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優秀簡歷>簡歷模板>

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稿

文思屋 人氣:2.15W

篇一:

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稿

我是中國農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農民,愛著生我養我的農村,出於這樣的一份愛,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團委農民之子協會與北京市順義局三農研究會走到了一起。

  任重道遠步履堅,一心只為報三農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一位在土地上默默地為我國三農工作做著貢獻的人。

他講“三農”真“順溜”——記北京市順義區三農研究會會長張林成

張林成,北京市順義區三農研究會會長,一位有著特殊氣質的北京郊區名人:農民的樸實憨厚,軍人的果敢堅毅,幹部的慎思善言,文人的博學細膩,出口成章又合轍押韻的語言風格,形成了他的獨特氣場和磁力。

那麼怎麼樣研究三農呢,張老是這樣說的,幾天相處下來我們可以實證他也是這麼做的“我規定我的原則是發揚思想精神,就是領導面前是小福,百姓面前是小嬸,老伴面前是小菜,麻將面前是小會。我退休幾年了,而且在年輕領導面前保持心態,不擺端架子,一定要衝在前,生活在第一線。在百姓面前是小審嬸,我們就要樹立公眾意識,老百姓要上天,我們就扶著梯子,老百姓要致富我們就提供資訊。老伴面前是小菜,我一干起活來就沒有準,寫東西經常是寫到夜裡兩點,說中國有個張百萬,北京有個張百發,順義有個張林成,忙著忙著就你忙,莫非你比中央領導還忙,這種批評、數落是很正常,她是關愛我的身體,關愛我的事業,但是我就是認為要想幹事就得付出,沒有付出就沒有成果。關鍵時候就得霍得出去。第四句就是麻將面前是小會,大家都知道打麻將的時候有小棍兒贏的快,我就把自己當做小棍兒的作用,哪個村滴溜行,縣委書記滴溜也行。2004年建立了順義區三農研究會,研究會工作怎麼開展呢,宗旨就是為農民致富建言,為農村發展支招,為城鄉對接架橋,按照這個宗旨我們卓有成效地開展三農研究。”

再說張老師為了研究這個三農事業,當時張老師老伴長期是身體不好,張老師今年64歲,為了治老伴這個病,張老師曾經一天開車從順義出發,到北京轉了四個醫院,到醫院我還得陪床,陪床期間還得研究三農的事。老伴身體不好,她得的是腦供血不足,隨時隨地摔倒在地,幾次打120都送到北京搶救。張老師還要研究三農,還要照顧她,關鍵的時候到農村,約好了不去不行,就帶著老伴一塊去。不巧的是剛調研起來,她就摔倒了。對此,張老沒有一絲動搖,他是這樣說的“這種情況,個人家庭的利益確實很重要,但是三農研究絕對不能放棄,這個更重要,這是中央關注的,農民嚮往的,社會支援的共同的.利益。所以我覺得三農工作要堅持把它做好。”

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呀,正應該是辛苦了大半輩子要享福的時候咯。可他,不!還起早貪黑,勞旅奔波,忙裡忙外。我想他會是孤獨的,“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嘛,但“知我者謂我心憂”,張老師說了,“這不是哪個領導讓做,而是我發自內心要做。”“我願意幹這事,所以無怨無悔!”

張林成老師說,他最崇尚的人生座右銘,就是“為三農服務”。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一輩子都沒離開這個“農”字,就連入伍當兵那段歲月,也沒少幹開荒種地、為農戶打井找水的活兒。他說:“命中註定,我這輩子就獻給三農了。”

在張林成的帶領幫助下,我們農民之子協會學到了很多。

篇二:

6月27日上午,浙工大之江學院經貿管路分院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來到寧波鄞州區雅戈爾集團服裝城進行走訪調研。小分隊與雅戈爾集團辦公室的唐小姐進行了座談交流,同時還參觀了服裝生產流水線,順利地完成了當天的任務。

上午9點整,小分隊抵達雅戈爾集團服裝城,首先對雅戈爾的國際展廳進行了參觀訪問。展廳中各色各樣的產品深深地吸引了隊員們。之後小分隊在雅戈爾集團辦公室唐小姐的帶領下,來到了行政樓一樓會議室進行座談交流。期間,唐小姐就雅戈爾集團的發展歷程、目前的業務狀況和投資情況,以及未來的展望給隊員們做了深入的分析,同時還穿插了幾個有趣的小故事,讓隊員們更加充分的領略了雅戈爾集團的魅力。在聽完唐小姐的介紹後,隊員們還提了一些比較深刻的問題,而唐小姐的精彩解答,也消除了隊員們的疑問。結束簡短的座談交流後,唐小姐還帶領隊員們參觀了車間的生產流水線。隊員們在此過程中深入的認識了製衣的過程,不得不佩服雅戈爾集團的先進生產流水線。

在結束短短几個小時的走訪參觀後,隊員們認為此次的走訪調研收穫頗多。隊長祝雙雙同學說:“寧波經濟六十年飛躍式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像雅戈爾這樣的大型企業,如果這樣的龍頭企業能夠再多幾家,那麼寧波經濟會越發成熟,為走向世界奠定了不可小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