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2016年學術論文寫作指南

文思屋 人氣:8.84K

第一節 學術論文概述

2016年學術論文寫作指南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

學術論文應具備以下四個特點:

一、科學性。學術論文的科學性,要求作者在立論上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 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在論據上,應儘可能多地 佔有資料,以最充分的、確鑿有力的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在論證時,必須經過周密的思考, 進行嚴謹的論證。

二、創造性。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創造性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學術論文的創造 性在於作者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這是因為科學的本性就是“革 命的和非正統的”,“科學方法主要是發現新現象、制定新理論的一種手段……舊的科學理論 就必然會不斷地為新理論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沒有創造性,學術論文就沒有科學 價值。

三、理論性。學術論文在形式上是屬於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 自己的理論系統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 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一般來說,學術論文具有論證色彩,或具有論辯色彩。論文的內容必 須符合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符合“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綜合” 的科學研究方法。 四、平易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科學道理,不僅要做到文從字順,而且要 準確、鮮明、和諧、力求生動。

第二節 學術論文的寫作

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主要是:

 一、選題 選題在學術論文寫作中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只有研究有意義的課題,才能 獲得好的效果,對科學事業和現實生活有益處;而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研究得再好, 論文寫作得再美,也是沒有科學價值的。錢學森教授認為:“研究課題要緊密結合國家的需 要。……在研究方法上要防止鑽牛角尖,搞煩瑣哲學。目前在社會科學中,有的人就古人的 一句話大作文章,反覆考證,寫一大篇論文,我看沒有什麼意思。”因此,我們要選擇有科 學價值的課題進行研究和寫作。 那麼,應該根據哪些原則來選題呢?

(一)具有科學性。它應包括:急待解決的課題;科學上的新發現,新創造;學科上短 缺或空白的填補; 通行說法的糾正;前人理論的補充;等等。

(二)有利於展開。指的是:要有濃厚的興趣;能發揮業務專長;先易後難,大小適中; 已佔有一定的資料;能得到導師指導;在一定時間內能完成;對題目加以限定。

還應說明的是,在選題的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題確定之前,要查閱文獻資料。目的在於瞭解本學科的研究歷史與現狀,明確在 本學科中過去已經進行了哪些研究,有什麼成果;瞭解本學科的研究現狀,以便弄清現階段 的研究達到了什麼程度,以及哪些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為此就要到圖書館查閱有關的報刊目錄索引、專題目錄索引以及年鑑等工具書。另外, 還要做文獻目錄卡片。這種卡片可以先從最近發表的新的文獻資料調查開始,按年一項項寫 出來。卡片的寫法是,記上作者、標題、雜誌名、頁碼。若是單行本,要寫上出版單位,報 紙要寫上發行的年月日。

2、發揮想象力進行積極的思考。在查閱文獻資料、做目錄卡和對目錄卡進行分類整理 的過程中,大腦的思維就已經開始工作。論文作者應該充分運用自己的思考力(分析、綜合、 演繹、歸納、分類、組合、加減、反逆、類推等等),對文獻資料進行積極的加工,這是一 種創造性的想象,缺少它就得不到新的題目。 在閱讀資料、進行思考的同時,既要注意資料的記錄,更要注意思考的記錄,尤其是對 突然來臨、轉瞬即逝的靈感的記錄。

(二)研究 科學研究從選題、確定課題時已經開始。這裡指的研究,是指選題確定之後集中攻關的 研究。具體來說,有以下內容:1、蒐集資料。凡是與課題有關的資料都應晝蒐集齊全。2、 整理資料。使散亂的資料條理化,具有可用性。3、調查材料。材料是科研的基礎,除了查 閱資料蒐集材料外,有時還要進行調查。調查分為實地調查和書信調查兩種,實地調查可用 開會、查勘、個別訪問等方法進行。在調查中要注意蒐集原始材料,有時要繪圖,或者攝影, 或者錄音,或者翻印。4、觀察實驗。這主要是自然科學使用的研究方法,社會科學中的某 些學科也要用到。通過觀察、實驗,我們可以取得重要的資料和材料,經過分析、綜合,使 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檢驗和發展科學理論。5、思維創造。這是研究中的`最富有 創造性的階段。它是由一系列既相互區別又密切聯絡著的方法所組成的,其中主要有:歸納 和演繹,分析和綜合,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高階的理性認識。這種科學的邏輯思維方 法就是辯證邏輯。

李景隆主編的《應用寫作》把上述創造性思維稱為“創造工藝”,並介紹了對寫作論文 很有參考價值的“創造工藝”方法——KJ法。具體方法是: 先準備下列必要的用品:①鉛筆、鋼筆;②紅、藍等色鉛筆;③曲別針;④橡皮;⑤卡 片;⑥圖解用的對開大白紙。此外,還必須有能攤開卡片的場所(大的桌子,或者是床)。 這種方法,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四個步驟:①寫卡片;②對卡片進行分類、編成卡片群; ③排列卡片群,以圖解來安排文章的結構;④文章化。

這種方法進行的過程是:

第一,蒐集材料。

第二,把蒐集的材料(包括:經過作者發散思維想出來的材料,文獻資料,以及從調查、 觀察、實驗中得到的材料)製成卡片。每張卡片寫一項,這樣就便於材料的分類、綜合、比 較、追加和剔除。每張卡片都要加上簡明扼要、能一目瞭然的標題。若將這些卡片加上序碼 則更為方便。

第三,把這些卡片象撲克牌那樣擺到桌子或床上。

第四,邊讀,邊思考,把內容相關的卡片調到一起。這時要注意,常常會思考出新的問 題來,應該立刻寫成卡片放到裡邊去。

第五,這樣便會得到若干個卡片群。對這些卡片群要依次細讀,琢磨為什麼會把它們放 到一起,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把思考的結果簡要概括地寫出一張卡片,放在每群卡片的最 上邊。為了表明各群卡片內容是不相同的,要用不同顏色的鉛筆分別標出符號。然後,把每 個卡片群用曲別針別好。

第六,上面編成的是小的卡片群,下一步要編中的卡片群。編中的卡片群與上述編小的 卡片群的方法一樣,也要寫出一張新的卡片,概括出這一群卡片的要點,放在最上邊。也要 用顏色鉛筆標出共同的符號,以與其他卡片群相區別。

第七,以相同的方法,對中卡片群進行編組,最後編出大卡片群。

第八,這樣就逐步地把卡片小、中、大地集團化。在這個卡片群的編制過程中,要注意: 卡片群想做得好,就不能把另一群中的任何一張卡片隨意抽出來插入到這一群裡。每個卡片 群無論大小,都是緊緊繞著一箇中心、一個觀點組成的。還要注意:編卡片群,必須這麼由 小到大來編。有些人卡片分類往往先做大的劃分,把大類分出之後再分小類。這樣由大到小 的分類方法不好,因為這麼做,是從頭腦中已經形成的固定分類標準出發的。如果循著舊的 觀點分類,就不可能產生創見。卡片群只有從原始材料出發,不抱任何成見,不帶任何框框, 由小到大地編制才可能產生出新意。

第九,開始排列大卡片群,以圖解的形式來安排文章的結構。先把每個大卡片群中的第 一張“觀點”卡片抽出來擺在桌子上進行空間排列,看這些大的“觀點”卡片之間有何意義 上的聯絡,怎樣排列能富有邏輯效果,能更鮮明、有力地表達出論文論述的主題。考慮好後, 畫到大白紙上。

第十,再這樣排列中、小集團的卡片群。卡片的分類是由小的到大的,是由編出小的卡 片群開始,然後再彙集編成中的,到大的卡片群。而以圖解來安排文章的結構,與此剛好相 反,要先從大的卡片群開始,也就是先把文章結構上的幾個大的部分先安排出來。然後再考 慮每個大的部分中幾個觀點的安排,這就是中卡片群的排列。最後是小的卡片群的排列,把 一張張卡片排列好,這樣就有條理地集中說明了一個個小的觀點。這些都要畫在大白紙上, 小的卡片群可以只寫出觀點,一張張所使用的材料卡片,可以用序碼標明先後次序,在白紙 的圖解上加索引說明。

第十一,這些工作完成之後,要按圖用嘴試著說一遍,如果通順、流暢,言 之成理, 表達得清楚,那是好的圖解。如果說得彆扭,意思不清或者缺乏邏輯效果,那還需要進一步 調整、修改。

第十二,有了滿意的圖解,就可以按圖解的順序開始寫文章了。

以上就是“KJ法”的主要內容。

(三)寫作 首先,擬製論文寫作提綱。其方法是:

(1)寫作短小的文章可以用“打腹稿”的辦法,而寫作學術論文則要通過擬製提綱, 使論文骨架、輪廓視覺化,便於研究全篇文章的論點、材料的組合關係,區域性與整體的邏輯 構成是否均衡、嚴謹。

(2)論文寫作提綱應包括以下專案: 題目 基本論點 內容綱要

一、大專案(上位論點,大段論旨)

(一)中專案(下位論點,段旨)

1、小專案(段中一個個材料)

(3)每個專案的寫法可選用:一、標題寫法。以簡要的語言,用標題的形式把該部分 的內容概括出來。二、句子寫法。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的內容概括起 來。

(4)擬製提綱的順序:

①先擬標題。或提示論點,或提示課題……要求:直接,具體,醒目。

②以論點句寫出論文基本論點。

③選擇論文構成的基本型,確定全篇邏輯構成的骨架。 ④寫出層次與段落的先後順序。 ⑤資料、卡片按構思的順序標上序碼備用。

⑥全面檢查,修改提綱。 其次,根據論文提綱執筆起草。有兩種方法:一是按照提綱排列的順序從緒論寫起,接 著寫本論、結論。二是從本論入手,寫好本論、結論後,再寫緒論。

起草時,較短的論文可以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一氣呵成。對於長篇論文,可以先分成幾 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寫,然後合成一篇。

在執筆寫作的過程中,應注意運用以下的方法:(1)從已知的到未知的;(2)從親近 的到較疏遠的;(3)從簡單的到複雜的;(4)從預備知識到本題論旨;(5)從概說到分 論;(6)從具體到抽象;(7)從讀者容易贊成的到不大同意的;(8)從與讀者有關的到 關係不大的;(9)從讀者興趣濃厚的到興趣淡薄的;(10)語言儘量寫得簡潔、精煉;避 免煩冗、羅嗦;(11)表和圖的運用有助於論文的變化,增強表達效果;(12)引文儘量 要少,引時不可斷章取義,要核對無誤;引文的出處要加註, 方法有夾註、腳註、章(節)附註、尾註。

最後,推敲修改,謄清定稿。論文的初稿寫成之後,還要再三推敲,反覆修改,認真謄 清。論文的修改,一般包括觀點的訂正,材料的增刪,結構的調整,語言文字的潤色等幾個 方面。修改的方法因人而異,因文而異,但不論用什麼方法都應該注意:1、要主動聽取別 人的意見;2、要再查閱、再研究,然後動筆修改;3、要“冷處理”,即把初稿擱上若干 天,然後廣泛地瀏覽有關的資料,讓頭腦冷靜下來,再行修改。這樣修改,往往容易突破原 來的框框,發現問題,產生新的看法,就可以使論文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摘要)

1.引言

本標準所指報告、論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複製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髮表在期刊或會議錄上的論文及其預印本、抽印本和變異本;作為書中一部分或獨立成書的專著;縮微複製品和其它形式。

2.定義

2.3 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它用途的書面檔案。

學術論文應提供新的科技資訊,其內容應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而不是重複、模仿、抄襲前人的工作。

3 編寫要求

報告、論文的中文稿必須用白色稿紙單面繕寫或打字,外文稿必須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複製本。

報告、論文宜用A4(210×297MM)標準大小的白紙,應便於閱讀、複製和拍攝縮微製品。

4 編寫格式

4.2 報告、論文的構成

封面、封二(學術論文不必要)

題名頁

序或前言(必要時)

摘要

前置部分 關鍵詞

目次頁(必要時)

插圖和附表清單(必要時)

符號、標誌、縮略語、首字母縮寫、單位、術語、

名詞等註釋表(必要時)

引言

正文

主體部分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表

附錄部分(必要時)

可供參考的文獻題錄

結尾部分(必要時)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