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國小數學說課稿範文《面積和麵積單位》

文思屋 人氣:1.71W

 【教材分析】

國小數學說課稿範文《面積和麵積單位》

《面積和麵積單位》是《九年義務教育》第7冊134頁—136頁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們的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學生學了這部分內容,為以後學習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面積的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相對較難,教材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所熟悉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幫助理解面積的含義,在認識面積的意義後,接著學習面積的單位,使平面圖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標準,這樣就減少了認識上、理解上的難度。

 【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以上認識,按照大綱的要求,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並知道他們實際的大小。

2、能力目標:初步學會用面積單位測量圖形的面積。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面積概念及常用的面積單位形成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匯入新課。

讓學生說說多功能教室有哪些物體,和你家的房子比較一下誰大一些?並問學生想不想知道多功能教室到底有多大?比你家房子大多少?從而順其自然的匯入新課。教師板書:“面積”。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想體現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課的所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認知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索麵積的概念。

這一環節分兩步來完成:第一步認識面積首先讓學生通過用手摸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課桌的桌面,看電腦中的兩個鏡框的畫面,來感受物體表面有大有小。接著讓學生畫平面圖形,讓學生知道平面圖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議、說,給他們的大小起個名字,最後師生共同總結面積定義,教師板書。這一環節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識入手,通過眼看、手摸、口述、用腦思考等多種感觀參與到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教師及時捕捉學生的反饋資訊,引導學生抽象出面積的概念。第二步,比較面積的大小,引出面積的單位首先讓學生知道正確比較面積的大小,必須有統一的標準,教師先出示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學生用觀察法比較,會有三種答案,用疊起來的方法比較 (試一試),還是不能確定大小,教師根據學生的兩次資訊反饋,鼓勵同學們大膽創新,有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再演示,在兩個圖形上分別畫上同樣大的小方格,通過數小方格的數量,學生明白方格多的面積就大。在學生已經知道用數格法來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前提下,運用遊戲的'方法來比較同樣一個圖形,可以是6 格也可以是12格,從而產生了矛盾,達到了學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原因,知道要正確地比較兩個面積的大小,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接著教師巧妙引出面積單位這一概念。測量長度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要用什麼單位?告訴學生今天先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板書: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指出面積單位還有別的,如“平方千米”也是一個面積單位。以上環節的教學,學生的思維在師生共同提出問題、產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一直處在積極探索之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三)認識面積單位。

這個環節分三步來完成:第一步讓學生自學課本並出示相應的自學提示。第二步是分層次來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1平方釐米”的教學以“教”為主;具體環節如下:找,從自己備的學具中找出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想:看著1平方釐米並把它印到腦子裡。比, 比一比你手上的哪個指甲大約是1平方釐米。畫, 畫一個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量, 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約是多少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的教學以“扶”為主;“1平方米”的教學以“放”為主。以上利用多種方法的教學,促使學生鞏固了面積單位,發展其空間觀念。第三步用單位面積測量物體表面的面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為此,在教學中都進行了操作練習讓學生去量一量橡皮、書本封面、課桌,並讓學生學會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積。
 

請參考更多國小數學說課稿:

國小數學說課稿《統計》

國小數學說課稿《銳角和鈍角》

國小數學說課稿《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國小數學說課稿《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最新國小數學說課稿模板《直角的初步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