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優秀簡歷>簡歷模板>

社會實踐新聞稿範文950字

文思屋 人氣:2.15W

以專長服務社會 用熱情譜寫青春

社會實踐新聞稿範文950字

——寧波大學法學院“法律大篷車”駛進民主法治示範村

7月3日上午,“寧波大學20xx年暑期社會時間出徵儀式暨‘法律大篷車’送進民主法治示範村啟動儀式”在寧波大學隆重舉行,拉開了寧波大學2003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序幕。

“法律大篷車”是寧波大學社會實踐的一個品牌活動。幾年來,“大篷車”走進鄉村城鎮、服務社群學校,使普法教育深入人心。為配合寧波市民主法治示範村的進一步建設,今年的“法律大篷車”在寧波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援下,分別組建了鄞州、海曙、寧海、象山四支小分隊,赴各地進行法制宣傳,開展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以規範村級管理,加大基層依法治理力度為目標。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法律大篷車”的隊員們因地制宜,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結合誠信教育,開展普法宣傳。針對農村廣大青少年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的情況,隊員們結合誠信教育這一主題,為鍾公廟鎮250多名中學生作了一堂專題法制講座。隊員們詳細介紹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並結合該法中的道德教育闡述了以誠實信用為核心的思想,提倡誠信教育從小抓起,強調誠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必須相結合。

開展專題調研,提供決策服務。調研是基本的工作方法,是瞭解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法律大篷車”的'實踐隊員們還專門對“信用寧波如何從青少年抓起”這一課題進行調研,以鍾公廟鎮200名中學生為物件,進行了青少年社會公德行為的問卷調查,並準備撰寫調研報告。

協助建章立制,切實服務農村。抓建章立制,使農村基層民主規範化、制度化是建立“民主法治示範村”的核心環節。因此,協助制定《廟堰村村民自治條例》,也成為了本次“法律大篷車”鄞州行的重頭戲。隊員們通過整理資料、瞭解情況、領會精神、明確要求,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針對原來的村規民約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進行了逐條逐字的討論和修改,並諮詢專業老師最終制定和修改了村民自治條例。修訂完成的村民自治條例將對民主法治示範村的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服務城鎮居民,鞏固實踐品牌。普法教育是提高農村幹部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的有效途徑之一。法律諮詢是“法律大篷車”的傳統服務專案,四支小分隊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開展了注重實效、深受群眾好評的法律諮詢活動。隊員們根據常用法律法規全書和寧波市的地方性規範性檔案選編,針對當地居民提出的各種涉及婚姻、民間借款、房屋拆遷、債務糾紛、勞動爭議等問題,進行了耐心而細緻的解答。隊員們熱心、真誠、周到的服務得到了村民們的讚賞,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認可,使“法律大篷車”再增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