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辦事指南>戶籍政策>

河北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

文思屋 人氣:2.01W

9月19日,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北京將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在此之前河北已經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

河北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內已經有30個省份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黑龍江、吉林、遼寧、重慶、雲南、甘肅、青海、福建、江蘇、安徽、貴州、四川、新疆、寧夏、浙江、海南、內蒙古、天津、上海、北京。

北京戶籍改革意見出臺

工作目標

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城六區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礎上下降15個百分點左右。

完善戶口遷移政策

●建立戶口遷移政策統籌機制

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適度從嚴的原則,推進建立各類落戶渠道和政策的統籌機制,分類完善落戶標準和政策,嚴格規範戶口審批管理。研究“戶隨人走”的戶口遷出政策。

●實施積分落戶制度

貫徹執行好本市積分落戶政策,建立政策實施會商和聯動稽核機制,規範操作流程,按照總量控制、公開透明、有序辦理、公平公正的原則,有序推進長期在京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戶工作。

●完善人才落戶政策

適應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需要,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健全高層次人才、緊缺急需人才落戶制度,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在京創新創業。

創新人口服務管理

●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

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

●實施居住證制度

符合條件的外地戶籍來京人員,可以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機關委託的來京人員社群登記服務機構申領《北京市居住證》。

●健全人口資訊管理制度

分類完善勞動就業、教育、收入、社保、房產、信用、衛生計生、稅務、婚姻、民族等資訊系統,逐步實現跨部門資訊整合和共享。

專家解讀

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各自有哪些權益?

農業戶口的主要權益:

●擁有宅基地和責任田農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種各樣的補貼,還有近郊區的土地升值。此外,在城市化過程中,農民通過拆遷可以獲得更多收益;●享受到集體收益分配權

分配土地等集體經濟利益。如有些地方現在村裡凡有戶口的,不論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紅,但如果戶口遷出,就不能參加分紅了。

●徵地補償

對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實行徵收或徵用,並按照被徵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買房

買房農民可以到城市買房,但城市居民到農村買房(小產權),可能不受法律保護。

●大病保險和新農合

新農合是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大病保險對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報銷,針對參與新農合的農民報銷比例不低於50%。新農合人均籌資政府給與一定補助。

●養老保險有些村裡,農村戶口的人,凡男的45歲以上、女的40歲以上,都買了養老保險。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錢,男的到60歲,女的到55歲,每月就可以領到一定的養老金。相反,非農業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就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

●生育

夫妻雙方均屬農業人口,第一個子女是女孩的可以生二胎(這是以前的情況。現在國家已經放開二胎政策了),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和二女戶家庭享受國家補助。

●教育

部分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免費。

非農業戶口的主要權益:

●招工待遇好

農民要想致富,企業上班是出路。可是企業在招工時原則上只考慮非農業戶口,即使沒有戶口限制,也在主觀上優先考慮非農業戶口。

●失業保險待遇好

非農業職工失業後,其享受失業保險金標準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至90%,最長不超過2年;而農民工與企業終止或解除勞動關係時,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標準為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40%,根據單位為其連續繳費的時間,一次性支付本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月生活補助,最長不超過1年。相對於非農業戶口失業人員,農業戶口職工失業後,這些相關優惠政策都不能享受。

●養老保險待遇好非農業職工退休時,可以按月領養老金;而農業戶口職工按現行政策,無論交多少養老保險費,退休時,只能一次性退保。

●醫療保險待遇好非農業職工按規定繳納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後,還可以享受退休後的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而農民工在職期間只有住院了才能報銷,一旦退休了,就不給報銷了。

●低保標準高按照民政部門現行的低保標準,非農業戶籍人員享受低保待遇的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而農業戶籍低保人員為1700元/年,每月142元。非農業戶籍人員的低保待遇是由市、區兩級共同負擔,農業戶籍人員的低保待遇是由區、鎮兩級共同負擔。

人口專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說,農業戶口的權益,主要是宅基地和責任田,特別是在城市化過程中,通過拆遷,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非農業戶口的權益主要是依附在戶籍上的一些社會福利,包括教育、醫療、就業、保險、住房等方面。

有些福利是明顯可以看出差別的,陸傑華說,比如養老金,非農業戶口就要比農業戶口多。

另外醫療保險,農業戶口參保的新農合一般只保大病,但居民和職工的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後還有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

“還有一些隱形福利”,陸傑華說,比如教育,看似平等,但非農業戶口,可以享受更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城市也明顯更豐富,質量更優。

取消農業戶口是否要放棄宅基地和責任田?

陸傑華認為不一定,戶籍改革有不同路徑,即使放棄土地,也不應該像過去那樣簡單的給予現金補償,肯定要在社保、在基本公共服務上拉近和城裡居民的差距,否則僅僅給房子、給錢,福利待遇卻沒有跟上,農民也不會願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現在好多人認為農民失了身份就會失地,其實不是這樣。居民制度不是剝奪農民的財產,而是給予農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

“居民戶口既不是變成非農戶口,也不是過去概念的城市戶口”,竹立家說,而是強調在國土範圍內,都是平等的身份。

現在農民轉非的積極性怎樣?

陸傑華說,從現實來看,尤其北京的農民不願意農轉非。好多人到城鎮打工,包括大學生到城市裡上大學,都不願意遷戶口,就是因為覺得宅基地和責任田是農民固有的優勢,沒有對等的權益補充,所以不願意放棄。

“戶籍制度的改革,重要的是城鄉的福利能否逐漸趨同”,陸傑華說,不是把農民戶籍改成居民,換一個“馬夾”就行了,很重要的是這個“馬夾”能帶來什麼。

“這其實就是農民在農轉非過程中的期望,他期望得到什麼,這是下步改革需要關注的。”陸傑華說,當然農民的利益訴求不可能無限制的,政府和農民要尋求一種合理路徑,利益的補償要對等。

轉為居民戶口將給農民帶來哪些改變?

“首先應該明確的,這是一個好政策”。竹立家表示,戶籍制度改革的終點是在全國統一施行居民制度,農村人和城市人的身份統一變為居民。

竹立家認為, 取消城鄉二元戶籍,統一變成居民制度,是居住制度改革的重大進步,其最重要目的就是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這對農民來說,是有益的。隨著戶籍制度改革的推進,土地制度的改革也要推進,農村的房地產交易也將逐步推開,進入市場,城裡人也可以去農場買房置地。城鄉之間的合理流動,無論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能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