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6.09K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及反思篇一:大班美術活動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反思

大班美術活動《可愛的小動物》教學反思

描述:

手指印畫《可愛的小動物》,是在《我們的動物朋友》大主題下的一個活動,我們將這個活動放在了主題後期,以此讓幼兒在調動原有經驗,豐富認識,培養情感基礎上進行這一藝術表現活動。

在教研活動中,我們開展了對此課的研討活動。我覺得原活動中讓幼兒任意創作的動物造型的設計,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些難度。基於我們班的小朋友對手指印畫已有過接觸,所以在這個活動中,我重點旨在讓幼兒探索手指點畫的表現技巧,初步有一些構圖意識。

分析:

一、考慮到用手指印畫出來的動物是有侷限性的,只能進行粗地色塊造型。我選擇了三種動物為主角來進行展示。一是蝌蚪,二是兔子,三是孔雀。選擇這三種動物的原因如下:

從幼兒的能力來看:我們班的孩子表現能力差距較大,有些已能很好的構圖,而有的小朋友我們還尚在培養他對繪畫的興趣。為了照顧各種水平的幼兒,使他們在活動中都有所嘗試,獲得成功的體驗,所以根據難易程度進行了動物的選擇。

從表現技能上來看:用手指直接點畫是基本的技能之一,也最易掌握。但要讓幼兒更好地表現動物形體,更好的利用印畫本來的特點來印畫,就要對手指印畫的方式進行思考。我選擇了兔子來達成這一重點。

兔子的耳朵是長長的,身體胖胖的,尾巴短短的,讓幼兒自己去思考,探索怎麼用自己的手指來印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開始有的小朋友根據以往繪畫經驗在想辦法的時候想用手指拖畫,藉此機會我提出了印畫的基本要求:“要按一下,就畫好的辦法。”(而不是直接用手來當筆使用)。因為設定了這一環節,最後只有一位幼兒出現了拖畫的現象,較之以前有了較大改觀。說明幼兒已明白手指印畫不等同於用手指蘸色畫畫。

在設想用大拇指印畫身體的時候,一位小朋友想出了用食指與中指拼攏一起躺著印的方法。不錯哦,已經會將前面印畫耳朵的經驗梳理運用了。我們興奮的一試,但最後小朋友發現兩個手指之間是會有一條縫的。小朋友就在這想想,試試中,學習印畫的技能技巧。最終都想出了用手指躺著印的方法、用大拇指壓印的方法及用手指豎著點的方法。

二、手指印畫,是以色塊構圖為主,要表現動物,需輔以一些細節表現才顯生動。在一節課中如果又要讓幼兒來著重印畫技巧,又要進行構線筆的使用。會分散幼兒的關注點,不利於上目標達成。考慮到這一點,我精心設計了背景圖,小河裡的水流線(印好後就是蝌蚪的尾巴),小橋上的兔子頭,孔雀的身體,讓幼兒在這基礎上進行添印。並留有空場,以方便幼兒自由的創作。想想還能印畫什麼動物,天上的,地上的,水中的,幫助幼兒進行類別歸整,拓展幼兒思維。

改進措施:

在教學示範中,我是以“邊看邊猜老師印什麼”的形式展開的。讓幼兒以好奇的心態來觀看我的示範。在印孔雀時因為尾巴要印很多個手指印,發現太費時,完全可以調整成直接出示範畫,以此讓幼兒來觀察孔雀尾巴是怎麼印畫的。(一個跟著一個,排排隊。)

也因為老師示範時和幼兒操作時的方式有所不同(老師並不是直接在背景圖上操作的)。造成兩位幼兒不清楚在背景圖上應該如何印畫。在示範時可以調整

為將最後三種動物放置到幼兒前景圖上,以方便幼兒理解在自己的背景圖上是怎麼樣操作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及反思篇二:評大班美術活動課反思

觀評《花兒朵朵》

在培訓中,我們觀摩了大班的美術繪畫活動《花兒朵朵》,受益匪淺,在觀摩中學習、在參與小組討論中評析、在聆聽講座後反思,學習觀評活動的過程中,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對該活動的思考。

一、目標制定體現適宜性

目標是活動的起點與歸宿。它的科學性十分重要,老師在說課時呈現的目標設定充分考慮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發展方向、最近發展區,體現了適宜性。重難點的定位恰當。如,重點:大膽用水粉顏料表現花的特點。難點:學習組織畫面,表現花的形狀、色彩美。

二、教師提問體現有效性

通常,教師在活動中運動得最多的引導方式就是提問,提問是否有效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學習是否有效。老師的預設提問與追問都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1、在欣賞花的圖片的環節,老師問:“你喜歡哪朵?說說它的形狀、顏色。”分析:這是老師在活動前經過精心思考設計的預設提問,這樣的提問緊緊圍繞本次活動的目標進行,意在讓幼兒在觀察花的形狀、顏色時,把握畫花的關鍵要素:形狀、顏色。為後面繪畫環節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

2、欣賞名畫《向日葵》時,老師問:“看看這朵花像什麼?”有孩子回答:“花心像洗腳盆、花瓣像辣椒”。在充分觀察《向日葵》後,老師及時追問:“你準備畫一朵什麼形狀的花?”

分析:老師啟發幼兒將花與生活中的事物聯絡起來。為後面部分幼兒創想花的形狀作鋪墊。教師的追問:“你準備畫什麼形狀的花?”即是在前一問題的基礎上及時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大膽將生活中看到的形狀設計成花的形狀,如,有孩子的回答:“心形、梯形等等”孩子的回答充分體現了老師層層深入的.遞進性提問的有效性。

三、繪畫工具的使用體現合理性

美術繪畫活動注重幼兒使用繪畫工具的良好操作習慣、衛生習慣的培養。要培養好這兩種習慣,老師提供的繪畫工具與示範操作要考慮從合理性。老師的活動就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事先為每桌有序、整潔擺放好顏料、畫筆、紙巾,為幼兒營造了一個乾淨的繪畫環境。繪畫活動中,老師在做教學準備時,操作工具能

擺放得藝術,其實是能為孩子的良好繪畫習慣培養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的。

老師在示範繪畫環節,每一個細節動作都注重了對孩子良好繪畫習慣的培養,如:將筆上沾的多餘顏料輕輕刮在顏料瓶頸,防止顏料灑落在地上、桌面上。細節往往是孩子潛移默化學習的重要地方。老師注重細節式的操作方式充分體現了繪畫工具使用的合理性。

四、欣賞與作品展示、評價體現審美性

審美性是美術活動基本要素。要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美,他們才能更好的發現美、創造美。

1、開始的引入環節,老師讓孩子欣賞幾種有代表性的花的圖片。

分析:美麗的花,衝擊著孩子的視覺,把孩子帶入花的世界。彷彿置身於花的海洋,豐富的視覺感知為孩子在後面部分表現花的美,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

2、在孩子繪畫完後,作品一一呈現出來時,觀摩的老師們不禁感嘆:“好美呀!”孩子們也在互評中,紛紛表達自己的喜歡的作品、表達自己欣賞到的美。

分析:細細分析,作品讓人感覺這麼美的原因——老師展示作品的方式很講究藝術氣息,將黑卡紙為背景的畫貼在白紙做的長紙捲上,黑白搭配的“裝裱”方式,十分具有視覺美感。讓欣賞者有藝術享受、讓繪畫者有創作成就。這正是美術活動審美性的充分體現。

3、談談自己一點的疑惑:在幼兒繪畫時,老師用PPT展示了許多美麗的花的圖片。而孩子在專注作畫,沒有欣賞圖片,也沒有從圖片中得到繪畫啟示。這些圖片是否在本次活動前,作為前期準備讓孩子欣賞了,豐富了孩子的經驗,如果沒有在活動前欣賞,只是在本次活動中第一次呈現。那這些圖片在孩子繪畫時呈現,是否起到了暗示引導的作用?

觀評活動中,自己一直力求從淺思考者向深探究者發展,經驗的積澱是必備條件。為此,作為一名經驗欠缺的一線教師,我將努力在觀摩、學習、研討中循序提高自己觀評活動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及反思篇三:大班美術活動反思

美術活動反思:《秋天的葉子》秋天到了,大樹們漸漸地換上了多彩的衣服,孩子們看在眼裡,樂在心裡。“把美麗留下來”的活動便開始了。活動一:“撿樹葉”,主要考慮到幼兒知識經驗的建構。孩子在實踐中觀察了各種顏色的樹葉,有了情感的體驗,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為活動的開展鋪墊了基礎,使幼兒有話可說;活動二:重難點的前置——塗色技能。本週我們在美術區設定了“五彩的樹葉”,通過實物和範例欣賞,豐富了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如:對好朋友色彩的理解——相近色的認識。通過幼兒的實踐活動——操作,幫助幼兒掌握了兩種顏色相接的方法。

一、目標與主題更和諧。

活動目標的制定可以更貼近主題內容。我的目標制定藉助藍本,沒有進行大的改變。如:原目標1.學習用圓形、三角形表現大、小不同的樹木,並嘗試用兩種相近色塗色。2.能較合理的佈置畫面,發展想象力。可以改成:1.運用兩種相近顏色進行塗色,感受秋天的美。2.能用大小、色彩不同的樹葉合理佈置畫面。這樣制定目標與主題內容配合密切,也更加接近幼兒的能力水平和藝術領域的目標。

二、匯入活動更精彩。

我們在平時的美術活動中,很多采用圖片欣賞、情景匯入、談話匯入等方式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其實我們可以拓寬自己的思路,採取更多的形式。如:實踐的方式,讓孩子觀察秋天的風景,發現秋天的色彩;用特寫的形式,欣賞不同形態的樹葉。即幫助幼兒發現秋天色彩的豐富性,感受秋天的美,又發現樹葉的獨特性,建構了幼兒的知識經驗,為幼兒繪畫活動做準備。

三、精彩評價顯特色

活動評價是對幼兒經驗的提升。在評價活動中,我們會先請孩子們欣賞朋友的作品,然後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及理由。孩子們說的挺好,但我覺得我的提問語言不夠精簡,針對性不強。其實我可以這樣問:“樹葉漂亮嗎?有哪些顏色?”、“哪些樹葉最特別?”讓孩子有針對性的圍繞顏色、形狀、特色三方面講述,幫助幼兒經驗的提煉和積累。

通過這次活動,我領悟了許多。在今後的美術活動中我將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活動設計更開放,讓孩子有更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同時在範例的準備上照顧到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特別是能力強的孩子,讓美術活動“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