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我的成長的足跡說課稿範文

文思屋 人氣:6.44K

寫好說課稿是講好課的前提,大家一定要認真重視起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我的成長的足跡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我的成長的足跡說課稿範文

一、說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成長的足跡》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品德與社會》人教版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再見,我的國小生活》第一課的內容。本單元的教學是圍繞學生畢業前的生活展開的要讓學生通過回顧國小六年的成長曆程,瞭解自己的特點,發揚自己的優勢,增強自信心,為將來升入中學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本課教學中,要讓同學們通過收集和整理資料,感受從外表的變化到自己取得的進步,以及積累的成長經驗,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驕傲,為第二課組織學生寫臨別感言,以恰當的方式對幫助自己成長的同學和老師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作好鋪墊。可見,本課在本單元乃至整冊課本的教學中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綜合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能為自己的成長進步感到驕傲,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感受同學之間的友愛之情和老師的教育之恩。

(2)能力目標:能收集和整理反映自己成長進步的有關資料,並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分類整理,製作自己的成長記錄袋,培養收集資料、分類和整理的能力。

(3)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材料,認識自己在國小六年的學習生活中身體的變化、學習的進步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知道自己的成長進步離不開學校生活,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和同學們的幫助。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在於製作成長冊。對於即將畢業的孩子們來說,六年的國小生活是他們人生的開始,是他們人生的重要經歷,製作成長冊不僅可以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也可以使他們體會成長的煩惱和艱辛,從而樹立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去迎接嶄新的學習生活。

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同學們在收集和整理個人成長資料時可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所以,我把本課的難點定為:“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收集和整理成長資料”,使每個學生都能較好地完成成長記錄袋的設計和製作,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二、說學情分析。

從年齡特點來看,六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應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學習的快樂。生理上,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有許多奇特的想法和創造力,愛發表自己的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些特點,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

(一)教學工具:多媒體裝置、實物展示臺、成長記錄袋範例。

(二)教學手段: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特點,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討論法”和“問答法”進行教學。

(三) 理論依據: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突出趣味性、綜合性和可操作性,強調讓學生在體驗、探究和研討的活動過程中,自主地學習。在教學中,積極地創設教學情境,有利於在教材和學生生活之間建立起聯絡,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啟發式教學原則,以學生活動為主,在活動中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聯絡他們的生活實際來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用“討論法”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可以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平時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能培養學生對品德與社會課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學法:

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是這樣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

1、課前,佈置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反映自己成長進步的照片、獎狀、證書、作業本、成績冊、評語等。

2、通過創設情境匯入新課,讓學生直接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學生採用“體驗式”的學習方法,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激發學生對本課學習內容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

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強調:“教的最優化必須落實到學的最優化”。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認為,教學中要儘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而是要有機滲透於教學過程中。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通過“問題——探究”教學途徑,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讓學生在分析、比較、思考、討論、釋疑中達到“問題由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疑難由學生解決”的目的,把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幫助學生在積極體驗中學會學習,善於學習。

4、在組織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時,我設計活動,讓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引導學生採用“合作式”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意識,感受同學間的真誠幫助。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讓學生收集反映自己成長進步的照片、獎狀、證書、作業本、成績冊、評語等,並將它們按時間進行分類整理。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約7分鐘)

1、活動設計:多媒體展示課前收集的班上兩位同學從小時候到現在的照片請學生猜一猜,他們是誰。然後提問,你們從中發現什麼變化了嗎?學生自由回答。回答之後教師小結:我們都在成長。

教師用語言引出成長過程這個詞,讓學生談一談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趣事,講述的趣事件數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

學生活動:通過照片和同學談論的趣事感受同學的成長變化,由此想到自己的成長變化。

設計意圖:由照片實物和身邊的事匯入,激發孩子活動的興趣。

2、活動設計:教師談話引入課題,多媒體出示課題,成長的足跡。

設計意圖:明確活動主題。

(二)回顧成長,活動載情。(約20分鐘)

1、活動設計:將學生分為8人一個小組,請學生將課前收集的能反映自己成長進步的資料,在小組內交流,相互欣賞,並進行評比。

學生活動:直觀感受,交流,討論。(約3分鐘)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回憶,能看到自己成長的變化。8人一個小組,利於學生開放式討論,交流的資料也比較全面。這一環節的設計重視有效的小組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完善在綜合性學習中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策略。

2、活動設計:學生運用實物展示臺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約15分鐘)

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表現給予鼓勵、表揚,注意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分類進行評價。

如展示評語的,師可以這樣評價: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老師用他們的心血為我們寫了多少的評語呀!我們在對評語做進一步整理和回憶的過程中,再一次深深地感到了成長的道路上老師的關心、鼓勵,或表揚,或批評,這都是老師們心血的澆灌呀!

展示作文的,師可以評價如下:這些作文寫得很好,同學們能從各自的成長過程中,選取獨到的事例,再現老師的鼓勵、教育和關愛,表達了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是啊,老師就是這樣用睿智的話語,給予我們關心和愛,激起我們心靈的震撼,激勵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展示照片的,師可以評價如下:和老師一起度過了六年的時光,如今即將分別,我們的照片記住了和老師同學在一起的美好瞬間,讓我們一起進行一次回憶之旅吧!這些實物成為我們成長的歲月裡永遠也抹不去的記憶!

學生活動:直觀感受,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討論、交流、彙報、展示中,從不同角度回顧追憶,感受老師的辛勤付出,感受濃濃師情。這一環節的設計注重以學生為本,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展開學習和探究活動,充分展示學生個性,彰顯品德與社會課堂的綜合性、開放性、個體性。

3、活動設計:請班主任老師,給全班同學送上寄語。(約2分鐘)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對學生的肯定,使學生為自己成長的變化而感到自豪。

4、活動設計:教師將平時收集的班級中從一到六年級的值得紀念的照片,展示給學生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六年的國小生活,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三)感謝師恩,樹立初步的人生觀。(約7分鐘)

1、活動設計:談話,讓學生懂得今天能取得這麼多的成績,是與家長的辛勤哺育,老師的傳授知識,社會的教育環境分不開的。教導學生懂得感恩。

2、活動設計:請幾位同學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恩。(學生課前準備節目,如詩歌朗誦,歌伴舞《感恩的心》等。)(約5分鐘)

3、活動設計:(音樂聲中)教師談話,激起學生感恩之情,帶領學生全體起立,敬禮,一起說:“謝謝您,親愛的老師!”(約2分鐘)

4、活動設計:教師小結,展望未來,激起學生追求新的學習生活的希望。

設計意圖:總結本課的主題,昇華情感,激勵學生,展望未來,懂得感恩,為確保下階段活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