澎湃。勞倫斯的是非觀點十分鮮明:作品中充滿了對生命的讚頌、對自由的謳歌、對大自然的讚賞。作品也揭示了十九世紀後期,英國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的改變,尤其是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自然環境的惡化、使人淪落為機器人、可貴的生命過多的消耗在維持生計上——本末倒置的喪失了對生命本身的享受(其實,過簡單而不奢侈的生活,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條件)。……對此,他極度反感,在他的筆下,這些場景都是暗淡無光、晦澀、蕭瑟、沉鬱的。對今天的我們,也是一個警醒:讓我們對現代化的通訊、機器、電腦……保持一點距離,少一點依賴;不要讓鮮活的生命,過度的`消耗於此;儘可能的迴歸大自然;努力保持一點自我——充分體現個體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雖然,以前讀過勞倫斯的書,但這部《虹》,既有別於我曾經閱讀過的外國名著,也有別於勞倫斯其他的著作。書中並沒有完整、連貫的故事情節,而是著重於對人物的心理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剖析。常常是跳躍式的思維,令你跟著作品緩慢的節奏,潛入人的內心情感,感受人物內心世界的波動和矛盾衝撞,慢慢的思考、慢慢的感悟。《虹》豐富了我們對社會對人類的認識和感受,使得我們看世界的眼光變得獨特、豐富,從而也發現了尋常人不易發現的東西。在勞倫斯的筆下,世界是多麼奇妙。 也讓人不由的思考:人的一生究竟該怎樣度過,顯然,勞倫斯是讚美追求獨立、自由的。

勞倫斯的書,自然離不開性的描述,性是人的本能,也是生命活力的象徵。勞倫斯非常善於用高妙的藝術手法來描寫男女之間的愛情生活,尤其是性愛心理。他的描述雖然細膩、具體、動情,但那是純潔、健康、道德的,並不是想以色情來吸引眼球。

不過說老實話,一部三、四十萬字的小說,沒有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的故事情節,要想讀下來,是不容易的,那我為什麼如此喜歡它呢?除了作品本身獨特的魅力,還得感謝譯者。

那天,到圖書館去借書,拿到一本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虹》,開啟一看,譯文很漂亮,那篇譯序更精彩,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再翻到書的最後,竟然發現了譯者黑馬的簡介,更是了不得:他不但翻譯了勞倫斯的系列作品,自己還創作了兩部長篇小說與幾本散文集。這在翻譯的著作中,是不多見的。不少譯著的序言,都是請別人代寫的。我想,這些譯者,僅僅是能翻譯而已。由此可知,這個取名黑馬的譯者,不但精通英語,精通西方文學、哲學、歷史,中文的功底也非常紮實;而且,還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能創作自己的作品。這是個兩棲人呀(作家兼翻譯),這樣的譯者,翻譯的水平就不言而喻了。

這些經歷讓我知道了,以後借書,不僅要挑選大牌的出版社,挑選一流的譯文,還得了解譯者。有比較,才有鑑別,也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欣賞到最為精彩的書籍,收穫更多。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讀外國文學,譯者的水平太重要——翻譯就是二度創作。最近,看央視紀錄頻道的《地球脈動》,片頭:sea deep 如果直譯為深深的海洋,而央視譯為,無垠深海。黑馬的散文《心靈的故鄉》用的是勞倫斯的一句話:the country of my heart,直譯為我心中的鄉村;而黑馬翻譯為心靈的故鄉。這些譯文,既貼切又體現了高度的語言藝術。

他如是用自己的心血塗出一道濃烈的虹,以踐上帝與人類的約。這樣的天書怕是曲高和寡了,譯成中文是要非來一番自虐不可的--如果譯者不跟著他譫狂、囈語,不下趟地獄也怕是不行了。

我敢說我經歷這些,像但丁在維吉爾引領下游了地獄,受了洗禮,但自己還極難列入"寡者"之列,並不敢說透悟。無奈,修煉不夠。因此筆下的中國語言很難說與勞倫斯的文字熨帖神似。這道漢語的虹或許淡了些;但畢竟還是虹。

所言及譯文缺點均指前十章拙譯,後六章由石磊先生譯出,不敢掠美亦不敢妄評。

全部譯文承蒙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劉若端教授審閱。感謝劉先生的中肯批評。劉先生親自動筆改正了原譯稿中(主要是一至十章拙譯)不少缺乏提煉的中國北方方言,填補了漏譯的句子及註釋條目,使譯文增色。愛屋及烏,我還會繼續閱讀黑馬翻譯的勞倫斯的作品以及與黑馬的小說與散文。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