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考研>

考研輔導班成了應試伎倆販賣場

文思屋 人氣:3.3W

記者在對天價考研保過班進行調查時發現,除了這些機構所宣稱其擁有的“內部關係”和資源以外,保過班之所以比普通班的價格高出數倍乃至數十倍,最主要的區別是多了項“一對一”的專業課輔導服務。

考研輔導班成了應試伎倆販賣場

與普通班相比,幾家考研輔導機構的高階班、保過班大都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課輔導,而輔導員實際上都是在校的研究生,這一方面是因為教育部禁止高校老師在考研機構代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聘請研究生更為廉價。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中,這些研究生既能對學生進行專業課知識的輔導,還能夠分享自己的資訊和經驗。

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曾參加過“一對一”培訓的往屆考生和擔任過輔導員的研究生,都覺得這項服務並不像培訓機構宣傳的那樣物有所值。

研究生輔導員的經驗和資訊比知識更重要?

海文一位自稱姓張的老師稱,學生報名保過班之後,就會為其在40天之內配備好一名專業課輔導員。一般來說,這些輔導員都是學生所報考高校目標專業的研究生。到考研初試前,輔導員會對學生進行60~100課時的“一對一”全程輔導。

考研機構聘用研究生擔任輔導員,是業內慣常的做法。海文考研官方網站這樣介紹:其擁有197名博士後、976名博士、16000名碩士組成的最大規模的教學服務網路;跨考教育的官方網站上也介紹說,有26591名在讀研究生可提供專業課一對一輔導。

2006年,教育部發出《關於做好2006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高校在職教師不應參加社會考研輔導班活動。“教育部規定高校老師不能出來上課,只有一部分聲望較高的教授敢出來上課。”張老師表示,其實研究生來上課的效果比教授更好,因為教授上課只會按照考試大綱來講,不會補充額外的知識,而研究生除了上課,還會分享他所收集的考研資料和複習筆記,向學員傳授經驗等。

海文的另一名工作人員陳老師則道出了一個更為現實的原因:聘請研究生擔任輔導員成本更低。他表示,不請高校導師來輔導學員的原因主要是價格太高,學員往往不能承受。對於這些聘請的研究生輔導員,基本不需要面試和培訓,當海文找到合適的輔導員後,會向雙方提供聯絡方式,讓輔導員先跟學員溝通,學員滿意的話就可以正式上崗。

在張老師的口中,這些輔導員提供的“經驗”和“資訊”是尤為寶貴的。“我們招聘的都是當年考研獲得高分的研究生。他們從考研的戰場走過,有實戰經驗,即使有不能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問同學或是導師。”她強調,對於考生來說,接觸這些研究生也是認識未來師兄師姐的機會,有的研究生輔導員能夠把你推薦給他的導師,或者在授課的時候涉及到導師的情況。“這些研究生很負責任,會像朋友一樣和你保持聯絡,因為他對你的服務和你的錄取情況,都和他的績效掛鉤。”張老師說。

考研培訓機構賺了“大頭”

儘管有著課時數量的規定,但海文和跨考教育兩家機構的工作人員都告訴記者,為學生配備好輔導員後,上課的時間和地點都不固定,一般都由雙方自行協商。跨考教育上海分校的劉老師說,由於研究生的學習和科研任務也比較重,因此一對一輔導大多是在網上進行的,即學生有問題,就通過QQ、郵件等給輔導員留言,輔導員上線時便答覆他。

去年在海文擔任輔導員的肖雄就表示,自己的工作主要是通過網路和電話答疑完成的。像他這樣的研究生,在海文提供的服務分為“授課+答疑”和“答疑”兩種。其中,“授課+答疑”輔導員既需要面授和網路授課,又需要隨時為學生提供答疑,每課時的報酬是50元,每輔導一個學員從暑假到考研結束,約可獲取3000元報酬;“答疑”輔導員則無時間限制,每輔導一個學員可獲取1000元左右的報酬。肖雄同時輔導兩名“鑽石卡”的學生,共收入4000元。

在“勤思教育”擔任輔導員的劉美認為,含有“一對一”鑽石卡的輔導班是最賺錢的專案,學員所交學費的絕大部分都被考研機構賺走了,輔導員從中獲得的收入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她告訴記者,自己提供給VIP學員的服務是“制定學習計劃、解答疑問、檢查複習進度”等,到明年1月考研結束,她總共需要輔導20名學員,從每名學員身上能夠獲得300元報酬,但這些學員每人都向考研機構交納了少則六七千元、多則幾萬元的學費。

劉美說,自己選擇輔導員兼職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份工作輕鬆、自由,消費的是自己的知識儲備。每次收到學員的諮詢郵件,她只需要翻翻自己過去的複習資料和筆記本,就能輕鬆地應對學員提出的問題。

在海文擔任輔導員的中國政法大學研一學生李平也覺得,考研培訓是個暴利行業,在業內,海文付給研究生輔導員的工資還算是比較高的,每個課時的提成有50元。今年6月,她曾到另一家法律碩士培訓機構應聘“一對一”輔導員,對方要求她每個月至少工作40小時,給她開出的工資只有每小時20元。

自己聯絡師兄比考研機構更靠譜

去年報了海文“全科鑽石卡”的李思聰從一所二本院校考上了吉林大學。由於不在北京,他也是通過網路接受全程培訓的。在他看來,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就是“簡單講講,有問題可以隨意問,他給你講”。

他認為,“鑽石卡”的服務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其“附加價值”,能夠為自己“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海文、跨考兩家考研機構的工作人員都對記者強調,報名保過班以後,學生需要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封閉起來學習,至於瞭解所報考院校資訊、與學校導師和師兄師姐聯絡、獲取往年的複試資訊這樣的事情,學生自己都不用操心,“老師們都會安排好的。”海文的張老師說。

“保過班賣的就是資訊。”去年上了海文“鑽石卡”保過班、最終考上中國科技大學的王大鵬坦言,報班時主要就是覺得對方的宣傳太誘人了,而自己又抱著必須考上的心態,就被說動了。但上完整個課程後,“個人感覺這個班不值那個價格。”

王大鵬說,當時海文為自己找的師兄雖然是同一專業,但和自己的研究方向並不是很對口,所以他開始自己在考研論壇尋找資訊。結果發現,很多前一年參加考研的人都留下了自己的聯絡方式。“去年他們考研,今年他們就變成師兄了。你一個一個地去試,那些考上的師兄會很樂意談起他們那段光榮歷史的。”比起海文為他找的那名輔導員,他自己在論壇上聯絡的一名師兄給他的幫助要大得多,現在這名師兄就和他在同一個實驗室。

國際關係學院的楊真這個月剛剛報名了海文的“全科鑽石卡”,她想報考對外經貿大學的金融學專業研究生。她覺得,由於“鑽石卡”是小班教學,教學質量肯定會高於學費只有幾百元錢的大班,講得也會更詳細,因此希望小班教學的專業課能夠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

“報班就是因為自己基礎不太好,抱著必須考上的心態,想更穩妥一點。能不能考上研究生決定了未來的人生高度,所以在考研上多投入資金是很正常的。”楊真說。不過,她還是準備通過朋友、BBS去找一些對外經貿大學的研究生師兄師姐,“考研機構給我找的那一個肯定是不夠用的,我要多問問不同的人,這樣得到的資訊也能更全面些。”

今年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夏帆在考研前,也曾打聽過市面上“一對一”專業課輔導的考研班,但在看過令人咋舌的價格後,他決定放棄,只報了一個政治課的大班。在他身邊,絕大多數成功考研的同學也是通過“DIY”的方式,自己找資料、聯絡師兄師姐的。

對於這些天價班,他難以理解會有人報名:“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大家又都是成年人,找教材和資料、查歷年的真題和資訊、和人聯絡都是很方便的,也是對自身能力的鍛鍊。很難想象這些事情還要花錢請人代勞,除非是有錢沒地方花。”

跨考教育的劉老師卻不這麼認為:“我們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他們走彎路,做無用功。他們就是想省點時間去複習,以後鍛鍊的機會多著呢。”

讓考研班包辦一切,豈不是重新走入了應試化?“中國的教育只有應試教育吧。”當記者提出疑問時,劉老師這樣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