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國小數學《7的乘法口訣》說課稿範文

文思屋 人氣:1.78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數學《7的乘法口訣》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7的乘法口訣》說課稿範文

國小數學《7的乘法口訣》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早上好!下面我將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蘇教版國小數學第三冊第八單元第1課時的內容《7的乘法口訣》。我將從以下七點介紹我對本節課的認識。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二年級上冊認識1-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可以讓學生經歷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逐步熟記7的乘法口訣,能夠熟練運用口訣計算有關的表內乘、除法,同時也為今後進一步探索8、9的乘法口訣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物件是二年級學生。學生在二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1-6的乘法口訣,對編制口訣已有基本掌握。本節課的學習為後面二年級學習8、9的乘法口訣打基礎。

三、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

基於以上的教材、學情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

知識與能力:學生親身經歷7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逐步熟記口訣,能熟練運用口訣計算有關的表內乘、除法。

過程與方法:能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簡單推理及發現規律的能力,進一步感受與同學合作交流的價值,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含義,熟記口訣。

教學難點: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含義。

四、教法學法分析

因為是低年段教學,教學中我注重直觀教學,讓學生開展小組活動,寫一寫、畫一畫、算一算、說一說,親身經歷7的乘法口訣編制過程。在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孩子學習數學不僅僅通過教師教授,更多的通過自主實踐、自主探究來獲取知識,獲得體驗。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我會鼓勵學生通過討論與實踐、合作與交流的方法加深認知。

五、教學準備

本節課前,為方便教學,教師將準備好口算卡片、口訣卡片、48張白紙、課件。

六、教學過程

為了使上述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切實落實,我預設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①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②深入認識,完善新知;

③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④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①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興趣是激發探究慾望的基礎,我以小船拼圖的情境引入。

1、看圖說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口訣。

出示由七塊三角形拼成的小船拼圖,共4條,共有多少個三角形?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口訣:

3-5分鐘的鋪墊使學生處於輕鬆愉快的狀態下開始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習興趣,產生深入探究新知識的需要,在下面的環節中積極思考。

②深入認識,完善新知

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教學本節課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重難點,我安排了小組活動。

活動一:寫出7句口訣

師:7的口訣有幾句?

生:7句。

師:請你在小紙片上寫出7句口訣。

時間:2分鐘

活動二:在7句口訣中找出較容易的或者較難的一句,想想你是怎麼編出這句口訣的,寫在小紙片上。

時間:2分鐘。

要求:7句口訣全部涉及到。

注意:展示時要讓其他小朋友聽懂。老師在學生談論思考過程中找特殊方法,如:同一句口訣不同方法得到、不同口訣同一種方法得到。

【設計意圖】:這種活動形式新穎,學生樂於思考,同時可啟發學生通過多樣的形式彙報,如:加法、乘法含義,乘法算式,乘加、乘減,畫圖。彙報中設計到乘加、乘減,與想想做做第1、2題相聯絡,並指出:記憶口訣時我們可以通過前一句或後一句口訣得到。

活動三:齊讀口訣

時間:半分鐘。

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整地讀口訣,看能讀幾遍。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經歷了編制口訣的過程後,這一環節希望通過齊讀,讓學生對7的乘法口訣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並逐步熟記。齊讀的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口訣應用漢字書寫,這也是學生的易錯點。

活動四:記憶口訣

三七()()二十八()七四十二

七七()()三十五()七十四()

⑴2小組開火車說一說。

⑵學生自己說。

⑶1個學生說全部題目(計時)。

⑷同合作兩人互相說。

【設計意圖】:採用對口令的遊戲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反覆練習,讓學生充分記憶口訣,逐步熟記7的乘法口訣,為後面運用口訣進行計算做鋪墊。

活動五:利用口訣進行計算。

7×()=216×()=424×()=28

14=()×2()×7=3549=()×()

⑴1組開火車說一說;⑵師生合作說一說。

變式:6×7+7=□×□

3×7-7=□×7+7=□×7

【設計意圖】:學習1-6的乘法口訣時,發現學生遇到形勢多變的口算時易出現錯誤,所以這一環節我加入了這些題,有“()”在前面的,“()”在後面的及知道積,求兩個乘數的。

教師教學中注意時間分配,通過自主探究、同班分享等活動完善教學,使學生獲得編制口訣、記憶口訣的活動經驗,層層遞進,有扶有放,這樣才能儘量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及多元智力發展理論,也利於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③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為了考查學生對口訣的掌握,我安排了書上63頁的想想做做3、4、5。

3、⑴看口訣想算式⑵看算式想口訣(加入乘法、除法算式)

4、口算(計時)

5、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的遺忘規律是先快後慢的,在新授內容完成後立即開展鞏固練習,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我想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國小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④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良好的習慣在教育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會整體梳理今天學習的知識脈絡,學生說說今天的收穫,還可以讓談談自己學習的體會,評價一下自己的課堂表現,幫助學生形成及時總結的好習慣。同時我安排了一個活動:拓展延伸。拓展活動是為了讓班級沒有吃飽的孩子課後繼續深入研究,這樣的安排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符合“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這一理念。

七、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凸現重點,彰顯有點的精要部分,我覺得也許會在課堂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本節課,我將在課堂的自然生成中完善我的板書。

7的乘法口訣

一七得七1個71×77×1

二七十四2個7相加2×77×2

三七二十一3個7相加

3×77×32×7+73×7-7

四七二十八4個7相加

4×77×43×7+75×7-7

五七三十五5個7相加

5×77×54×7+76×7-7

六七四十二6個7相加

6×77×65×7+77×7-7

七七四十九7個7相加7×7

以上說課僅僅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教學設想。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努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發展性,及時調控學習過程。因為實踐經驗不足,說課中有很多欠缺甚至錯誤的地方,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促進我自身業務水平的更好的發展,謝謝!

國小數學《7的乘法口訣》說課稿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叫洪海傑,來自道外區民主國小校。如果用一句話表達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斷地期盼中等待著,在不斷地參與中感受並收穫著。今天同樣希望我的表現能得到在座各位的認可。

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49~51頁。

一、教材分析:

用乘法口訣求商是數學計算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整個計算領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單元,是學習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著重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決一些簡單和稍複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中,教材通過一幅學生熟悉的“快樂的節日”的主題圖,引出要用除法計算的實際問題。通過解決具體問題,使學生體會求商的計算是解決問題的需要,用乘法口訣求商是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同時溝通了乘法與除法之間的聯絡。

二、學情分析:

在表內除法(一)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所以讓學生利用7、8、9的乘法口訣再來求商,從方法上來講,學生不會有什麼困難,但是這要建立在學生已經對乘法口訣基本熟練的基礎上。另外,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一個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進行的,對該類問題的熟練解決也是本課教學成敗的關鍵。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利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的求商計算。

3、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

使學生熟練應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四、教法和學法的設計:

1、教法:

學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針對這一事實,教學本節課時,我採用“鞏固舊知、匯入新課——情境創設、激發興趣——自主發現、方法探究——趣味故事、強化練習”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

2、學法:

在學法上,讓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使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去。通過“情境學習,自主探究,小組交流,總結匯報”4個環節,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口算卡片。

六、教學流程:

(一)根據以上的教法學法,本課設計瞭如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二)、引導發現,探索新知

(三)、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四)、總結歸納,交流體會。

複習環節設計了3道練習題,首先是開火車口算,並隨機讓學生回答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接下來是用7、8、9的乘法口訣填空及齊背7、8、9的乘法口訣,從而揭示課題,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繼續學習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板書課題時請學生一起書空,並齊讀。

【以舊引新,通過知識的遷移抓住新舊知識的連線點,為下面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二)、引導發現,探索新知

第二個環節是引導發現,探索新知

首先創設情境:學習新課之前,老師想問問同學們,你們最喜歡過什麼節日呢?根據學生回答六一兒童節,然後我說,是啊,六一兒童節是專屬於你們的快樂節日,快瞧,有一些同學們已經開始為慶祝自己的節日做準備啦,這時

出示快樂的節日主題圖並提問,他們在做什麼呢?學生觀察彙報後接著說,這些同學們遇到了一些困難,想請大家幫幫忙,你們願意嗎?孩子們肯定會積極響應,繼而出示思考題:

(1)根據圖上的數學資訊,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2)用什麼方法計算呢?

(3)怎樣列式呢?

(4)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有了問題,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去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案。於是我讓學生通過充分地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後再進行小組交流合作學習。

學生一幅圖一幅圖地自主彙報發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所列算式及求商使用的乘法口訣,教師隨機板書。當學生解決了“平均每行掛幾面?”這個問題後,教師有意識地改變條件:若掛7行,平均每行又能掛幾面呢?學生彙報後請學生認真觀察56÷8=7和56÷7=8這兩個算式,提問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觀察,學生彙報被除數相同,除數和商調換了位置,而且它們都是用了七八五十六這一句口訣算出商的並初步感知一句乘法口訣可以計算2道除法算式。

解決主題圖包含的所有問題後,教師進行小結: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與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一樣,就是想乘法口訣。

【創設了“六一”節佈置教室這樣的數學問題情境,經過引導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活動,利用已有知識經驗獲得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求商的基本方法。】

這是本節課的板書設計:把解題過程與求商方法清晰完整地展現,有利於學生歸納總結,加深記憶。

(三)、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過渡語設計:兒童節不只是小朋友們喜歡過的節日,就連森林裡的動物寶寶們也喜歡過呢!幾隻動物寶寶們也在為節日做準備呢,不過,它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怎麼辦呢?因為學生之前已經有了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經歷,相信這裡他們會主動提出幫助請求。

這部分設計了4個練習題。

第一題是書後49頁做一做,第二題和第三題是書後50頁的小猴子摘桃和小兔採蘑菇兩個練習,三道題都是幫助學生鞏固用口訣求商的方法,同時第一個練習還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

最後一題是書後53頁拔河比賽練習

此題設計目的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總結歸納,交流體會:

導語設計:同學們不但幫助小朋友們解決了難題,還幫助小動物們做好了節日準備,你們真棒!老師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很大的收穫,下面就請你來說一說好嗎?

【讓學生自由暢談在本節課中的表現和收穫,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問題的能力,並讓他們自主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七、預期的教學效果:

本教學過程運用多媒體把學生熟悉的“快樂的節日”主題圖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數學資訊,提出問題,並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讓每個學生都大膽嘗試、探索,感受數學的趣味、品質,體驗成功的喜悅。最後通過有趣味有梯度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也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個性得到了充分地施展,思維的創造性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從而使整個課堂教學生動、鮮活,充滿生機,富有活力。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