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實用的國小美術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

文思屋 人氣:1.69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美術說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國小美術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1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下面是關於國小浙美版美術說課稿的內容,歡迎閱讀!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您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美版七年級第一課走進美術。

下面,我圍繞教什麼,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彙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節選自浙教版教材,屬於綜合課型,七年級的學生隨著心理和生理上的發展,文 化知識的增加,對美的感受、對美的判斷,即審美感受和審美態度逐漸成熟起來 ,因此發展學生的美術認識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提高學生學習美術鑑賞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培養同學們美的情操和陶冶你們完美的人格。

二、說學情

現代學生處於科技發展迅速的資訊時代,獲取資訊的渠道眾多,眼界較為開闊,思維較為活躍。一個問題的提出會有多種想法和創意,但是由於對美術缺乏整體瞭解。必須經過正確引導,以學生為本的自主探究,有利於知識的積累和運用,採用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並遠離誤區。

三、說教學目標

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材,聯絡生活,我設定

1、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學習美術的種類,初步瞭解能辨別各類美術作品。

2、過程與方法目標為: 通過欣賞作品、師生對話、同學討論等不斷遞進的互動探究學習,使學生能夠準確辨別出國畫、油畫、水彩和版畫等等,學會欣賞各類美術作品。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使學生形成使學生了解美術的主要種類及藝術特點,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四、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為:瞭解繪畫不同種類的特點及區別。 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表現確立本課的

教學難點為:掌握繪畫的類別及不同角度的分類。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

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 畫具等

六、說教法學法

通過初次設計—比較分析—提高認識—再次設計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知識的“發現者”。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長”,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從被動接受的傳統學習方式轉變為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應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與學生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點拔學生的思維,實現創造。

七、說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這是學生進入國中階段的第一堂美術課,教師得先進行自我介紹。所以,在我的這節課裡,我先得自我介紹。接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

接著,試問同學們心中認為的美術課是什麼樣的一節課?美術課就是繪畫嗎?學生的答案有兩種,那就是美術課=繪畫課,那麼這等式成立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回顧國小階段美術課裡除了繪畫之外,還學了什麼?學生就會一一地想起來。

知道了美術課與繪畫課的關係後,再引入課題,美術到底除了繪畫,還有哪些分類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術吧!

(二)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1、自主學習課本,快速完成初次作業。(目的一,體現“先學後教”新理念;二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三是檢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後所掌握的知識情況摸底。)

2、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賞析並結合自己初次作業進行比較研究,發現並歸納出新知識。通過問題式導學,比較式研討、教師糾正補充等師生、生生的互動環節,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三)實踐創意,展示點評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並結合初次作業,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完成,提高課堂作業效率,並增強學生量力完成作業的自信心。 展示點評中,我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鼓勵為主,自我點評,而評價對方多從建議性出發,讓學生敢於接受別人的“指正”。

(四)教師總結,課後拓展

我總結以問題形式出現,設計三個問題:

1、你學會了什麼?2、你的體會是什麼?3、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課後拓展

其中匯入2分鐘,自主學習,探究知識10分鐘,實踐創意,展示點評25分鐘,教師總結,課後拓展3分鐘。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

我是面試國小美術的XX號考生,下面我將進行我的說課,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美術第十一冊第1課《遠近的奧祕》。我將著重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教學程式七個方面來談談我的本次說課。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

一. 教材分析

《遠近的奧祕》一課節選於人教版國小美術第十一冊第1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學生對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和對視平線,消失線的概念理解。

二、學情分析

國小生具有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美術基礎知識,他們會用線條和色塊來表現所知道的東西。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但觀察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描繪來表現自己的想法。結合國小生的學齡特點,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學習正確的透視規律。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我確定了: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學習,瞭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實際生活情景中,通過觀察,探討,操作等活動,使學生養成有序思考問題的思維,並以這樣的思維去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遠近的實踐活動,搭建美術與生活的橋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利用有序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周圍的事物的觀察,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理論和規律。並在繪畫實踐中應用。

教學難點是: 如何講透視知識應用於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貼近真實。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教學材料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範畫等。

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畫具,作業紙等。

六、 教法學法

(1)教法

依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特點及本課的內容,本課主要如下的教法:

1.直觀教學法,讓學生觀看路的寬窄、欄杆的疏密、樹木的大小

2.創設情景法,通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傳統教學,讓學生體會到藝術源於生活,並服務與生活。

(2)學法

做任何工作都要講究方法,學習也不例外。科學的學習方法十分重要,它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通過設問,觀察,合作交流,創作,互評,讓學生積極參與並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七、教學程式

(1)組織教學:注重學生的畫具準備與分組情況。

(2)創設情境 欣賞圖片 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圖片”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生活中一些遠近奧祕的圖片,把學生帶入圖片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圖片,為後面同學自我創作做好鋪墊,引導學生通過體會圖片的意義,從而引出本課課題—《遠近的奧祕》

(3)引導啟發 瞭解透視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讓同學們瞭解透視變化的規律。 由於每個學生成長曆程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 瞭解透視”一環節。先出示一組圖片,通過“近大遠小”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索。從而得到本課的重點,透視的變化規律以及視平線,消失點的概念。

(4)大膽創作 繪製遠近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繪製遠近”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生活的事物進行自己的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透視規律的使用,以及視平線和消失點的尋找。製作同時,並播放兒童歌曲X,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5)展示欣賞 自評互評 我接著設計了“展示欣賞—自評互評”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講述自己作品的構思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講出各自的優缺點。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7)課堂小結 擴充套件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讓你學到了什麼?”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課堂學習到的知識。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圖畫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板書的設計 圍繞著突出重點展開。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收集船舶的圖片、模型等資料,認識船的造型特點和結構、功能,瞭解船的歷史與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結構和特點,描畫出自己喜歡的船。

3、瞭解材料特點,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確操作技術,製作一艘(木)船。

4、養成細心觀察、精心製作的習慣,培養不怕困難的探索精神。教學重點:瞭解人類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載體——美術的傳統媒材。教學難點:掌握貼上畫的製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探究學習

1、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用線條勾畫一艘船。

2、嘗試作業點評

(1)船的外形結構瞭解。

(2)作業分析,船體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種圓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組合。

3、教師質疑:怎樣畫得更美,更具體,更有特色?

二、欣賞了解

師生共同拿出收集的關於船的圖片資料傳觀,瞭解各種不同型別的船的外形特點。

三、師生探討

1、教師選擇一艘艦船模型進行示範描畫。

2、質疑:

(1)繪畫作品是否畫得像船模型?

(2)教師怎樣刻畫船的區域性?

(3)船艙的表達採用的是平面形組合還是立體形組合?

3、教師選擇學生嘗試作業中的一幅進行改畫。

4、師生交流寫實性繪畫的特點。

要求:表現出立體感,注意前後遮擋、形體穿插。

四、嘗試創作

1、提供作業方式:

(1)根據自己帶的圖片資料或模型畫船。

(2)提供兩幅船的圖片,讓學生選擇描畫。

2、作業要求:將自己喜歡的船模型或攝影圖片描畫下來。抓住船的外形特徵細緻刻畫。

3、學生作業。

五、評價交流

1、學生將兩次作業比較欣賞,談感受。

2、欣賞大師的作品,再現真實的生活。

第二課時

一、欣賞激趣

1、引導學生觀察做木船的過程。

2、揭示課題。

二、認知了解

1、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說說其分別適合做船的什麼部位。

2、教師小結:長的木頭適合做船體,薄的木板適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艙,短小的木頭可用來堆砌船艙等。

3、啟發思考:在製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構想要求,該怎麼辦?

4、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現場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鋸木頭的方法,如製作甲板選擇長方形木片,分別裁切兩個或四個角就行了。

三、嘗試體驗

1、小組合作嘗試用木頭等材料組拼成一艘船。

2、在製作中思考以下問題:

(1)船體制作成什麼形才符合力學要求?

(2)怎樣使船體更美觀,更有特色?

(3)用什麼辦法使你做的船變得更牢固?

四、講授釋疑

1、展示學生的作品,教師引導觀察。

2、通過作業評析瞭解組拼船體的方法: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兩邊搭建,平衡感較好。

(3)組拼時注意大小木頭的搭配,高低起伏的變化。

3、老師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範品與學生作業比較,解決工藝製作的技術問題和細節處理問題。

五、拓展思路

學生欣賞各種船的圖片資料,談自己的構想。

六、學生製作

學生兩人合作製作一艘自己喜歡的木船。要求:造型美觀,富有創意。滲透:安全意識、環保意識。

七、遊戲激趣

1、展示:將學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2、質疑: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船”不下沉?出示範品啟示。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海底是一個充滿了生命力和神祕色彩的水下世界。深藍色的海水中生長著花紋漂亮、形狀多樣的魚類,它是兒童最喜愛表現的物件之一。本課就設計了“對稱剪刻、遊戲活動、繪畫表現”三個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感受、表現魚和海洋生物的形狀特徵和海底世界的各種色彩變化,從而瞭解對稱和不對稱之間的區別,並在創作表現中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想象。

2、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

《海底世界》是一節集欣賞設計、造型表現、合作探索等特點於一體的美術課。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接觸到了用顏料、彩筆、剪刀等工具進行作畫,用彩泥、彩紙等手工材料來表現畫面的知識,並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摺紙、剪紙方法。本節課正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折、畫、剪、粘等方法來進行創作,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美、創造美。

3.課時安排: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本課的知識容量,我把前兩個活動“用對稱剪法剪紙魚、剪手擺魚”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活動三“用繪畫的形式展示海底世界”為第二課時的內容。我現在做課的內容是第一課時的兩個活動。

4、本課的教學目標:

我根據美術課標要求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年齡特點,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瞭解魚的基本特徵和形狀,並能畫、剪各式各樣的魚。

(2)瞭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的區別,掌握基本的繪製方法。

過程與方法:新課標強調,掌握知識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探究過程,選擇的過程,製造的過程,是學生形成基本美術素養、創新精神以及逐步形成正確世界觀的過程。這節課就是讓學生親歷觀察,嘗試自己探究,動手製作各式各樣色彩斑斕的魚,經歷親自動手的過程,體驗遊戲活動的快樂,感受創作表現的成功。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在集體活動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的良好品質,提高觀察、想象、探究、聯想的能力,培養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操。

教學重點:用對稱法剪刻各式各樣的魚。

教學難點:繪製魚的不同形狀以及使用剪刀、刻刀剪出魚形和花紋。

二、教 法:在教學本課時,我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把握“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運用

1、情境體驗教學法 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地探究與發現,並用啟迪、暗示、設疑、點撥、講解示範等方式,展示學習全過程,充分發揮師生間的互動作用,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努力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與和諧的教學氛圍。

2、激勵評價法 評價時遵循“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教學理念,採用多維和多級的評價方式,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和差異,形成融洽的師生關係,幫助每個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

三、學 法

1、自主探究法 這是提高學生內驅力的有效方法。 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通過欣賞、感受、觀察、體驗、發現、對話、思考、討論、嘗試以及表現等活動,體會到了美術學習的樂趣,發展了綜合實踐能力,培養了設計意識與創新精神,陶冶了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2、互助學習法 讓同伴之間典型帶動,互助合作,促進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具、學具:,我根據學生以形象為主的思維特點,準備了幾種海洋魚成品以及半成品,繪製了《海底世界》掛圖;為讓學生自主探究,還給每組準備了2份魚的模型,裝進信封中。同時準備視訊儀、剪刀、刻刀、膠水等工具,給學生提供具體可感的視覺效果,為紮實掌握技能提供條件。 學生自備彩紙和舊掛曆紙數張以及剪刀、刻刀、膠水等工具。

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學生經驗形成的過程,它指向經驗的產生,又是經驗得以生成的情境。因此,教學過程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反思,推動學生髮展的過程。教學實施中,我本著“以學定教”的課程教學過程觀,運用“作品引入感知美-----剪刻創作表現美——課堂延伸創造美”的教學流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成為合作、探究、表現的主體,成為美的創造者。

(一)作品引入 感知美

1播放課件,展示海底魚類讓學生欣賞。提問:看到這各種各樣的魚兒你想向大家說些什麼?

2.談話交流

(1)談收穫。

(2)教師評價學生的表現後小結:大海真是一個色彩斑斕,充滿生命活力和神祕色彩的世界,當你看到這麼美的世界時,你不想把它描繪出來嗎? 現在老師就把這海底世界請到咱們教室,(出示海底世界圖,激發審美期待)你發現這海底還缺點什麼?今天,咱們就用自己的雙手,來裝扮這海底世界。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美的事物總是給人以嚮往與憧憬。當看到千姿百態的小精靈魚兒以及色彩斑斕的植物時,無不被鮮活的生靈所感染,所震撼,無不渴望進入那神奇的海底,觸控海的脈搏。激發起探究的興趣和動手製作的衝動,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奠定了情感基礎。)

()剪刻創作 表現美

1、學習剪紙魚

談話:海底世界這麼豐富多彩,我們先做什麼呢?

板書:剪魚

⑴ 檢查材料及工具準備情況

談話:要想剪一條漂亮的魚該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你準備好了嗎?

根據學生的準備情況,教師把自己多準備的補充給學生。

⑵ 觀察模型,分析魚形及製作步驟和方法

談話:“小魚兒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早就跑到大家的課桌上的信封裡了!開啟看看。我們要剪出魚的哪幾部分呢? 要想順利剪出漂亮的魚兒需要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呢?”然後讓學生合作觀察探討,教師提示學生為了觀察得更仔細可以把作品拆開、合併反覆研究。最後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利用課件幫學生梳理魚形特點,總結制作過程並板書:

對摺-----畫------剪

⑶教師重點引導點撥製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①為什麼要對摺?瞭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的區別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老師做小結:“看,(出示剪好的形狀對稱的小魚)象這樣兩邊大小,形狀一樣的物體屬於對稱形,剪時,先對摺是個好辦法,這樣省時省力,剪出的魚兒才美麗大方。觀察一下,圖上這幾條魚哪些是對稱的,哪些是不對稱的?”

②在哪邊畫,畫什麼?瞭解魚的多樣性,避免錯剪。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因勢利導:“剛才我們已經瞭解了魚的形狀,你可知道,全世界有2萬多種魚兒呢,畫圖案時,你大膽想象一下,心目中最美的魚兒長的什麼樣,把它畫下來,這一步可決定你剪的魚兒是否漂亮。在哪邊起筆魚兒才不會被剪碎?”邊說邊演示繪製時要在不開口的一邊起筆,這樣才能保證把小魚剪成功。

③剪刻時你能提醒大家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教師提醒:小魚兒的衣服可以用剪刀剪,也可以用刻刀刻;用刻刀時應該墊上墊板,以防損傷課桌;剪刻時要均勻用力,不要傷到手。

設計意圖:形象的作品最能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衝擊學生的視覺效果,因此,學生欣賞模型魚時也會興趣盎然,產生動手製作的慾望。製作的過程及方法都是讓學生去發現,去總結。在探究交流的過程中感覺到我的發現得到大家的認可,我的存在很重要。再加上教師的及時性評價,讓他們體味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樂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先生拿做來教方為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為實學.)

⑷學生剪刻 教師指導

儘管通過觀察和點撥理清了剪刻的步驟及方法,但鑑於目前學生動手操作少的特點,剪刻的過程仍是教學的難點。在剪刻過程中我採用典型帶動、互助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實踐,即教師在巡迴指導過程中隨時找出操作熟練的學生當小老師,對其他同學的繪製及剪刻進行幫扶。

⑸評魚賞魚 分享快樂

展示成果是學生獲得最大滿足的過程。為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作品,我採用三個步驟:展魚-----擺魚-----評魚。

展魚 是每位同學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組內進行展示,並儘可能的介紹自己作品的特點。

擺魚 是每個小組選擇有特點的作品擺在老師繪製好的海底世界圖上,剩餘的作品各小組可在課桌上擺出一幅海底世界魚兒嬉戲的場景。讓孩子們給親手剪刻的魚兒選擇一個舒適的家。

評魚 是讓學生對黑板上的作品和各小組的作品進行互評、自評、師生評。剪的那條魚最漂亮,色彩選擇是否合適,形狀姿態是否生動,剪刻的是否精緻,你認為怎樣改進可能更好一些等方面進行品評。在品評的過程中一方面創造美,感受美,另一方面讓學生展現自我,分享快樂。

設計意圖; 此環節通過作品的展示、品評,既提高了審美能力,又給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和表現欲。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我們力求使孩子在自己的勞動中體驗到感受到自己的榮譽、自尊,能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2、製作手擺魚,體驗動態美

這一環節既是製作的繼續,又是課堂的高潮。為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同學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親自剪出那麼美的魚兒,看,真正成了魚的海洋,成了充滿生命力的世界,還真感謝你們這些小巧手,創造了這麼令人心動的作品。你能想出什麼辦法讓魚兒遊動起來?”以下四個環節層層深入,將活動推向高潮。

(1)演示 老師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出示事先備好的手擺魚讓學生演示。

(2)製作 觀察成品,放手讓學生製作,教師講解注意事項,重點是三個方面:A對摺後要畫整條魚的形狀;B剪出的魚形比手要大;C粘和時魚尾不要粘在一起。

(3)表演 用手中的魚編演海底世界的趣味故事。

當學生還沉浸在自己創作的成果中,我因勢利導:看,一條條活潑可愛的小魚遊得可真快樂,有的像在尋找媽媽,有的像在遊玩,有的像在捉迷藏,大家何不編演一個小故事,讓你的魚兒玩得更有趣?小組合作,看哪個小組演得生動形象?誰歡迎老師加入你們的行列。趕快行動吧!

(4)評價 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談話:“哪個小組最先展示自己的成果呢?其他同學當好小觀眾、小評委,我們還要選出今天的‘表演獎’‘口才獎’‘創新獎’‘小巧手’呢!”然後師生共同在海底世界這個大背景下表演節目。評價時學生先對自己今天的表現進行自評,並說出該獲得的獎項,也可自己命名;然後再評價他人的表現。教師綜合各組成員的表現進行點評激勵,延續他們的創造熱情。

設計意圖:美術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這一環節,師生共創濃郁的文化情境,創設有聲有色的美術課堂,用畫面,用語言,用音樂,激起學生創造的火花,推起學生愛護美、呵護美的波瀾。)

()課堂延伸 創造美

1、談話:“今天的課咱們把海底世界搬到了課堂上,下課以後就得把它搬走。你想搬到哪裡去呢?”

教師在肯定學生想法的基礎上提議:

大家可以把海底世界搬到走廊的牆壁上,讓其他同學也能欣賞到海底世界的美麗景色;

大家可以把海底世界搬到你的臥室裡,讓海底的魚兒與你一同入夢。

2、“除了用剪刻的方法外你還能想出哪些方法來表現海底世界?”

那就選擇你喜歡的方式來創造海底世界的美麗吧!

3、課堂寄語:

同學們:你的智慧就在你的手指尖上。讓我們充分利用美術課堂給我們這雙小手賦予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記住:一點點時間+一點點創意=無窮無盡的快樂、美麗、溫馨,並讓我們珍惜呵護這美麗的家園,熱愛神奇的大自然。

4、溫馨提示課下請同學們小心收拾好工具,把製作材料裝進方便袋,增強學生愛護教室環境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設計意圖:課標中指出,美術課程要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絡,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發展學生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和能力。此環節的設計,就為學生的自由呼吸和翱翔創設了一片碧草藍天。)

六、板書

本節課把《海底世界》圖張貼在黑板的正中作為板書的主體,增強學生的視覺效果,讓他們在豐富圖畫的基礎上充分感受海底世界的多姿多彩。製作魚的步驟在一側板書,便於學生掌握製作的過程。整個版面既簡潔明快,又突出主題,既加深學生的記憶,又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以上幾個環節只是活動開始前的周密設計,但師生互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活動的不斷開展,新的目標將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將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我會用十二分的耐心和愛心,努力給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活潑,多姿多彩,充滿樂趣的課堂!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題目是《誰畫的魚最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九課。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對我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為欣賞內容,是讓學生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徵,通過欣賞農民畫讓學生學會用對比的方法表現一條大魚。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通過觀察魚的外形、色彩、花紋,讓學生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徵,能大膽的作畫,畫出一條大魚及魚身上美麗的花紋

2.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2)培養學生設計和裝飾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好習慣,同時激發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瞭解魚的形狀和特徵,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條漂亮的充滿畫面的大魚。

難點:如何運用對比的方法把魚畫大。

四、教學方法

本著“高效課堂,快樂教學”的理念針對一年級學生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分散的心理特點以及本課特點,課中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樣性。在本課我運用的教法有:情景匯入法、直觀教學法、指導觀察法、啟發想像法等;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創造。

五、教學過程

欣賞海底世界的視訊:讓學生快速的融入到本課的教學中。(直觀瞭解魚的形態各異;感受自然的美。)

講授新課

(一)首先通過圖片分析魚的外形結構

(二)接著出示很多美麗的魚,分析魚的外形,花紋,色彩,先讓學生說一說喜歡哪條小魚為什麼,讓學生自己發現小魚的各種外形,花紋和色彩。

(三)接著讓學生思考如何在紙上畫一條大魚,出示兩條一大一小的魚,通過對比發現哪一條更適合,通過圖片對比讓學生更直觀的發現應該怎樣畫一條大魚?接著我示範如何畫?採用邊示範邊講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作畫的步驟。

(四)接著出示一條更大的魚,再這條大魚的對比下我的魚就顯得小了,讓學生初步的瞭解對比。並讓學生思考如何將老師畫的魚變大?通過欣賞農民畫家的作品讓學生明白可以通過對比的方法新增小魚和人將大魚襯托的更大。

(五)出示我事先完成的一幅作品,再出示優秀學生的作品賞析,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以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參與海底繪畫比賽,將評選出最大最美的魚。

在評講環節,我讓學生做評委並評選出優秀評委,一是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讓學生在點評的時候學習借鑑其他學生優秀的地方。

最後讓學生投票選舉出本次比賽最大最美的魚,並頒發獎品以此作為鼓勵。

六、小結

小結的部分我依舊通過欣賞海底世界的錄影來結束本科的教學,一是將學生從比賽創作中拉回到課堂中,引導學生保護環境保護人類的好朋友魚兒。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在玻璃上點畫轉印水彩畫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種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潤、滲化、流動、變化,增進對色彩美的審美體驗。

3、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創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在玻璃上點畫轉印水彩畫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種美妙效果。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創造性使美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匯入

1、學生欣賞一組圖片。①張家界風光②一塊奇石③一個樹根

2、師問:這是什麼?像什麼?

小結:對,像老人,像“山峰”,從“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學們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去想像的結果,使人信服.從這裡讓我們認識到:美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想像。在我們的繪畫中,有時沒有用往常的方法卻在不經意間發現和創造美的形象。

二、認知了解

1、請同學們再看一張圖片,聽老師作簡要介紹。

這是在一塊玻璃板上塗的色,灰紫色濃淡相間,略有變化,然後將畫紙覆蓋上,輕抹,揭起來,玻璃上的彩色轉印到了紙上。

2、師問:請同學們思考,畫面上有什麼具體形象或者說經過稍微加工後,可以成為一張什麼圖畫?學生討論:??

小結:剛才同學們各抒己見,討論熱烈。請看第六課加工後的作品《春山》。樹幹挺拔,枝葉斑駁,溼霧繚繞,小鹿乖張,表現了春天的勃勃生機。這種運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機玻璃)抹印色彩,製造紋理的繪畫方法,又好看,又好玩,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玻璃水彩”。(板書課題)

三、方法指導

教師演示,請學生髮現形象或命題。(師生共同完成)

1、在玻璃上塗色,稍濃。

2、點水滲化開來。

3、覆蓋紙張,輕抹。

4、揭紙(運用不同的方法揭紙,會產生不同效果,如一張紙分幾次揭起,邊拖邊揭起,改變揭紙方向都會出現不同效果)。

5、發現形象:①揭紙後,教師改變紙的方向展示,師生共同發現紙上偶然出現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點染加工。②如果無任何具體形象出現,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溼採用補救措施製造形象。

向學生介紹幾種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彈水;c.撒鹽。6、學生為老師演示的作業命題。

第二課時

四、創作訓練

1、作業要求:

(1)請每位同學按教師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張玻璃水彩作業。

(2)轉印揭紙後同座兩人可以共同討論捕捉形象和命題,相互合作,相互幫助。

2、教師巡視指導。

五、展示評價

1、請自認作業成功的學生,到講臺前展示,自我評價作業。

2、其他同學欣賞臺前學生作業,學會欣賞評價他人作品。

3、教師總結。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7

一、教材

“童年”是國小美術義務教育的新課程標準。這是第五冊實驗教材中的一課。童年是人生最難忘的階段。當人們回憶自己的童年時,總是充滿無限的感慨。這門藝術欣賞課向我們展示了六幅不同時期、不同藝術形式的兒童作品。看似簡單的作品,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歷史的畫卷。從宋代的《瑞陽寶貝》,到清代的《天倫之樂》,再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成長,再到解放後奴隸的孩子,再到金色的童年。表現形式包括年畫、雕塑、中國畫、油畫和攝影。它不僅給我們提供了藝術的資訊,而且為我們創造了一種情境,一種通過藝術作品來理解社會生活變化的學習情境。在那裡,藝術活動不是知識的灌輸,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為一種文化生活的學習,它根植於生活,表達於生活,讚美於生活,運用於生活,給予生活指導和啟迪。鑑於此,我設計了接下來的童年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回憶童年,觀察童年生活,感受童年的快樂。

(2)潛在的目標

我將表達我對童年生活的感受,描述不同時期的童年生活狀況,通過觀察童年題材的藝術作品,學會體驗不同藝術形式的魅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珍惜當下,珍惜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2、教學重點

(1)欣賞和理解不同歷史時期兒童生活的差異。

(2)瞭解中國畫、油畫、雕塑、攝影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的不同美感。

(3)描寫童年的生活材料和他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

3、教學的困難

童年,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和對藝術作品的歷史背景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

根據知識儲備和理解潛在的三年級學生,並針對發達的特點,國小生的形象思維,這節課主要採用建立場景的方法,觀察和欣賞、思考和討論,擴充套件和比較,並使用多媒體課件,一個受歡迎的教學形式的國小生,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意願,把枯燥的講解變成生動直觀的課件展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理論

在藝術作品欣賞中,形象是出發點和關鍵。在這門課上,我讓學生積極探索,主動提出問題,通過討論解決問題。作為指導,教師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讓學生走進作品,瞭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藝術技巧。

教學過程承運

1、遊戲介紹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們邊唱邊玩“丟手帕”的遊戲。遊戲結束後,每個人都拿出自己最珍貴的童年紀念品,向同學們講述自己的童年故事,並讓一兩個同學向他們講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本設計是為了創造一個場景,利用遊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對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從而為進一步瞭解童年鋪平道路。)

2、初步的經驗和欣賞要求

老師總結了孩子們的話:我們的童年生活是完美而快樂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獨特的方法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童年畫面。多媒體將課本中的作品一一展示。告訴我你最喜歡的畫。

這樣,學生可以快速進入審美場景,對自己欣賞的作品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3、小組學習,交流審美經驗

(1)根據學生喜愛的作品分為六組。

(讓學生掌握第一感覺,為自主學習鋪平道路,體現自主學習的初步嘗試,通過志願分組)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8

我今日說課的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課《趣味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教材分析。2。說教學目標。3。說教學重難點4。說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趣味文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國小美術第九冊第5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與純美術字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它側重於表現美術寫的趣味性與觀賞性,學生經過對趣味文字的欣賞、學習繪製美術字應用和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審美創作的願望。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教材要求,結合高年級學生特點,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

2、過程與方法:掌握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和美化方法,

3、情感與價值: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從字型、字義及字的結構入手、進行美化加工。創造出更形象,更活潑的新字型。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本事,想象本事和創造本事。

四、教學過程

針對我對五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以及實際情景,我對學情做如下分析:五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想象力已經接近事實生活,學生競爭意識強,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後,對他們的學習指導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要多給他們接觸社會,增加實踐感受。掌握好這個能夠讓學生對學習本課起到很大的幫忙。根據教學方法的優化原則和本課資料的特點,我採取了以下教學方法:激趣匯入法,觀察討論法,發現教學法,演示練習法,經過教師在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運用創新方法,同時讓學生經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儀一儀、畫一畫的過程中自主學習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核心課程的教學理念,我選擇了:觀察——思考——認識——表現——評價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欣賞各種變體美術字的作品,激發學生興趣,在引導學生進取主動的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歸納出美術字的特點,從而構成認識,在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表現。在表現過程中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一堂課起始的話壞,是整堂課成敗的因素之一。在匯入階段,我採用的是激趣匯入法。先讓學生猜一猜神祕嘉賓是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帶入情境的世界中來,為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再引導學生經過欣賞“唐僧師徒四人名字組成的形象圖片的變體字”,引出本課課題——趣味文字,讓學生對變體美術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探究階段,我採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首先創設“文字王國開化裝舞會情境”,出示各類變體字美術字,讓學生進行觀察,經過教師提問,小組討論,引匯出學生自我歸納總結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方式。這種教法能夠促進學生進取的探究知識,學會獨立思考,敢於表達自我,有助於學生有效的獲取和鞏固知識。在探究階段學生已經學習並掌握了變體美術字的基本表現形式,在發展階段,我分兩步完成。第一步用課件出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步驟。由於變體美術字與宋體字和黑體美術字相比,沒有後者要求有嚴格的書寫規範和固體模式,顯得自由灑脫,所以他的書寫步驟很簡單,學生一看就懂,就不必要在此處浪費時間。(體現有效課堂),第二步是學生分組完成變體美術字的設計,教師在這一環節重要的任務是啟發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追求新穎、獨特的風格,解放他們的創造力,使他們根據字的資料自由發揮。最終進入創想和表達和相融匯中體現設計的樂趣,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充分展現。在變體設計中,自主探究嘗試,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創意,突出了學生自主探究嘗試的自主性,小組二人意見不統一時,可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本事。在自主探究嘗試過程中,我能夠及時的參與,引導學生對嘗試的設計作深入探究,充分體驗探究的樂趣。在學生作業評價階段,我採用的是學生互評、教師點評評價方式。由學生表達自我的感受,最終教師給與總結性的點評。這種評價模式能夠公正、全面的評價學生的作品,多角度的看待問題,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表達本事。

教學反思:經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在細節的處理上有待於提高。趣味文字這節課很趣味,能激起學生很大的學習興趣。對於國小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書寫變體美術字並不難,只要掌握書寫及美化方法,在文字的筆畫上融入一些生活的創意元素,文字就能成為學生筆下精美的藝術品。能完成一幅作品固然很好,但會欣賞美,能用美術知識去美化生活及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更重要。介於這個問題我匯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改善。

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可是重視讓學生在血中收穫,作為教師的我更應當思考,所以,我要設計不一樣的活動,引領我的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規律,掌握方法,理解沒的規律。這才是我心中對活動——探索的理解。

我期望經過今日這節《趣味文字》的授課,能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請領導、同行多多批評指正。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定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多謝大家!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的內容為人美版國小二年級美術上冊第七課《百變團花》。剪紙團花,是“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它是由摺紙和剪紙相結合的藝術,教材中的圖文體現了教學要圍繞折法和基本形這個教學重點進行。它簡單易學,裝飾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給欣賞者以美的感受,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非常喜歡美術課,對剪紙有一定的瞭解。樂於動手,容易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產生強烈的探究XX,並進行大膽嘗試。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發現事物的不同特徵。自我表現XX很強。也有幫助別人的願望,但是卻不懂得幫助的策略和方法。對生活的觀察、記憶有一定的基礎,但往往流於概念。結合國小兒童的學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用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研究團花的折法和剪法,並能總結出團花的基本特點。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及學習製作團花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3、能力目標:在學習製作團花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感知、思考、探索及發散思維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團花的特點及設計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紋樣的設計及鏤空的面積大小。

四、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基於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和求知慾,我採用的方法:情景創設發、演示法、觀察欣賞、分析比較法。

五、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我採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導,通過啟發教給學生聽、說、看、做的學習方法,學生在思維真正獲得解放的狀態下自然會展開想象進入美術創作的境界。

六、說教學過程

了使學生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1)觀察提問、激發興趣

因為興趣是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讓學生觀察後回答問題,瞭解團花知識和發展歷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後面的設計做好鋪墊,引出本課課題—《百變團花》

(2)欣賞分析歸納方法技巧

通過播放課件,採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分析歸納,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3)探索實踐作業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我播放了中國傳統古箏樂《高山流水》,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示範並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4)展示欣賞評價

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1、自評: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5)課堂小結擴充套件延伸

好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拓展延伸”這一環節,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大家經過自己的努力,製作出一張張美麗的團花,請你說說這麼美的作品,我們可以用它裝飾哪裡呢?請小組討論。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評委、教師:

大家好!我是東風43國小的翁朦,很榮幸我能參加此次的說課比賽。今日我說課的資料是國小美術五年級第十冊第六課的資料《喜怒哀樂》。

針對教材資料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興趣,我把本節課設計成美術造型表現課。接下來,我將分別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及說教學反思這五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教材分析:

《喜怒哀樂》這一課要應對的教學物件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十分豐富活躍的時期,結合這一學齡特點,教材要求讓學生了解人物表情的不一樣表達方式,經過觀察與寫生,掌握基本的人物頭像造型。本課是一節集欣賞性、表演性、創造性、樂趣性於一體的美術課,根據教材要求,本課為一個課時教學。

(根據新課改的精神和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認知目標:瞭解人物表情的不一樣表達方式。

技能目標:經過寫生,掌握基本的人物頭像造型。

情感目標:理解不一樣表情下不一樣的經歷,發展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表現力、創造力。

本課的重、難點:分析五官的微妙變化所產生不一樣的表情。結合表情特徵,大膽創作出獨具個性的肖像畫。

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重難點的突破離不開必須的教學方法,我說課的第二板塊就是教法。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課堂中的我主要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遊戲教學法:

(2)示範指導法

(3)引導欣賞法

以上的方法主要使學生獲得學習興趣和成就感,讓他們進取投入學習之中。

三、說學法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我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1、問題討論法

2、自主學習法

我時刻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引導學生進取互動,讓他們充分體會創作的歡樂。

四、說教學過程

(如果說研究教法、學法是教學的前提,那麼我認為合理優化地組織教學過程便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親近學生,遊戲匯入。(本環節用時3分鐘)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以遊戲的形式簡便進入課題,我出示一幅趣味的故事畫。一隻雞蛋打碎了,旁邊的四隻雞蛋看到這一現象露出4種不一樣的表情。學生觀察故事畫,提出兩個問題:旁觀雞蛋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表情?猜一猜誰才是這隻碎雞蛋的好朋友?經過學生一翻討論,得出了答案。並藉此機會引出人物四大表情:笑、哭、怒、愁。

(設計意圖:使用遊戲激趣法,用從貼近學生生活的事物入手匯入課題。更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此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很快認識到產生的表情和心境有關。)

2、解析圖例、總結規律。(本環節用時6分鐘)

這一環節,我首先給大家出了一道連線題。讓學生把出示的人物表情照片和對應的簡筆畫表情連起來。學生很快就把對應的表情連起來了。而在簡筆畫人物表情中五官變化的比較十分清晰。使用問題討論法,讓學生根據簡筆畫中出現的五官特徵,討論總結出畫表情的口訣。學生邊讀口訣邊親身體驗做出喜怒哀愁四種表情,同桌之間相互觀察。

(經過本環節的設計,降低了總結五官變化規律的難度,培養學生進取主動的開動腦筋,讓學生敢於說出自我的見解和猜想。由學生合作、討論交流、構成共識、而得出的結論更能被熟記和領悟,從而使學生學習興趣更濃。)

3、遊戲測試、鞏固知識(本環節用時2分鐘)

這一環節中,我例舉了產生微妙變化的眉毛、嘴巴、眼睛等單獨的五官,讓學生先討論後猜,這是哪一種表情中的五官。

(設計意圖:使教師對學生掌握五官表情的情景進行檢測和反饋,為後一步的教學奠定基礎。)

4、欣賞名畫、感受意境(本環節用時7分鐘)

本環節,我準備了4副具有代表性的大師作品。首先為大家講解這幅肖像畫當代的歷史背景,讓學生自我感受畫面主人為何有這種神情。然後大家暢所欲言發表感慨,再繼而讓學生討論分析作品中五官變化和規律。讓他們更深刻的體會大師作畫的意圖和情境。這一階段是作為本堂課情感昇華的部分。

(設計意圖:經過引導學生對大師作品的欣賞,讓學生由情入景,深切的感受到畫面的心境與意境,進一步昇華了學生的情感。為學生創作時大膽抒發心境奠下基礎。)

5、步驟示範、技法總結(本環節用時5分鐘)

示範前,我先抒發自我的心境,講述今日發生了許多讓我感到開心的事,能夠用一個“樂”字來概括。我忍不住想把“樂”畫出來。在黑板上示範自畫像。邊示範邊提醒學生作畫能夠將五官適度誇張,結合表情口訣。以及用線的粗細、疏密、深淺虛實等,並留出一個五官“嘴巴”,請一位學生上講臺根據我的表情新增。

(設計意圖:經過示範指導法,讓學生更清楚更有效的掌握作畫的步驟,留空示範的方法是為了讓學生產生合作意識,與教師建立親密關係。也為他們後續無拘無束的作畫做好鋪墊。)

6、大膽創作、巡迴指導(10分鐘)這也是學生自主學習階段。

在積累了必須的美術技法和情境之後,學生的表現慾望已經很強烈了。這時我給學生自主創作的機會。以鏡子中的自我為模特,畫一幅生動的肖像畫。也能夠畫你的同學、父母、教師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表情。

(作業設計意圖:這一階段是對自主學習的體現。讓學生對自我抒發心境後五官的微妙變化產生了興趣。讓他們畫出具有表情特徵的自我,是很趣味的一件事。從而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也間接教育學生用心觀察生活。)

在巡迴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明白想要表達的心境,但由於拘泥於技法,又害怕把自我畫的不像,導致人物表現的很緊、構圖不飽滿、表情不誇張生動這些問題。於是我立刻當堂挑出一位學生的作品,這幅作品線條畫的不夠流暢、也不是很像自我,但將人物表情表現的很誇張,笑的時候顴骨和下巴也會跟著變形,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徵,大膽的畫出了自我的感受,我抓住機會大力的表揚這幅作品。這時很多同學不再糾結於畫像不像,都放開手筆,大膽的去創作,隨心所欲的去表達自我的心境。以至於來後出又現很多生動的作業。

7、展示作品、自評互評。(本環節用時5分鐘)

對作品的評價這一環節我尤為重視,我設定了兩個環節:1、學生自評,給自我作業寫上評語或評分,為大家講述這張心境背後的故事。2、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猜畫面所表達的是什麼表情,也能夠從美術技法,如線條、構圖這些方面去評價(這樣設計評價方式的目的是讓學生之間加深瞭解、增進感情。)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景,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本事、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8、課堂小結,擴充套件延伸。(本環節用時2分鐘)

本節課是以線描述生的方式畫人物表情。但其實色彩也能表達人物的心境,比如為開心的人物肖像加上暖色調的背景,更能襯托畫面的喜感。為哀愁著的人物背景加上冷色灰色調,更能襯托人物的悲愁感受。

然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提議同學們回家為自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畫一張肖像,併為畫面填上適合的色彩。

最終課堂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對大家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祝願大家笑口常開!在這種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課堂。學生回味無窮。

五、教學反思:

本課的目的是經過教學讓學生了解人的表情變化及規律,並用繪畫表現人物的不一樣神態。我從兩方面入手,人物表情神態中最突出的就是眉毛、眼睛和嘴巴,只要讓學生抓住這三個器官在產生不一樣表情時的變化,就能準確的描繪出人物表情,以此突破本課的重點。

然後引導學生欣賞大師的繪畫作品,順水推舟,繼而發展到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明白我們也是未來的大師,增強他們作畫信心。在此基礎上,我再做示範突__決本課的難點。我認為這也是本堂課的亮點所在。

本堂課也存在著些不足:學生的作業代表了一節課的學習成果,我對作業的點評應當從美術技法層面昇華到情感表達層面,讓他們大膽聯想抒發看到作業後的感受。這樣才能讓學生到達知識與思想的雙豐收。

美術新課標指出:教學不僅僅關注美術學習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和探究的過程。本節課經過合作探討,實現了創新意識、思維、本事的培養,實現了知識與本事的同步提高。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共同體驗表情樂趣的活動,讓他們在玩中學到知識,在玩兒中體驗學習美術的樂趣!

我的說課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