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高中嶽麓版歷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說課稿模板

文思屋 人氣:2.77W

一、教材分析:

高中嶽麓版歷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說課稿模板

《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是嶽麓版普通高中歷史必修Ⅱ第二單元第10課的內容,要想完整勾勒中國近代急劇變動的全貌,是離不開社會生活方面內容的。

本課以近代西方工業社會文明向中國社會發散其巨大影響,促使中國物質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會習俗都發生著深刻變化為教材內容的基本線索。全課分為三目:“經濟結構的變化”,“洋務運動與官辦企業”和“民族工業的出現和艱難發展”。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本課的內容標準是:1、簡述鴉x戰爭後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2、認識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通過本課的學習,還要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並處理歷史資訊的能力,和能進一步闡述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就其感興趣的社會生活現象開展歷史研究,要使學生認識以下幾點:

1、通過學習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探究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對自然經濟解體的影響,認識到列強入侵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創造了條件,但它打斷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程序,破壞了傳統經濟結構,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2、通過學習洋務運動的興起、內容、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認識到維護本階級利益是地主階級的基本準則;但洋務運動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強的侵略,是中國大規模近代化實踐的開端。

3、通過學習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認識到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發展,為先進的中國人學習西方、振興中國提供了物質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①經濟結構的變化 ②洋務運動的興起與發展;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的興起。

2、教學難點:①對洋務運動作用的評價;②民族工業的特點;③對中國近代化的理解。

三、教法分析:

1、教學指導思想:教育的“角色互動和定位”原理。

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許多教育家把學校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社會來進行研究,運用教育學理論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課堂生活”理論,就是當今十分活躍的教育社會學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課堂是由師生角色的互換互動而構成的一種社會生活環境。所謂角色的互換互動,就是師生在課堂中的角色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不同的教學環境師生的角色在不斷轉換,通過師生雙方的共同研究、討論、探究促使師生雙方都獲得發展。所以,師生角色的互換互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體現了新課改理念,對當前的歷史教學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2、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集文字、圖片、音像於一體的優點,依據本課的內容特點,主要採用啟發教學、問題教學和談話教學,讓學生在民主、酣暢的氛圍中鞏固基礎、探究新知、突破難點。

四、學法分析:

1、學情分析:高一學生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參與意識強,具備一定的概括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由於大多數學生對歷史課的重視程度不夠,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均有限。因此,教師備課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儲備,預設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方法因勢利導,不斷啟發、點撥,讓學生學會挖掘本課中有價值的歷史資訊的方法。

2、 學法指導

(1)、對於自然經濟的解體,可以從原因、表現與後果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關於自然經濟解體的原因要著重從外部因素即資本主義入侵來進行分析。

(2)、洋務運動可以從背景、內容、與影響等方面來分析,並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洋務運動的影響。

(3)、對文中圖文史料進行分析,提高從歷史資料中獲取歷史資訊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4)、創設問題學習情景,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演示,感受合作學習的愉快和挑戰權威的勇氣,從而養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習慣,真正實行學習方式從“奴隸”到“將軍”的變革。

五、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將一些有關的教學參考資料推薦給學生。這些資料包括:江蘇美術出版社的《告別二十世紀叢書》、《老城市系列叢書》等書;教育資訊網網站。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上圖書館、上網際網路蒐集資料,進行新課預習。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整理資料,這樣做,不僅增進了師生情感交流,還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意識。既培養了學生通過媒體獲取知識處理資訊的能力,還開發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六、板書設計:

一、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1、表現

2、主要原因:

3、認識:

二.洋務運動與官辦企業

1、洋務運動的概念

2、洋務企業 ⑴洋務運動前期:

⑵洋務運動後期:

3、評價洋務運動

三.民族工業的出現和艱難發展

1、民族工業的出現

2、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3、民族工業的特點

4、民族工業在夾縫中步履維艱

七、課外探究

梁啟超《變法通議》記述:同治初年,普魯士首相俾斯麥說:“三十年後,日本其興,中國其弱乎?日人之遊歐洲者,討論學業,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國人之遊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源,其在此乎?”

請思考:俾斯麥所言“歸而行之”與“購而用之”,分別指中日兩國的什麼重大事件?

從俾斯麥的介紹來看,當時中日兩國學習西方的重點有何不同?

俾斯麥預言“三十年後”的強弱之分在哪一個歷史事件中得到體現?俾斯麥為何能做這一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