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就業指導>

中國農民戶口升值開始

文思屋 人氣:1.13W

中國農民戶口升值才剛剛開始,“鄉村升值”有助城鄉統籌發展。

中國農民戶口升值開始

當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們需要順應時勢,以二元協同思維方式,從城鄉雙向流動來認識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作為承載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熟人社會,農村保持著一種特殊的親情文化。這種文化具有一種混合的價值。其一,它是農民精神歸屬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給農民帶來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其二,在農村生活的禮尚往來中,形成了鄉村特有的社會關係,從經濟學看叫社會資本。這種社會資本在農民遇到重大事情時就能發揮作用,其功能是貨幣不能替代的。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價值處在不斷衰減中,但並沒有消失,在農村繼續頑強地存在著。由此可以理解,為什麼一些地方的平墳遭到農民如此強力的反對,為什麼許多華僑同胞,已經離開鄉村有幾代人之久,但仍然在老家修房子、修祖墳,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祭奠。

其次,還應該認識到,農民戶口含金量的升值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升值空間。 最近幾年,不僅農民不願意放棄自己的農村戶口,而且還出現了一些城市人想到農村去。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目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三種力量正在推動鄉村價值升值。一是正在興起的綠色消費和文化消費,使鄉村特有的青山綠水、有機生態食品、鄉土文化的.價值,越來越被城市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者青睞。在這種新消費的帶動下,以農家樂為新業態的鄉村旅遊方興未艾,潛力巨大。二是正在興起的網際網路,縮小了城市與農村在資訊上的鴻溝。鄉村電商使以前難以進入市場的鄉村土特產品、鄉村手工藝產品進入到城市消費市場,為鄉村產業發展帶來新希望。三是隨著鄉村價值逐漸上升,一批迴鄉的新鄉賢,正在成為鄉村文化復興的中堅力量,在他們的作用下,鄉村文化價值正在創造性復活,鄉村價值自我認同感也出現了回升。

當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們需要順應時勢,以二元協同思維方式,從城鄉雙向流動來認識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我們需要把中國城鎮化發展的著力點,從關注農村到市單一通道的疏通,轉向城市與農村雙向流動通道的疏通上來。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放棄農村戶口的兩棲式城鎮化,在很長一段時間也許是一個常態。農民的選擇,是農民自身收益最大化的選擇,也是對中國特色城鄉二元共生、雙向流動城鎮化的貢獻。這不僅可以使中國五千年文明之根在鄉村得以延續,也符合城鄉統籌的城鎮化要求,有利於多元文化的發展,也將為中國人提供多元化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