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學習吹長笛的方法

文思屋 人氣:9.45K

學習吹長笛的方法

學習吹長笛的方法

談學習長笛的方法

當今,喜愛音樂,學習長笛演奏的人越來越多。特別在中、國小生當中普及面更是迅速發展。經常有朋友諮詢,長笛容易學嗎,怎樣才能吹出好聽的聲音來……這是廣大愛好者們,特別是初學者面臨解決的首要問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長笛的構造和發音。長笛是由笛頭、笛身、笛尾三節組成。笛頭是用來發音和調節整個音高的。笛頭有一個邊緣鋒利的吹孔,氣流通過吹孔的邊緣,被切割後在笛管內迴旋、震動發出聲音。因此不難看出,長笛的發音與其他管樂器都不一樣。如銅管樂器是靠嘴脣震動發音,簧舌類是靠簧片震動發音的。其他管樂器發音時,氣息可以做到一點不漏地吹進管子裡去。而長笛在演奏時,則因其發音特點,會浪費一部分氣息,如果方法不當,吹起來就會很吃力。特別在它的兩個極端音區(g1以下和g3以上)更是感到氣息的緊迫與不足。為了適應和掌握長笛發音的特點,我們在學習吹奏長笛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發音的幾個基本要領。

一、風 口

就是通過口腔往外吹氣時的嘴型。這是長笛發音的先決條件,也可以說是第一關。風口控制好了,才能吹出聲音來,才能奏出純淨柔美的音色來。同時,控制好了風口,才能儘量減少漏氣,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氣息能量的效應。好比我們在自來水龍頭上接一根皮管子,捏緊出水一端,則明顯看到出水的壓力增大好幾倍。長笛的內徑約2釐米,長約68釐米。要使它震動發音,吹進去的氣力要超過正常呼吸的好幾倍。這捏緊的皮管埠就好比是我們控制好的風口,用同樣的氣力而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具體的做法是:下脣緊貼下牙,上脣放鬆不要往下包,上下嘴脣前端對齊,嘴角輕輕向兩邊拉開,呈微笑姿勢,使上下脣中間形成一小孔。然後將長笛吹孔對準風口中央,吹孔的邊緣和下脣的脣線對齊,以下脣壓吹孔三分之一處為最佳位置。發音時將集中的氣流吹向笛孔斜下方45度左右,一邊吹氣一邊調整氣流的角度,直到發出聲音來。這種方法往往要經過反覆的練習,必須有耐性和恆心。當掌握好風口使氣息能集中地通過吹孔流入笛管時,就能發出清澈、流利的笛音了。要注意在演奏低、中、高三個不同音區的時候,風口儘量不要改變。往往有初學者在吹高音時能把握住,回到低音區就忘了,將風口開啟很多,這樣是很難發音的。

當我們在經過一段艱苦的練習過程後,會發現要想吹出美妙動人的音色,光有正確的風口是不夠的,還需要學會正確的吐氣方法。

二、吐 氣

除了風口外,吐氣的運用則是最重要的環節了。運氣得法與否,直接影響到音質的好壞。力度的掌握、聲音的持久和音準的控制。

長笛的音域很廣,從C1(或b)到C4(或e4)。各音區之間的音色和表現力差別較大,氣息的運用也各有不同。低音區非常柔和,甚至有些冷漠和淒涼,一般不演奏較強的旋律。需要氣息的壓力小,但耗氣量大。在運氣時要儘量放鬆和開啟口腔咽喉部增加氣息的流動感。中高音(從g1到g3)是最好的音區,音色柔美溫和,透明純潔,很富感情,可以隨心所欲地作各種力度表現,氣息的消耗量相對說來不大,運氣的掌握也較容易,而高音區音色清晰開朗,顯得特別鮮明,在強奏時能獲得華麗的效果。但氣息需要較強的支撐力,耗氣也大。吐氣時要保證有足夠的力量,還要控制好氣流速度,使之不宜過快,否則造成聲音僵硬和發尖。

長笛的音色猶於月光一般明亮而溫柔,充分體現了歐洲美學觀所要求的內在與含蓄的美。要想達到較高的境界,必須練就深厚的氣息功底。因此,我們在初學運氣的時候一定要講究科學性。可以說它與美聲唱歌的運氣方法是相通的,我們用六個字來概括,即"深沉、緩慢、熱情"。

"深沉"是指吸氣要深、位置要低,通常在腰的一圈及小腹部。這樣便於儲存份量較多的氣息,勝任較長的樂句而不至於難堪。同時也有利於減輕胸、肺部的'負擔。"緩慢"是指運氣的速度要儘量緩慢,不急不燥,心平氣和,象冬天往外呵熱氣。這樣才能吹出厚實而鬆弛的聲音來。

"熱情"是指氣息最後經過口腔撥出時,除了腹部保持住足夠的支撐力,胸部要放鬆,咽喉部要儘量開啟,不能憋氣。上下牙齒張開,口腔內抬高,象平常打哈欠的狀態,來體會氣息的流動感和找到聲音的共鳴。雖然運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運動,但並非神祕莫測,只要我們細心領悟,刻苦練習是不難掌握的。另外要注意的是,改變吐氣份量的多少是表現力度強弱的重要手段,而控制好氣息的速度對音準有著密切的關聯。所以,我們在演奏時一定要合理運用吐氣,在表現強弱時注意控制好音準。

三、吸氣

吸氣與吐氣是密切相連、相輔相成的。俗話說:氣足音就長。氣息是聲音的動力。吸氣一定要做到輕鬆、飽滿。平常練習時要在全身放鬆的情況下。將氣息輕鬆自如地吸入胸腹腔。在演奏過程中要做到"吐盡吸滿",因為只有將氣吐盡,才能有效地重新吸深吸滿。如果不等氣吐完就匆忙吸氣,是很難以吸深的,而且容易形成越吹越緊張的壞毛病。日常練習可結合快速吐氣、吸氣的訓練,也稱作"氣吐音"練習。這是加強腹肌控制能力的一種較好的方法,也是為了今後高難演奏技巧和增強音樂表現力必須練就的基本功。

我們若把雙簧管比喻成抒情女高音,單簧管比喻成戲劇女高音,那麼,長笛則無疑是最好的花腔女高音了。只要我們細心地領悟,刻苦磨練,一定能讓長笛在自己的操控下發揮出迷人的光彩和無窮的魅力。

長笛管材的區別

這次在上海的樂展之行實在是受益良多,特別是和臺灣WEISSENBERG長笛製作人的談話,對長笛的製作流程更加了解, 還有在日本村鬆長笛的技術人員簡單的談話中,對村鬆長笛的技術更加佩服。

簡單瞭解和大家分享一下管體除了材料以外還有無縫管材和手工包管之分:長笛製作有一個重要要求就是要管體的材質平均,也就是管體上每一段材料都要求密度和厚度相同,這樣在管體的振動傳遞上才能有好的效果。

無縫管的作法,因直管抽成錐度管,在材料的延展方面有不平均的現象,因此在吹口管小端的厚度較厚,大端較薄,厚度差距往往在0.4mm左右,因此在音的傳送及平衡上有了限制。

而手工包管在取材時已經算定其延伸量且由錐度管抽成錐度管,所以它的管體厚度均勻,密度統一,就能產生平均的管體振動。

同樣的材質,雖然在密度上一般皆認為相同,其實會有上下限,即Density max.和Density min,無縫管因製作過程中,有多次的退火及抽拉,改變了原有的密度,金屬原子的鍵結力(Bond force)較弱,作成吹口管後,音的擴張性也較弱。

而包管之板材,為一經高度輾壓之材料,原子間之距離較近,鍵結力也相對提高,做成的吹口管就會有較好的音色。

摘取部分資料和大家分享:

長笛吹口管管體(無縫管)之製作一般皆採如下之製作流程:

取材:向材料工廠購買設定尺寸厚度的圓管材料束頭:將圓管一端加工成錐狀抽型:在油壓抽管機上抽成錐度管切定長度:在車床上切除多餘長度之管結拋光:在研磨機器拋光,以備後續工程

而包管之製作流程略不同於一般作法,其製作流程如下:

取材:裁剪設定尺寸之梯形板材包管:以手工打彎包成圓錐筒狀焊接:以高成份銀焊料將接縫處焊接整圓:將焊好之管體在模具上整圓成型:由手工精細修整完成各部位

講究長笛持笛姿勢

一、正確的持笛姿勢是,下脣、左手食指根、右手大指頭三點持笛,吹口與#C鍵向內呈一3度夾角,放開其餘9個指頭長笛不滾動,且能正常發音。

二、小孩子除外,凡12歲以上的學生,吹口與身體的夾角儘量向肚臍方向靠,右大臂向後擺動3度左右,力求脣墊對下脣的壓力左右均衡且鬆弛,不能壓得太緊,影響下頜與下脣調整氣流角度。

三、整個人的中心分割線與地面垂直,且均勻支撐身體,腳與肩寬;坐姿為腰腹垂直與椅面,不能靠靠背,臀部與椅面接觸三分之二,小腿與地面垂直。

四、左手腕與地面垂直,以獲得左手無名指的弧形放鬆狀態,右手大拇指與食指對應,對笛身支撐力的方向為向前斜上方。

五、演奏時根據樂曲的韻律特徵允許配合轉移兩腳重心,有必要時左腳略向前1/3腳尖,這樣在演奏中重心更穩;不允許身體背反音樂韻律的做作性搖晃,這樣會顯得很低俗無聊,更不可有擠眉弄眼的誇張表情,因為這樣更低俗進而讓聽眾觀眾反感。搖滾長笛不受這個約束,因為其本身就是迎合音樂的初級愛好者,聽眾觀眾審美趣味有限。

六、不要盲目模仿某些大師長笛笛尾下垂到可怕的程度(如高威、郎帕爾等),因為他們初學的時候一樣存在對持笛姿勢的忽略問題,只不過功力深厚掩蓋了持笛姿勢不規範的缺點。他們也要靠低頭來轉移重心、克服地心引力對長笛的向下牽拉,以及原俄羅斯派(吹口與#C鍵平行)四點持笛的侷限,低頭的結果也會壓抑肺泡,減少肺活量。

七、中國人十個人只有兩個人上嘴脣是光潔平滑的,但這兩個人不一定選擇吹長笛,另外八個上脣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尖刺與凸起,難道這樣的條件就不吹笛了麼?也許通過努力同樣會成為長笛演奏家的。因此碰到這樣的條件,可以向左或向右略略移動風口。

長笛的音域及演奏技巧

古六孔橫笛的音域僅有兩個八度多。後屢經改進,19世紀初為d1~a3,有完全的半音階。伯姆長笛擴充套件為c1~d4。現代作曲家要求更高,長笛製作日精,指法屢有創新,專業型笛尾加長,可下行至b音,此與吹奏#f4等泛音有關。因此目前音域擴充套件為b~#f4,共44個半音。

低音區b~#c2音色豐美醇厚,惟穿透力較為遜色;中音區d2~#c3音色清澈朗潤;高音區d3~b3音色光輝明亮,穿透力強;超高音區c4~#f4,音色尖銳刺激,穿透力極強。近代作品有時用斷音強奏,以顯示特殊效果。

雙手持笛,坐立皆可,採用胸腹混合式呼吸法,雙脣構成一定的基本口型,氣流集中衝擊吹口蓋與孔壁構成的75°銳角發音。其特殊技巧有:①泛音:用放鬆口型超吹八度或十二度、十五度音,產生類似絃樂器的清音效果;②滑音:手指在鍵孔上逐漸滑閉,可取得上滑音和下滑音效果;③同時哼唱:在演奏長笛的同時哼唱;④模擬打擊樂:快速拍打音鍵,同時口中發出咂舌的“嗒”聲,可發出模擬打擊樂的聲音效果;⑤呼嘯奏法:口含全部吹口,快速大量吹氣,同時按樂譜快速移動手指,造成嘯聲效果;⑥模擬銅管樂器:兩脣緊貼吹口,開小孔吹氣,發音如同小號。上述各種奏法,均可得特殊效果,在先鋒派音樂中常大量應用。

談長笛演奏者的“內心聽覺”

聽覺是聲波作用於聽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興奮並引起聽覺神經的衝動併發放傳入資訊,經各級聽覺中樞分析後引起的感覺。因此聽覺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內心聽覺則是一種潛意識的聽覺。其實,每個人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內心聽覺,比如默讀文章。

長笛演奏中的內心聽覺,就是當我們看到樂譜後,不借助樂器的聲音,也不哼唱,在全然的靜寂中,在內心裡想象出音符的高度、長度、力度,甚至是連貫、優美的整首曲子,這就是“內心聽覺”。

音樂是門聽覺藝術,而且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每個人對音樂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感悟和想象力,所以讓內心聽覺和想象力伴隨音樂的發展自然流動,使每個演奏者在演奏同一首曲子時表現出每個演奏者不同的個性,使之形象化、完美化。

如何在演奏中通過良好的“內心聽覺”使音樂的表現盡善盡美呢?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要校正長笛使之基本音準,然後通過氣息的控制使旋律達到完美的程度,演奏者要利用“內心聽覺”來調整自己,通過不斷調整自己對樂曲的感覺,使之達到最穩定的狀態,從而更為順暢地表達音樂的內涵。在技術方面,要利用“內心聽覺”來穩定節奏,協調好氣、耳、舌、手之間的關係,從而輕鬆流暢地展示嫻熟的演奏技巧。演奏者對於音樂的把握需要經過長期的包括文學、藝術修養的提高、演奏技巧及音樂感覺的昇華。在獨奏、重奏和合奏的過程中,在演奏好自己聲部的同時還要在符合的音響效果中找出自己的聲部,確立自己的位置,在表達樂譜本意的同時做到隨機應變,通過整體的調控從而使音樂表達更加完善。

其次是提出“至真摯情,美樂美心”的觀點。“至真”,就是對於演奏者狀態的一種要求,它體現了器樂演奏最基本的要求——對技巧的掌握。在長笛演奏中,表現在音準的把握、整體節奏感的統一、力度的均衡層次上。管樂器是按照十二平均律的音高關係製作的,每種管樂器都有其自身存在的某些音不準的問題,這就需要在演奏前進行調音時著重注意那些音的音準。有些演奏者雖然在演奏前很仔細地調音,但在演奏中音準仍然出現偏差。無論由於什麼原因引起的音準偏差,都會直接影響音樂表現的美感。排除客觀因索,需要用“內心聽覺”去衡量自己技術技巧的發揮,因為只有演奏者在用耳朵傾聽的時候,才能真正感覺到自己的音準與音質,所以“內心聽覺”對於正確的調音和在演奏過程中準確的發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內心聽覺”,是從演奏者通過平時保持的、良好的傾聽習慣中獲得的。那麼,什麼又是良好的傾聽習慣呢?在這裡,需要進一步明確“聽覺”的概念。而“內心聽覺”即在無聲的狀態下,內心對音樂的想象,是一種內在感知形式。演奏者通過在演奏的間歇處努力在內心歸納、想象剛聽到的音響,通過整理、加工外部聽覺所獲得的印象,達到把握音樂的整體形象的目的。如果中斷演奏,其記憶就會出現斷層,失去外部音響的刺激,內心便停止活動,這樣的演奏者,就是“內心聽覺”較差的演奏者。他們往往被動地接受樂曲對於個人技術的要求,而不能通過積極的“自我聽辨”,更好地把握音準、注重音質。聽取“內心聽覺”的支撐,外部聽覺所接受到的資訊得不到整理與鞏固,也使記憶與思維活動難以展開。所以,缺乏“內心聽覺”的演奏者,對曲目整體的記憶與把握是相對困難的。

另外,根據可差性的發音原則,演奏者通過“內心聽覺”調整改變每個音符的震動頻率來解決演奏中音準的問題。因此,就要提高演奏技法、音質音準的熟練程度使之達到“至真”。

“至清”則完全是長笛演奏者的心態表現:完成一首悠揚的曲子,需要演奏者內心積極地參與,演奏者要悉心揣摩作品標示出的所有要求。我們不能死板的根據樂譜上的表示處理樂曲,而是要通過對音樂的感覺以獨到的見解加以表現,從而完成具有個人風格的二度創作。

如何能理解並把握好音樂的節奏呢?首先,通過“內心聽覺”應該很好地把握每個音的實質,在這個基礎上注重旋律重音的對比,培養對速度和節奏的準確性、協調性的感覺力。通過長期熟練的練習,使每個音符都能協調一致地服從音樂整體的脈動,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至真”。因為有了充分的技術上的準備,對樂曲的深刻理解才能做到比較完美的“個性發揮”,達到“至真、至情的境界”。

當然,長笛演奏中,力度的均衡與層次的體現也是尤為重要的問題,它比節奏感更能體現一個人在器樂演奏方面的天賦與靈性。但是由於發音位置的不同,較之簧片樂器來說,長笛低音區在發聲力度與穿透力方面略顯薄弱。特別表現在合奏和重奏中,長笛的聲音往往被淹沒在其他樂器的樂聲之中,從而無法正常發揮作用,也無法達到預想中的完美效果。如何完整地表現出長笛與眾不同的樂音,巧妙地使之與其他樂器區分開來又不破壞整體音樂的和諧,這就要求演奏者運用“內心聽覺”傾聽辨別各種聲部間的力度是否平衡,並加以恰當地調整。這種調整,曲譜上是沒有標示的,惟有演奏者自己依靠對音樂的理解,去想象、去控制,用內心聽覺去聽、去默唱。根據旋律線條的走向適當調整力度和樂句之問的連線,從而完整地體現樂曲美妙的意境。由此看來,長笛演奏過程中的力度均衡與層次突出,離不開“心”的參與。對於長笛演奏來說,技巧上的要求不難做到,而通過長笛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感覺才是最為重要的。長笛演奏包含了一種音樂的感覺在單面,是一種真情實感的流露,而這種感覺,較為明顯地體現在一個人的“內心聽覺”上。只有擁有良好的“內心聽覺”,才能更好地把握長笛演奏的根本,體現長笛演奏的魅力,詮釋長笛演奏的奧妙。在演奏時做到技藝精湛、技巧嫻熟、感覺靈敏、情感真摯,演奏出的樂曲必定是優美的。音樂的美是源於心靈的,它是大腦對於客觀世界美、醜、善、惡的反映,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律動結晶。演奏不僅僅是一種模仿,應該是具休的心理活動,是一種趣味的創造,或是嚴肅的思考。“內心聽覺”,恰恰是連線演奏者與樂譜之間跳動的音符,是跨越人與音樂之間的一道彩虹。

如何做到“美樂美心”?這是對於演奏者自身素質的一種較高要求。首先,“內心聽覺”是通過知識的豐厚與經驗的積累而逐步完善的。要多看文學、美術作品,包括大量地聽一些優秀的音樂作品,尤其是交響樂和室內作品,增強個人修養,藝術的感覺是互通的,演奏者需要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從其他藝術門類中汲取營養來充實自己。其次還要長期堅持基本功的練習和舞臺實踐,不斷地豐富經驗,培養和提高個人的“內心聽覺”能力,從而確實有效地提高演奏水平。提高對樂曲整體風格與內容的把握,是提高長笛演奏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這就要求演奏者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培養正確的感知能力,發展音樂記憶力,訓練聽覺思維,同時利用科學的方法,結合個人自身的特點,努力達到樂曲的要求,在演奏的過程中,通過大腦思考,把每一首曲子用心地去完成。

總之,每個長笛演奏者通過對“音樂感覺與內心聽覺”這一能力的不斷提高與完善,在長笛演奏中達到自我意識的昇華與超越,從而塑造更為完美的音樂。

銀的常識及銀質長笛的簡單保養

隨著我國藝術教育的深入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吹奏長笛,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高階長笛。而在使用高階長笛的過程中,發現長笛或長笛中的有些部件變黑,常常使得廣大的長笛吹奏者產生一些疑慮。為幫助大家正確地使用長笛,維護好心愛的樂器,在這裡介紹一些長笛常用的貴金屬材料——銀的有關知識。

一般較高階的長笛或手工長笛,或全部使用銀材料,或管材、按鍵等部分使用銀材料製作。

一、銀的名稱

元素名稱:銀

元素符號:Ag

英文名稱:Silver

拉丁文名稱:Argentum

二、銀的物理特性

密度:10.5g/cm3

摩氏硬度:2.7

熔點:960℃

沸點:2213℃

在金屬中,銀所具有的延展性、導電性和傳熱性是較高的。另外銀還具有很好的自然光線反射效能。

三、銀的化學性質

銀的化學性質十分穩定,但溶於稀硝酸、熱濃硫酸和鹽酸。在空氣中或氧氣中,溶於鹼金屬的氧化物和氰化物,不與水和大氣中的氧作用,但遇硫化物、硫或臭氧會變黑。

銀與氰 化鉀(劇毒)發生化學反應,使白色的銀變黑,生成氰化銀(黑色)。

KCN+H2O+Ag →AgCN+KOH

(氰化 鉀+水+銀→氰化銀+鹼)

雖然銀的化學性質很穩定,但長時間與強酸、強鹼或鹽接觸,特別是與空氣中的硫化氫、硫和臭氧接觸,也會逐漸變黑。

Ag+H2S →Ag2SO4(黑色)

(銀+硫化氫→硫酸銀)

Ag+S →Ag2S(黑色)

(銀+硫→硫化銀)

Ag+O →Ag2O(黑色)

(銀+氧→氧化銀)

四、銀的純度

根據我國首飾行業的有關國家標準規定,銀及其合金的純度範圍和表示方法見下表:

銀的純度範圍和表示方法

銀的純度範圍和表示方法

貴金屬及合金名稱純度千分數最小值純度的其他表示方法銀及其合金800

925

990足銀

銀的純度千分數前冠以銀、Ag或S。如銀925、Ag925或S925(S為Silver的縮寫)。銀及其合金的純度千分數在800以上時,均可稱為足銀。

對於長笛產品,沒有有關的國家標準用以規範其所用材料的標識,因此對所採用的材質標準五花八門,上述資料僅為大家選購長笛提供一些參考。

長笛吹奏者在使用銀質長笛時,儘量多瞭解一些銀的化學性質,避免影響長笛本身漂亮的外觀,保持其表面應有的光澤,延長長笛的使用壽命。即使銀質長笛表面變黑,也不要焦急,應請專業人士,最好是有經驗的手工長笛維修技師進行處理,問題便可解決。

TAGS:長笛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