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辦事指南>戶籍政策>

2016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取消

文思屋 人氣:2W

戶籍制度一直被認為是社會不公的主要表現之一。如今,我們已經有30個省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戶口,農業與非農業戶口有什麼差別,取消之後有什麼影響呢?下面是本站小編蒐集整理的2016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取消,歡迎閱讀。

2016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取消

一、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取消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內已經有30個省份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黑龍江、吉林、遼寧、重慶、雲南、甘肅、青海、福建、江蘇、安徽、貴州、四川、新疆、寧夏、浙江、海南、內蒙古、天津、上海、北京。

二、農業與非農業戶口有什麼差別?

農業戶口優勢

第一,農業戶口最大的優勢在於有宅基地和土地,若趕上拆遷的話,會有高額補償款。

第二,有些地方農村戶口的人,凡男的45歲以上、女的40歲以上,都買了養老保險,保費政府出1/3,村裡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錢,男的到60歲,女的到55歲,每月就最低可以領到一定的養老金。相反,非農業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就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

第三,有些地方醫療保險村裡全包,不用出一分錢。如果生病住院,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每年可報銷一定的住院費。

第四,有些地方垃圾費、治安費等費用也不用自己出,全由村裡出,在這一點上,比非農業戶口有優勢。

第五,有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免費

第六,有些地方規定農村戶口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生第二胎,不罰款。

第七,有些地方現在村裡凡有戶口的,不論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紅,但如果戶口遷出,就不能參加分紅了。

非農業戶口優勢

一、招工、失業待遇好。

1、招工:農民要想致富,企業上班是出路。可是企業在招工時原則上只考慮非農業戶口,即使沒有戶口限制,也在主觀上優先考慮非農業戶口。

2、失業保險:非農業職工失業後,其享受失業保險金標準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至90%,最長不超過2年;而農民工與企業終止或解除勞動關係時,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標準為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40%,根據單位為其連續繳費的時間,一次性支付本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月生活補助,最長不超過1年。

此外,非農業職工在享受失業待遇期間,可以享受國家和政府部門的多項優惠政策。比如:非農業職工辦理失業手續後,如個人選擇自謀職業的,持相關證明資料可以享受稅收減免政策、免收辦理個體營業執照手續費用等相關優惠政策。

非農業戶口失業人員中的就業困難群體,選擇自謀職業後,還可以享受國家社會保險政策補貼。

相對於非農業戶口失業人員,農業戶口職工失業後,這些相關優惠政策都不能享受。

二、同樣當兵待遇好。

1、參軍:非農業戶口的優待金比農業戶口的多一倍,城鎮戶口入伍的義務兵每年1萬元,農村戶口入伍的義務兵每年5000元,當兵兩年就相差1萬元。

2、退役:非農業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政府給安置工作,有些地方規定任何單位不得拒絕承擔安置任務,政府安置工作後,還可以去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參加一次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

三、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各有哪些權益?

人口專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說,農業戶口的權益,主要是宅基地和責任田,特別是在城市化過程中,通過拆遷,可獲得更多收益;非農業戶口的權益主要是依附在戶籍上的一些社會福利,包括教育、醫療、就業、保險、住房等方面。

有些福利是明顯可以看出差別的,陸傑華說,比如養老金,非農業戶口就要比農業戶口多很多,並且沿襲多年,已經很成熟和完善,但農村養老金建立不滿10年。還有醫療保險,差別也較大,陸傑華說,農業戶口參保的新農合一般只保大病,住院才可以報銷,但居民和職工的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後還有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

“另外還有一些隱形福利”,陸傑華說,比如教育,看似平等,但非農業戶口,可以享受更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城市也明顯更豐富,質量更優。

農業戶口取消後是否要放棄宅基地?

“這個不一定。”陸傑華說,戶籍改革有不同路徑,即使放棄土地,也不應該像過去那樣簡單給予現金補償,肯定要在社保、基本公共服務上拉近和城裡居民的差距,否則僅僅給房子、給錢,福利待遇卻沒有跟上,農民也不會願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現在好多人認為農民失了身份就會失地,其實不是這樣。居民制度不是剝奪農民的財產,而是給予農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轉居既不是變成非農戶口,也不是變成過去概念的城市戶口”,竹立家說,而是強調在國土範圍內,都是平等的身份。

如何評價取消城鄉戶籍制度的優劣?

“首先應該明確的,這是一個好政策。”竹立家說,取消城鄉二元戶籍,統一變成居民制度,是居住制度改革的重大進步。他說,過去城鄉公共服務差異很大,取消城鄉戶籍制度變居民制度,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這對農民來說,是有益的。其次,取消城鄉戶籍制度,對於將來社會保障體系的統一,包括對農村貧困戶的扶持,對農民退休後的保障,都是基礎。

竹立家說,以後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醫療制度的完善、教育均等化的完善,農民不一定願意固守土地,很多人會到城裡生活,特別是二代、三代,不願意待在農村。而城裡人退休後,願意到農村去,也可以去。隨著戶籍制度改革的推進,土地制度的改革也要推進,農村的房地產交易也將逐步推開,進入市場,城裡人也可以去農村買房置地。城鄉之間的合理流動,無論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能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