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辦事指南>社保政策>

是否應該延遲退休年齡,以後你就慢慢懂

文思屋 人氣:1.45W

是否應該延遲退休年齡,以後你就慢慢懂。

是否應該延遲退休年齡,以後你就慢慢懂

中國的人均壽命在增加,假如人均壽命增加而工作年限不增加,那既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也是給年輕人增加了更多負擔。一個社會揹負著沉重的老年人口的負擔,卻又不讓老年人工作,這個社會豈非更加沒有前途?一個沒有前途的社會,年輕人哪來的工作機會?

作者:凌書巖

搜狐財經“第一訪談”專訪攜程網創始人樑建章,談人口危機,網友反應最強烈的是樑建章主張延遲退休越早越好這一點。網友的情緒很容易理解,一是自己不願意推遲退休,二是認為老齡人延遲退休減少了年輕人的工作機會。但情緒不能改變現實。

現實是,中國的社保體系是收現在年輕人的錢發給現在的老年人,隨著老年人變多、年輕人變少,領錢的人多,繳錢的人少,社保體系必然撐不住。願望上,人們當然希望政府能信守承諾,不延遲退休,但現實是,政府做不到這一點。

我這麼說不是替政府開脫,而是希望大家認清事實,不要對政府抱太高期望。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改革社保體系,別再把錢交給政府,因為那必然是有去無回的。養老金就是中國最重的稅。個人+公司,要交你收入的28%,比起來,個人所得稅算什麼。現在大家樂呵呵地交,是以為未來能領回來。如果明白未來肯定領不回,或者只能領回很小的一部分,人們才會呼籲社保體系改革。

老人延遲退休是否會擠佔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大部分以為年輕人會因此減少工作機會,但這其實是一個錯覺。

一個社會的養老,不管採取什麼形式,市場化養老也好,社保養老也好,政府用稅收來養老也好,說到底,都得有人提供商品和服務。老年人增加工作年限,就是增加了商品和服務,減輕了年輕人的負擔。年輕人負擔減輕,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和精力創新、創業,創新、創業多,工作機會就多。

中國的人均壽命在增加,假如人均壽命增加而工作年限不增加,那既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也是給年輕人增加了更多負擔。

一個社會揹負著沉重的老年人口的負擔,卻又不讓老年人工作,這個社會豈非更加沒有前途?一個沒有前途的社會,年輕人哪來的工作機會?

什麼是工作機會?工作機會就是,別人用商品和服務,來換取你的商品和服務。你工作了,卻換不回商品和服務,那不叫工作機會,那叫白乾活。

老年人增加工作年限,意味著有更多的人拿商品和服務來跟年輕人交換,這會增加年輕人的工作機會,而不是減少年輕人的工作機會。老年人是自己為自己創造購買力,從而增加了社會的整體購買力。整體購買力增加,年輕人當然更有機會。

以前計劃生育得到支援,就是因為很多人以為,人口多了,工作機會就少了。其實這是理解反了。人口多,意味著你可以通過市場的紐帶進行合作的人就越多。因此,越是大城市,工作機會越多。

魯迅有句話: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下崗年代,有人說這句話應該改成:世界上本來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沒了路。但其實,魯迅才是對的。很多工作機會就是因為人多才創造出來的。一個100人的村子,連一個程式設計師都不要,大家都土裡刨食。一個1000萬人的城市,就可以容納數萬程式設計師。

計劃生育是一個天大的錯誤,老齡化是這個錯誤的結果,延遲退休是老齡化的必然後果。願望上,沒有誰希望出現這種情況,但現實上,已經無法避免這種情況。樑建章研究人口問題,不是研究人們的願望,而是現實。

政府幹預總是犯下它無法承擔的錯誤後果,這一點,隨著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以後你就慢慢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