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必備】國小說課稿合集四篇

文思屋 人氣:1.07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國小說課稿合集四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隻撞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感知兔子撞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後“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髮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倖”的錯誤。

二、說課時目標:

1.認識《守株待兔》裡的6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看圖複述故事。

3、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倖”的錯誤,懂得不能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髮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懂得不勞而獲是一種幻想。

三、說教學想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四點想法:字詞教學紮實有效;情境對話領會寓意;複述故事內化語言;拓展閱讀激發興趣。先說說字詞教學紮實有效。本課中要認識只有的6個生字,且字形都較簡單,很好記,讀音上只有“竄”“撞”“樁”相對難讀一些,因此我採用了隨文識字的辦法。在檢查學生通讀課文的情況時隨機融進字詞教學。詞語的理解根據各詞語的特點採用看動畫說話理解(如:竄出來 守株待兔),情境理解(如:樂滋滋、從此),看圖理解(如:鋤頭 )等多種方法幫助理解。寓意的領會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主要採用讓學生討論種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實現來體會事件發生的偶然性,再創設交際情境,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引導學生說出希望對種田人說的話,以此來達到對寓意的領會理解。為了降低複述的難度,我為學生提供了故事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插圖和句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一種幫助進行復述練習,體現了“不同學生不同要求”。最後是拓展瞭解其他的寓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 “教學不應侷限在課堂”。

四、說教學程式:

第一、動畫匯入,初步感知

1、播放動畫,要求:仔細看,認真聽,等會兒要出題考大家的。

2、故事的題目是什麼?板書課題:守株待兔。 教學生字:“守”,範寫“守”

3、猜一猜題目意思。隨機引導理解“株”,教學“樹樁”

【動畫匯入既能在最短的時間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又能幫助學生最快的瞭解故事大意,還能幫助初步理解“守株待兔”的表面意思。】

第二、通讀課文,讀懂讀好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努力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讀課文,隨機指導理解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學習詞語:竄出來 撞

重點理解“竄出來”:

(1)“竄”是什麼偏旁?穴字頭表示跟洞穴有關。“竄”願意是指老鼠受到驚嚇逃竄到洞裡。

(2)課文中說野兔從樹林裡竄出來,是什麼樣子呀?我們跟著種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課件演示野兔從樹林裡竄出來的動畫)你們注意看

A這隻野兔怎麼樣的從樹林裡跑出來?出示句式:一隻野兔 地從樹林裡跑出來。

B猜一猜:當時可能發生什麼事了?

C小結:像剛才大家說的那樣,飛快地、很緊張、很慌亂地跑就是“竄”。

D讀好詞語

【讓學生在看動畫的過程中,理解詞語,在語言的表達訓練中,內化語言。同時在朗讀中,在說話中,在情境中學字詞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有效的。】

2、自由讀

3、 齊讀

(二)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句子: “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

(1)引導抓“急忙 白撿 又肥又大”讀好句子。

重點理解:“白撿”從這句話中的哪兒也可以看出是白撿(板書:白撿)(沒花一點兒力氣 不費吹灰之力。

小結:沒花一點力氣,就得到了又肥又大的野兔,就叫——白撿 ,也叫——板書:“不勞而獲”)

(2)指導朗讀: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穫,面對這不勞而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樂滋滋。)“樂滋滋”是什麼樣的表情?我們帶著高興的神情一起樂滋滋的讀一讀這句話吧。

【在朗讀中感受詞語的意思,在表演中體會的詞語的情趣。溝通課內外拓展積累語言。】

2、這個樂滋滋的種田人還有一個更美的想法呢。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隻野兔,那該多好啊。”

(1)指導朗讀。(讀時強調‘每天’)

(2)引導感悟:你覺得種田人的希望能實現嗎?(不會)也許幾十天以後會再次發生,也許幾十年以後會再發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生。就算會發生,也不可能都在同一個地點。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用一個什麼詞形容?(意外、偶爾、偶然。)板書:偶然 認讀該詞

【在討論中,在點撥中體會事件發生的“偶然性”,為寓意的領會做好鋪墊。】

(三)第三自然段。

1、這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可是那個種田人是怎麼做的?請大家默讀課文,讀完之後劃出有關語句。注意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課件出示句子: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在樹樁上。

(1)齊讀句子。學習詞語:從此 鋤頭

理解“從此”:是指從什麼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看圖理解“鋤頭”

(2)從此,他丟下了鋤頭再也不幹活了。誰再來讀這句話?體會“整天”。齊讀句子。

3、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幹活了。當別人在地裡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裡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生接:守株待兔。)

【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種田人的希望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

4、他守株待兔的結果怎麼樣呢?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後一句話。

(1)這個種田人野兔沒有等著,莊稼卻全完了,也就是說什麼也沒有“獲”,用一個詞來說,這就叫——出示詞語,認讀:一無所獲,一無所得

(2)如果說連毫毛這樣細小輕微的東西都沒有收穫,這又可以叫做——出示詞語,認讀:毫無所獲、毫無所得

【引導從事件的結果中體會想要不勞而獲,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

第三、齊讀全文,總結寓意

1、齊讀全文

2、想象說話:課文學完了,你想對那個種田人說些什麼?出示句式:我想對種田人說:

(創設交際情境,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

3、小結:同學們你們這麼一說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穫,不能*運氣。我呀,現在就扛起鋤頭,下地幹活去。同學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也希望你們把我的事講給別人聽,讓他們可千萬別學我呀!

【在情境表演中,引導學生把領會到的寓意以勸告種田人的形式表達出來。由於是給別人以勸告,學生說的慾望被調動起來了,效果較好。】

第四、複述故事,積累語言

1、可以藉助課件上的三幅插圖和關鍵詞語複述,也可以根據課件上的句式簡要複述。

2、學生自由準備

3、指名複述

4、同桌複述。

【為學生提供故事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插圖和句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一種形式幫助進行復述練習,體現了“不同學生不同要求”,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積累內化了語言。】

第五、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1、像守株待兔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說明道理的文章,我們稱它為——寓言。(板書:寓言)我們中國流傳著許多寓言故事。(課件出示圖片)你們瞧,這是什麼故事?(課件出示,認讀:刻舟求劍、亡羊補牢、拔苗助長、掩耳盜鈴……)

2、推薦閱讀《伊索寓言》《中華寓言故事》等書,準備召開寓言故事會。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幫助學生拓展瞭解其他寓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了“教學不侷限在課堂”。】

第六、觀察分析,指導書寫

1、出示 “丟、此、樁、肥”,組織學生進行觀察。

2、教師示範書寫: 此。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國小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大青樹下的國小》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本組課文的專題是在快樂的生活裡,我們一天天長大,引導學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大青樹下的國小》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國小的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後的情景,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文字點題。學習本課我將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讚美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會認“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戴”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並能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且積累好詞佳句。

3.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讚美之情。

以上教學目標中,我認為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讚美之情。是教學的重點,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能力差,所以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的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是本課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我主要採取想象感悟法、朗讀感悟法、品詞析句法這三種教學方法。運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處,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在研讀中通過換位思考體驗人物的內心,豐滿任務在學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於文字又超越文字,同時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運用朗讀感悟法可以以讀激情,以讀促悟,以情助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運用品詞賞析法可以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裡行間所蘊含的情感。

四、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我是這樣匯入新課的:出示民族國小內學生穿戴不同的場景的圖片,我問學生:圖片上的國小和我們的國小有什麼不同呢?學生應該很快的發現穿著不同等等。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大青樹下的國小》是怎麼樣的呢?(板書:《大青樹下的國小》),生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準生字詞,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並思考我們的名族國小都寫了什麼呢?

等學生讀完之後,我課件逐組出示詞語:

第一組:蝴蝶孔雀舞鳳尾竹坪壩(注意蝴蝶都是蟲字旁,理解蝴蝶是一種昆蟲;舞字的書寫,當場書空)

第二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漢族(引導學生髮現這組都是名族的名稱,順勢引導學生說出我國有56個民族)

然後,請學生說說作者從那幾個方面寫了《大青樹下的國小》?學生各抒己見之後,我總結概括: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後的情景,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文字點題。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

首先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上學路上和來學校時所看到的句子。之後學生彙報,我總結並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來了許多國小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可能會回答:國小生很多,國小生來自不同的民族)我繼續追問你從哪裡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還有…。”讓學生再次體會國小生的多。然後我出示:下課了,操場上可熱鬧了。有有有還有。在順勢引導學生用“有…,有…,有…,還有…。”造句,更深刻的體會民族學校的學生多,而且都來自不同的民族。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可能會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我繼續追問從哪裡可以看出?學生各抒己見;然後我抓住“大家”指的是誰?(各民族的國小生)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各個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

第三句: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的更加絢麗多彩。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麼?從哪些詞語體會到得?結合課文上下文理解“絢麗多彩”的含義,並引導學生用“絢麗多彩”說一句話。

第四句:同學們向在校園裡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齊讀句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麼?從哪裡體會到?

再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各民族直接的友愛,讀出校園中穿戴不同,美麗的場景,讀出同學們快樂的心情。引導學生更深切感受《大青樹下的國小》裡各民族國小生的團結友愛,和學校的美麗。

這個環節,我利用勾圈畫點的方法結合充分的讀,讓學生以讀激情,以讀促悟,以情助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並引導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上課的情景。

然後在引導學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國小上課的情景又是怎麼樣的呢?

在剛才的課文內容的概括的基礎上,學生已知曉文章的脈絡。所以我在這個環節引導學生用橫線迅速畫出能概括民族國小上課的情景的句子。學生彙報,我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讀課文,聲音真好聽!

然後我繼續追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聲音真好聽?學生交流彙報,我逐句出示:

第一句: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齊讀句子:圈出描寫窗外環境的詞語(安靜)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從哪裡可以體會到“聲音真好聽”呢?(……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同學們能不能讀出窗外的安靜呢?齊讀句子,指名讀。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隻猴子。這些山林裡的朋友,是那樣的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

齊讀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裡可以看出同學們的聲音真好聽?

再次齊讀描寫上課情景的句子,引導學生讀出同學生好聽的聲音,讀出周圍環境的安靜。通過多次的讀,引領學生感悟民族國小裡學生上課的認真,讀書聲的好聽……

課堂練筆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課文插圖,看到插圖,你想說些什麼呢?那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可以寫一寫校園的環境是怎麼樣的,同學們上課的情景是怎麼樣的等等?這個環節,不僅給學生提供了鍛鍊語言表達能力的平臺,也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昇華。

這節課,我們感受到了民族國小上學路上的快樂,上課時的安靜;那下課後又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下節課一起來學習。

五、說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談談我的板書,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精華的體現,針對這篇課文,我採用了詞語式板書。首先整體概括了課文寫了上學的路上,上課時,下課後的情景,然後提煉出上學路上孩子們是快樂的,上課時周圍是安靜。這樣,這則板書就成了理清課文脈絡的載體,可以一目瞭然地理清課文內容,領悟文章的重點。

國小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我的崗位》是二年級第二學期第十二課的教材,即第四單元第一課。《品德與社會》學科提倡從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引入,關注學生的生活事件,要求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想學生所想,讓學生通過活動獲得知識,豐富體驗,特別是在教育內容上有所拓展。同時,《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還要落實"兩綱"要求,要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要力求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融入日常的教育活動之中。這要求教師要善於發掘和運用學生身邊的,鮮活的各種教育資源,特別是各種生動典型的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的崗位》這一課正強調了學習活動的實踐性, 而且與班主任的班務工作是密切聯絡的,二年級下班級已經開始培養班級小朋友的勞動能力了,為了讓學生在集體意識的基礎上有各種崗位的體驗,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更注重激發學生的熱情和潛能,因此把尋找崗位與培養學生勞動意識,能力有機結合起來。

二、說學情

通過觀察交流發現,班中許多學生雖然已經有一個服務崗位,但是崗位意識並不明確,職責意識不清楚,甚至連尋找崗位的目的也存有偏差;另外,還有部分學生沒有實際服務崗位,所以對於集體的.事情抱有不聞不問,事不關己的態度,缺少責任意識。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願望,因此教師要充分激發孩子為他人服務的意識,通過了解崗位的作用,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從而培養責任意識與主人翁意識。

三、說教學目標

我們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 在教學中,擬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道集體的事是大家的事,人人都有責任;

2、能在集體中尋找為大家服務的崗位,並且盡心盡力去做好。

四、說教法

在課前與學生交流中發現,部分學生對於崗位的概念還是停留在有個與眾不同的名稱這個表面上,所以,我們利用救災志願者的故事圖片來引出崗位的概念。崗位的概念清楚了,就讓學生明確尋找崗位的目的。在課前瞭解學生現狀時發現,的確有部分學生找崗位的目的有所偏差,有的是為同學服務,而有的是為了管別人,有的是感到很神氣等,所以,課中先組織大家討論,再由教師歸納總結出三種意見,這也是教材上所出現的,在此基礎上再次組織學生討論,縮小了討論範圍,使討論的目的更明確。可是怎樣化抽象的書面語為實際的理解,我們組織已經有崗位的學生來談談他們在崗位上是怎麼做的,有介紹自己,有介紹同伴在已有崗位上工作中的閃光點。我們嘗試引導學生來尋找崗位,在學生尋找的過程中,更加直接地體會崗位責任意識。

五、說學法

針對低年級學生處於知識能力接受的起步階段,多角度地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感悟,運用各種手段,如有崗位的同學自我介紹他們在崗位上是如何做的;在班上增設崗位;舉行崗位競聘會以及寫出今後努力的方向,更好地將文字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所知。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延伸,使學生能在實踐中鞏固,在實踐中認知,在實踐中延伸拓展。

六、說實施

本篇課文,我們用一課時來完成。教學設計為六個活動環節:

活動一:聯絡實際生活中的人樹立榜樣,理解什麼是崗位。

活動二:讓學生明白集體的事應由大家一起做,讓學生了解如何尋找崗位。通過討論知道了什麼才是班級中的崗位,通過現場生生互動了解到尋找崗位的目的,應該說每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因此自然引出班級學生對崗位的真實看法,結合教材中"聰明豆"欄目歸納出幾條不同意見,再組織學生針對這些想法展開討論,從而明確尋找崗位的真正意義。

活動三:聯絡實際,讓已經有崗位的學生談談他們是怎麼做的。教師先讓學生來了解現有崗位的職責,體驗到集體的事情要靠大家一起做。通過誇誇小夥伴,可以更堅定為大家服務的熱情,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活動四:結合班級情況,獻計獻策解決遇到的困難。結合崗位明確責任,知道集體事情大家做。因為班級中現有的崗位有限,而且有的孩子已經在崗位上做了一段時間,在崗位上會遇到不盡如人意的事,從培養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出發,讓同學幫忙想辦法解決困難。

活動五:聯絡實際,在班中增設崗位,開展競聘活動。引導學生尋找崗位,明確職責組織競聘。集體的事情大家一起做,因此發動學生們一起來尋找班級中的崗位,並來制定出崗位職責,然後找找適合自己的崗位,激發自主意識,在競聘中進行能力培養。我們在學生應有意識的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有激發道德情感的教學情境中,以境生情,以情促行,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從而進入角色,產生情緒體驗,達到動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

活動六:總結談話,激發情感指導行為。並不是課結束了,崗位就定了,因此將崗位的競聘與課後的延伸結合起來,既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作為促進學生髮展的動力機制。

七、說策略

1、變單一灌輸模式的策略

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本課教學中,我們注意貫徹二期課改所提倡的新理念:讓課程適應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學習內容為載體,強調學生對學習活動主動參與和親身體驗,關注學生學習經驗的形成和建構。為此,在教學方法上充分利用了媒體,小組的討論明理,實際困難的解決,崗位的競聘和表達心願等形式,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揮,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參與能力,特別是在解決實際困難的過程中,學生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培養了合作意識。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

學生十分重視老師對他的評價,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認可應該是意義最為深遠的。教師與學生關係的親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教學目的的實現。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除了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外,還必須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這種平等關係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心靈上的平等。在獻計獻策,解決困難板塊中,黃芳老師並沒有直接指出班上存在的問題,也沒有直接派學生做這做那,而是讓學生討論在具體的崗位上遇到了什麼困難,以及可以採取什麼方法去解決。這樣教師為學生創設了積極活動的寬鬆情境,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於主體啟用狀態,這種平等關係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心靈上的平等。

3、多媒體的恰當運用策略

課堂中恰當運用多媒體的形式,比老師單一的說教更能讓學生接受,更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把使學生難以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現象,在短時間內直接而有聲有色地呈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對崗位有不同理解,怎樣尋找崗位以及尋找崗位的目的引導,通過多媒體制作後的形象演示,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因為讓學生在多媒體創設的形象情境中進行探究,發現,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將有助於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4、以情激情,情緒感染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觸景生情,產生情感。此類情境包括校園,教室的環境佈置,教材及其它媒體展現的情景,教師的表情動作,語言聲調等創設的氛圍等等,使孩子們引起情感共鳴,產生豐富的情感想象。在課的結尾部分,老師自制了一棵行動樹,讓學生把自己選擇的崗位以及自己的心願掛在樹上,讓這棵美麗的行動樹見證我們(學生)的行動,同時老師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會時刻牢記自己的崗位,記住自己的責任,盡心盡力為大家服務。最後送一首兒歌給學生"一個崗位,一份責任,時刻記住同學的信任,服務熱情,工作認真,我們都是集體的主人" ,結束整堂課。在學生充滿感情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學生熱愛班級這個家,都願意為這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都願意為班級,同學服務。崗位責任的認同只有同道德情感相結合,才能使學生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把握學生"道德情感"的脈搏,"以情動情,以情育人" ,才能使品德教學煥發蓬勃的生機。

國小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新起點英語一年級上冊第一課時包括6個單詞dog,cat,chicken,duck,bird,rabbit和句型What’s this ? It’s a ……。的學習。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夠聽、說、讀單詞dog,cat,chicken,duck,bird,rabbit並能用動作來表示這些小動物;能進行簡單的句型問答What’s this ? It’s a ……。

能力目標:在日常生活中,能用英語It’s a .... 介紹小動物。

情感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聽、說、讀單詞dog,cat,chicken,duck,bird,rabbit。

教學難點: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二、說教學方法

根據本套教材的特點,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本課教學的需要,我採用直觀教學法、主觀演示法、個人小組練習法、全身反應法等教學方法。堅持創設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安排本課時的教學。

三、說學法

在本課教授中我堅持以課標為指導,以活動的方式遊戲為輔助,堅持“詞不離句”的教學原則,使學生運用觀察法,模仿法、練習法、遊戲法對本課的新知識進行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1. 熱身 以出現單詞卡片孩子們說歌謠的形式來複習前幾節課的知識。

2. 匯入 以五個主線人物和我的寵物來貫穿單詞和句型的學習,讓孩子們注意聽和看出現的單詞卡片,記住誰的寵物是什麼動物。

3. 新授部分 本課共6個單詞,我主要讓孩子們三三兩兩練習讀,增強孩子們的學習自信心,其中穿插句型What’s this ? It’s a ……, 老師通過動作讓孩子試著說一說。在鞏固練習時,採用兩個遊戲來檢驗孩子們對單詞和句型的掌握情況, 一個是看圖片說句子,如果我說的動物和圖片上的動物一樣,那麼就和我一起說,反之則作相應的反應Ah oh.;另一個是我扔玩具扔到誰的面前,大家一起問他問題What’s this ? 他來試著回答 It’s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