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觀察日記>

【實用】觀察日記作文9篇

文思屋 人氣:3.1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察日記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觀察日記作文9篇

觀察日記作文 篇1

20xx年11月4日 星期日 陰

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揹著一個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見。

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料碗裡,拿出最大的一隻放到另一個碗裡,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

聽說把蝸牛放進水裡,就可以使它探出頭來。恰巧,這隻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排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裡面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並伸出兩個長長的觸角。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現,蝸牛的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是什麼呢?有什麼作用呢?我

又繼續觀察,發現蝸牛的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是起什麼作用的呢?於是,我帶著這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面的小點是它的腹足,蝸牛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的,殼上的洞是蝸牛的氣孔呀!”“噢!”我恍然大悟。

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溼的環境裡,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後才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通過觀察,我瞭解了很多關於蝸牛的小知識。

觀察日記作文 篇2

今天,老師讓我們剝豆子。老師拿出了一袋豆子,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是毛豆!是毛豆!不對!是豌豆!……”老師說:“這是毛豆,也叫黃豆。”

毛豆摸上去毛茸茸、硬邦邦的,毛豆穿著綠色的長裙,像個小月牙,說不定裡面還住著嫦娥姑娘和可愛的小玉兔呢!

我想開啟小月牙,看看裡面住著什麼人,可是小月牙裝備了一身鎧甲,讓我無從下手,最後,我發現他的弱點,我看準了它背上的一根莖。我用指甲戳了一下,“哈哈,堅硬的鎧甲終於被我打開了。”我歡呼道。

開啟一看,不是嫦娥和玉兔,而是兩位剛出生的“小公主”,我給她們取名,一個叫毛毛,一個叫豆豆,小公主們穿著蕾絲花邊的白紗衣,裡面還套著淡綠的緊身衣。

小公主正在美夢中呢,看!,我輕輕一剝大概打擾了小公主的`美夢,於是我又輕輕合上了豆莢……

觀察日記作文 篇3

發豆芽(一)

9月23日天氣晴心情好

今天老師說,讓我們泡豆子,觀察豆子的發芽過程,我們全班同學像炸開了鍋,大家都非常開心,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

回到家裡,我迫不及待地找出了盆子與綠豆。我把豆子倒進水盆裡,讓他們個個舒舒服服的躺在水裡。年輕的綠豆們非常愛美,一個個不願意挨著別人,生怕碰傷著自己。年老的豆子們互相簇擁,是不是水涼啊,他們要互相取暖似的。然後我給他們蓋上了被子,睡吧我可愛的水精靈們,等明天希望你們能長大一些發出小嫩芽啊!

發豆芽(二)

9月24日天氣晴心情好

今天放學後,我急忙衝進廚房,想看看我的小豆芽們變成什麼樣了。只見他們個個脫掉了綠衣裳,穿上了白色的棉衣。瞧,他們多像吃飽喝足的小胖子們呀!他們長得快的有2釐米啦。豆子們有的長胖了,有的長高了,有的豆芽都長到被子上面了。他們以為這是未來生長的好地方。我又給他們換了一遍水,把豆子清洗乾淨,雖然他們身上有股子豆腥味,但是我還是非常喜歡,因為我是他們的主人。

快快長大吧,我的小豆芽們,期待你們早日成為我的盤中大餐。

發豆芽(三)

9月26日天氣晴心情好

快看,快看,我的豆子長大了,他們一個個像小細蛇一樣。最長的約有5釐米長,看著他們,感到非常的欣慰。豆子們沒有辜負我對他們的期望。但是,他們有的變紅了,有的芽變卻紫了,有的怎麼還變成灰色的了呢?原來,他們有可能是被水給涼著了。我自言自語道:“我每一次都錯在這,看來我以後要少放點水,看來發豆芽也是門科學”。

通過這次泡豆子,我瞭解豆子該怎麼泡發,怎麼換水,控水。雖然就要成為我的美味佳餚,但我還真有點捨不得他們呢?不如,我再泡一盆,把以前的錯誤都改掉,好,說幹就幹,哈哈!

觀察日記作文 篇4

11月1日 星期一 陰

小烏龜

四把槳,水裡放,遇到禍事就縮頭。壽命長,耐飢餓,背甲殼可入藥。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小動物嗎?對了,就是小烏龜。

小烏龜有一個硬硬的殼。無論它累了、困了,還是遇到了危險,它都會鑽進殼裡。我覺得小烏龜的殼很有特色。小烏龜的殼大約有二十個像餅乾一樣的東西拼成,下面有棕色的、紅色的、黃色的組成一個美麗的圖案。

你小看烏龜個頭小,它吃食物速度十分快。每年秋季,無論我仍死蝦肉、豬肉,還是魚肉,它都一兩口就解決了,冬天的時候能不吃不喝。我覺得小烏龜真厲害呀!

小烏龜長了一個又小又細的尾巴。有時候他覺得特別無聊,總是會搖搖小尾巴,真有趣呀!

小烏龜長了兩對又短又粗的足。如果把它放在我手上,它的爪子碰碰我的手,感覺癢癢的,真舒服呀!

小烏龜真有趣!

三年級:時光女孩

觀察日記作文 篇5

觀看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是所有人夢寐以求。萬分期待的。杭州是最佳觀察地點之一。這讓我興奮不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象奇觀顯現日漸臨近,我還是先來了解一些日全食的知識吧。日全食是當地球月球和太陽處在同一平面,形成一條直線時,月球當住了太陽,陽光不能照射到地球而產生的天文奇觀。日全食分五個階段:初弓,食即,食甚,生光,復圓。初弓是月球剛遮住太陽一點,太陽出現小缺口,食即是太陽被月球”咬掉”了一大半,食甚是太陽只有一條線,也是最容易出現”倍利珠”現象的時候,生光則是月球完全遮住太陽,天空黑漆之後開始恢復,復圓是太陽恢復到日全食之前的狀態。

快到九點了,日全食就要來了,我出門一看猶如五雷轟頂,討厭的烏雲竟然在這個時候來湊熱鬧,用它黑暗的身影遮住了太陽,我心裡默默的詛咒這團烏也默默的祈禱上帝不要讓熱血澎湃的我如些失落。呵!我沒有白費口舌,烏雲似乎被我惡毒的詛咒嚇怕了,躲到了一邊,這讓我欣喜若狂。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啊,九點四十分,日全食悄無聲息的來到了人間。

我戴好觀測眼鏡,太陽的光也變得得柔和了,漸漸的月球擋住了太陽,太陽出現了一個小口子,遠處傳來幾聲吠叫,有一種神聖而莊重的感覺,當月球把太陽擋住只有一條線時,天暗了下來,此時的太陽就像是黑夜裡平靜的大海中行駛著燈火通明的一葉扁舟。不一會兒。太陽全部被月球擋住子,此時整個天空像黑夜一般。只有一圈耀眼的光芒,猶如一位武林俠客除去罪惡,殺死無數惡人時使用的一把斷劍。忽然在日冕上出現了一串鑽石似的光芒形成一個弧形的亮點,同時一顆珍珠大的亮點劃破子漆黑的天空,打破了“夜”的寂靜,這就是最引人注目的倍利珠現象。

這次日全食雖然十分短暫,但是她向人類展示了宇宙的神奇與魅力。也是大自然在20xx年送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觀察日記作文 篇6

田園沃野中,有它活潑的身影,枝頭梢木上,有它歡快的歌聲。就是它――麻雀。每時每刻都是那麼歡樂的小動物。 仔細欣賞麻雀那一身滑稽的打扮,一頂土灰色的小帽在頭上,黃澄澄的眼睛總是好奇的瞅著四方,有光澤的小肚子,蓋上一層軟軟的絨毛。那身灰灰的羽毛,使它顯得樸實又不乏俏皮。 大概是麻雀喜歡閒談的原因,每天清晨,我總能看見不遠處的老柳樹上有一群麻雀。它們或在枝頭蹦來蹦去鍛鍊身體,或是嘰嘰喳喳,高談闊論! 鳥是噪音監測器,這是科學家的定論,不錯,當中午出現人流不息,車水馬龍景象的時候,麻雀便躲了起來,它好像對人類熱鬧的情景不感興趣,甚至有些反感呢! 夕陽懶懶地躺在雲端,頑皮的麻雀總是三個一堆,五個一群地歸巢了。什麼巢呢?就是那幾株大樹唄。飛一天了,也不覺得累,依然是活蹦亂跳,喋喋不休,是在交流一天的見聞麼?

麻雀貌不驚人,看似平淡無奇,不過,有句古話說的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它們也是捉蟲的高手呢!我是挺喜歡麻雀的,朋友,你呢?

觀察日記作文 篇7

星期天,我突發奇想地想看看螞蟻怎樣捉蟲,我就找到一隻大毛蟲,用木棍夾起來,放在螞蟻的附近。螞蟻的嗅覺非常靈敏,只見一隻螞蟻用觸角碰了碰地面,好像聞到了氣味。

接著它慢慢地向蟲子這邊爬過來,到了蟲子的身邊,先繞著蟲子轉了一圈。我以為它不能對付這個滿身是刺的蟲子。可不是這樣,只見它那觸角晃了兩圈,猛地爬到毛蟲身上,緊緊咬住了蟲子的頭。蟲子扭來扭去,但小螞蟻仍然毫不鬆口。 接著,又來了一隻螞蟻,接二連三,陸續又有幾隻螞蟻爬上來,螞蟻的夥伴們都來了,一群螞蟻終於把毛蟲咬死了。它們用力將毛蟲拖回去,可是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其中有一隻力氣大點的螞蟻將毛蟲抬起來,後面的螞蟻用力推,就這樣花了大約三十分鐘,毛蟲終於被螞蟻從遠處運慢慢地被拖進了螞蟻窩裡。

群蟻戰毛蟲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那就是集體力量大,在龐大的動物世界裡,螞蟻雖然是渺小的,但是它憑著那種不屈不撓、敢於抗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頑強的生存著。想到了這裡,我不禁對這小小的生靈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觀察日記作文 篇8

20xx年9月25日 星期六今天上午,老師把一些小綠豆放入兩個透明的塑料杯裡,並倒上一點水,準備泡綠豆。第三節下課後,我匆匆忙忙地跑到塑料杯旁看綠豆,發現沒什麼變化,只是有幾粒小綠豆長大了一點點。綠豆有的很小很小,有半個小石粒那麼小;有的比較大,像還沒泡過的黃豆那麼大。這時,教室裡的風扇向這邊移來,一陣清爽的風吹過,綠豆都漂了起來,好像放飛的綠氣球一樣。緊接著又落到杯底,往後滾動了兩下就一動不動了。下午,我又去看小綠豆,發現水已經變成翠綠色;遠遠望去,讓人感到水很渾濁。大概是這頑皮的小綠豆給染成的吧!

觀察日記作文 篇9

今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黃豆。我發現水溢到最上邊一張紙上來了。掀開紙和紗布一看,哇,黃豆寶寶們可真厲害,把水都吸乾了耶!

我還發現,黃豆寶寶吸了水後都長大了,很飽滿,像吃飽了飯似的,肚皮圓鼓鼓的。它們還脫掉了“外衣”,露出了光溜溜的“身子”。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