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國小語文《恐龍》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2.27W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和生活習性。可恐龍畢竟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幾千萬年的史前動物,離學生的生活十分遙遠。於是我把這課設計為語文教學與資訊科技的整合課,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進行學習。

國小語文《恐龍》教學反思

一、課前查閱相關資料。

恐龍生活在非常遙遠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幾千萬年的史前動物,離學生的生活十分遙遠。我想如果教師只憑借一張嘴、一支粉筆進行教學,很難使學生充分感知課文,領悟情境,可能還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為此,我鼓勵學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網查詢恐龍的相關資料,然後有條件地把資料打印出來或者重要的記錄下來,讓大家在晨會課上進行恐龍知識的交流,從而使學生初步瞭解了一些恐龍的.知識。

同時我也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藉助網路資源,查到了很多相關資料,並製作了《恐龍》的課件。在製作過程中,為了體現各種恐龍不同特點,我們反覆查閱資料,集文字、聲音、影象於一體,竭力再現恐龍生活時代的場景和意境,力圖使學生身臨其境,獲得生動、真實、親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時,一開始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就播放了有關恐龍生活場景的錄象。當畫面上出現成千上萬不同種類的恐龍在地球的各個角落裡奔跑、嬉戲、漫遊的巨集偉場景時,學生們都睜大了眼睛,驚歎不已。悠揚的音樂聲,美麗的畫面,拉近了孩子與文字間的距離。孩子們彷彿進入了恐龍的時代,他們興奮不已,對自己所要學習的物件又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三、利用多媒體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恐龍生活在遙遠的古代,誰也沒見過,其種類、外行和習性都是科學家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所進行的研究推測。正因為如此,作者在文章多處運用了打比方、列資料、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為了讓學生了解不同種類的恐龍形態、生活習性等,我在製作課件時也力求圖文結合,即每一種恐龍都和相應的圖片和文字說明相配。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研讀課文,瞭解恐龍的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競猜活動——請讀一讀有關自己喜歡的恐龍的句子,但不要讀出恐龍的名稱,讓大家聽聽,猜猜這是什麼恐龍?在猜中瞭解恐龍特點,在猜中瞭解說明方法。

四、存在的不足。

雖然這節課我準備了很長時間,但還是存在許多不足。如在指導朗讀方面還不夠到位,在課堂評價學生這方面語言不夠豐富,由於時間關係在讓孩子們交流“你所瞭解的恐龍及它的特點”和“你們猜測一下恐龍是怎麼滅絕的”這兩個環節時,時間比較倉促,對個別學生關注不夠等等。

通過教學實踐,我體會到媒體的運用能使語文課增色不少,充分藉助現代教育媒體,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發揮語文學科的功能,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語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教學手段。在運用過程中,怎樣做到恰到好處,化難為易,需要今後的不斷實踐探索及老師們的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