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中國家庭倫理劇情節設定的雷同性研究

文思屋 人氣:1.99W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家庭倫理劇開始興盛,其蓬勃發展的態勢不亞於諜戰劇、宮廷劇,也出現了體現普通百姓生活的一些優秀劇目。但在一些家庭倫理劇中出現了創作上的瓶頸,敘事模式化現象嚴重,人物設定雷同,情節照搬照抄,其中情節設定雷同的現象已經使電視劇的發展嚴重滯後。好的情節設定是挖掘人物背後的人性,提升觀眾對生活的理解高度,引領大眾藝術的行為和價值,而不是一味地討好觀眾,取悅觀眾。為此,本文針對家庭倫理劇中的情節雷同現象進行了梳理,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中國家庭倫理劇情節設定的雷同性研究

關鍵詞:倫理;雷同;情節

1990年作為家庭倫理劇發展的一個標誌,是因為《渴望》的出現。[1]而對於家庭倫理劇這一概念的界定,一般都會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入手。狹義的家庭倫理劇專指反映家庭成員之間人倫親情和矛盾糾葛的電視劇。這類倫理劇側重表現的是一個家庭內部喜怒哀樂的故事。[2]在本文中談到的家庭倫理劇指的是廣義的家庭倫理劇,它是以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夫妻之間的愛情等人倫道德情感為主線,展開人物關係時在不可避免的矛盾衝突中表現理解、寬容、仁愛等主題的電視劇。但家庭倫理劇發展至今,出現了創作上的瓶頸,敘事模式化現象嚴重,人物設定雷同,情節照搬照抄,其中情節設定雷同的現象已經使電視劇的發展嚴重滯後。

情節是什麼?情節就是指那些能夠表現人物性格及人物關係的事件。通俗一點講,情節就是有因有果的事件。圍繞一條線索繼續下去,就構成了情節線索。如果在某一事件的設定上使事件向另一方向發展,就構成我們劇作中所熟知的情節點。眾所周知,電視劇更講究情節衝突的外在化和複雜性,起伏跌宕的衝突才有可能使故事情節更長久地延續下去。在電視劇中,可以說沒有衝突就沒有情節,衝突是情節的基礎和動力,它推動情節的發展。因而,電視劇的情節設定越強烈,矛盾衝突越大,越能引發觀眾的窺探與好奇。現在電視劇創作的怪圈就是將這樣的情節橋段來來回回地應用,“狗血”的劇情,煽情的設定,粗糙的製作,以此贏得收視率和利益。好的情節設定是挖掘人物背後的人性,提升觀眾對生活的理解高度,引領大眾藝術的行為和價值,而不是一味地討好觀眾,取悅觀眾,媚俗的行為只能讓觀眾反感,甚至排斥。筆者梳理了近20年的家庭倫理劇,發現其中情節設定雷同現象嚴重,為此將從如下幾個方面探討家庭倫理劇情節設定的雷同性以及如何避免或改善情節設定的雷同。

一、婚姻關係中傳宗接代思想與現代思想的碰撞與融合的情節表達

傳統的儒家文化思想中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最能體現在家庭倫理劇的創作中,許多的電視劇都以此作為主要情節展開敘述,尤其是老一輩傳宗接代的思想更是成為情節創作的'源泉。這種觀念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矛盾的設定也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要想將這種傳統思想與現代思想碰撞的火花展現得更好,我們不僅僅在情節線的表述上,還應該在生活細節的各個側面,即在情節點的設定上可以更加戲劇化、生活化。在電視劇《天真遇到現實》《幸福從天而降》中,都涉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情節設定上出現了婆媳間由於生孩子問題產生的種種矛盾。媳婦能不能為夫家傳宗接代的問題成了一大矛盾。這兩部家庭倫理劇在情節處理上,一種解決方式是媳婦為夫家添丁的喜訊和解了婆媳矛盾,另一種解決的方式是婆婆最終以一種告慰祖先的方式來達到內心的和解。雖說在情節設定上也只能呈現出這兩種解決方法,但是我們能否避開舊有的傳宗接代思想和重男輕女的思想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實在是劇情的需要,那麼創作者可以在情節設定上細化到思想的骨髓,比如公公婆婆家傳統的舊有思想無法在兒子這一代消除,思想無法開明到生男生女都一樣的觀點,這樣創作者在情節設定上就有了更大的創作空間來敘述兒子的兩難,再通過林林總總的小事展示出這種思想的弊端,或者以最終不能達到和解作為結局也未嘗不是一條新的嘗試。

傳統思想與現代思想無論是誰佔了上風,都不能說明是誰主宰現代社會的觀念,形成獨大的局面。後現代社會的包容性、複雜性和多元性正是在一種新的語境中錯綜複雜存在著的。因而電視劇的創作也是在一種相對寬鬆的環境中應運而生的,但後現代社會的娛樂化、利益化致使一部分粗製濫造的電視劇登上熒屏,雖然也飽受詬病,但卻沒有實際的措施予以制止。

二、以婆媳矛盾為主的不同價值觀的碰撞引發的情節相似性

家庭倫理劇又可以按照其主要表現的題材分為以下幾類:一是表現當代夫妻婚姻關係的,如《新結婚時代》《中國式離婚》《半路夫妻》《前妻回家》《馬文的戰爭》《閃婚》《裸婚》《牽手》等;二是表現父母與子女關係的,如《咱爸咱媽》《家有九鳳》《兒女冤家》《浪漫的事》等;三是表現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親情樹》《大姐》等;四是“婆媳劇”及其變種“女婿劇”,如《媳婦是怎樣煉成的》《當婆婆遇上媽》《婆婆來了》《丈母孃來了》《新女婿時代》等。這些電視劇尤其是在表現婆媳矛盾時,往往由不同的價值觀導致衝突,有的體現在勤儉節約的美德上,婆媳的各自表現令矛盾加深。現在的家庭倫理劇都集中反映現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表現“80後”的家庭倫理劇也蔚然成風。成長在改革開放後的年輕人在消費觀念、審美訴求、生活習慣等方面都與老年人不同。時代的不同、成長環境的不同都直接導致老年人與年輕人觀念上的差異,表現在婆媳關係的問題上,就更加誇張地顯現出來。《雙面膠》這部作品展現了一個上海媳婦和一個東北婆婆之間的矛盾衝突,涉及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像生活習慣、地域差異、消費方式、知識背景等,從對日常生活狀態近乎白描式的表現中,揭示出當下社會家庭中帶有普遍性的矛盾與衝突。《媳婦的美好時代》關注新時代婆媳關係,以不同於以往的視角展現了媳婦與兩個婆婆的複雜關係,重在換位思考解決婆媳之間的矛盾。《婆婆來了》依然是農村的婆婆和城市長大的媳婦之間的各種摩擦,依然不能逃脫生活習慣、地區差異、知識背景的各種迥異現狀而導致的婆媳矛盾。

三、外遇問題、“小三”現象引發情節的雷同性

《牽手》一炮打響了老百姓最為關注的“小三”問題,婚姻中的外遇問題成為人們生活中最為敏感的話題。尖銳的話題、濫情的表達都增強了情節的表現力。無論是懷揣愛情無意中成為的小三,還是直接讓愛情做主想上位的小三,抑或是貪圖金錢受制於現實壓力的小三,這些人物形象都在傳統道德的束縛下不能公開示人,她們揹負道德輿論的壓力,活在不為人所知的角落裡,現在的電視劇創作針對小三的敏感話題進行創作,有的創作者甚至無視道德的底線,直接揭示了小三內心的苦悶與愛情的彷徨,有悖於正常的倫理道德規範,理所應當受到批駁的人物形象反而受到了同情,這一類電視劇尤其是《蝸居》表現得最為明顯。情節是有因有果的事件,小三因為自己的私慾和愛情全然不顧道德與良心,來傷害別人的家庭與婚姻,必然應受到該有的“回報”。如《保衛愛情》中李強的祕書彭小娟,在發現自己有了男主角的骨肉之後,立刻就衝到了女主角謝玉蘭的面前與其攤牌,希望實現自己的“上位”,並且在一定時期內,她的這種慾望得到了滿足。又如《讓愛做主》中,設定的兩位第三者都在此列,其中的婁嘉儀,在與耿林正式發生不正當關係後,做出了一系列逼迫其離婚、到耿妻劉雲的單位鬧事等行為。而另一位第三者曹詩睿,則在情人王書去世以後,想以孩子為要挾,向情人的妻子攤牌,令其承擔自己出國留學的費用。然而對於“奪愛”型的第三者而言,她們慾望的實現都只是一時的,因為從其最終結果來看,她們往往受到某種“惡有惡報”的懲罰,或是失去孩子,或是她們所希望倚仗的男性因為種種原因最終迴歸家庭而結束了與她們的不正當關係,使她們落入“人財兩空”的境地。《婚姻保衛戰》既表現了現代社會婚姻中人們對於婚姻的捍衛與保護,也折射出轉型期社會婚姻的信任危機,暴露出種種倫理道德問題。《牽手》《蝸居》《中國式離婚》《婚姻保衛戰》《大丈夫》《來來往往》《讓愛做主》《離婚律師》等電視劇中的“小三”現象、外遇問題成為熱門話題,創作者沒有站在女性的視角來直接批判男性的貪婪與自私、虛偽與道貌岸然,而以男性本位的寬容心態為男性的出軌甚至拋棄妻子找到藉口。在創作中就應該讓這些角色受到良心的譴責,惡有惡報的情節設定雖有一些幼稚但卻有大快人心的心理訴求。電視劇的功能之一確實需要教化人的心靈,而不是模糊人們的道德,使輿論不具有批判性,只有進行深入的批判和重塑現代社會的道德底線,觀眾才能在現實生活和藝術中找到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