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國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4.77K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學反思

國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學反思1

本節課首先通過四個具體的例子,採用小組討論,大組彙報的方法由學生分析總結出平衡狀態和二力平衡的結論,然後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這是本節教學重點。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同時輔以聯絡生活實際,如:用相同大小的力拉靜止在地面的同學,得知:二力平衡時物體處於靜止狀態,關於這一點大多數學生是容易接受的。為了完整地認識二力平衡,物體的運動狀態應為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學生最不容易理解的是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受力狀況。在解決這一教學難點時,如果通過力的示意圖,幫助學生去分析受力情況,學生會更容易接受。

本節課,我通過分小組進行探究活動,加強學生的合作交流,讓學習好的先掌握,然後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利用“生幫生”提高更多學生的參與。對於教學重難點的突破,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並通過例子,結合力的示意圖去理解掌握,我只講10分鐘,然後留下25分鐘的時間去探究分析。但在練習題的安排上,備課時還要做到由簡到難,層層遞進。總體感覺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還是比較滿意的。

國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學反思2

本節課採用預習、展示合二為一,把本節知識分成五個知識點:知識點一是平衡力的概念;知識點二是二力平衡的條件;知識點三是相互作用力與二力平衡的區別與聯絡;知識點四、知識五分別是二力平衡的應用。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是:一是學生能事先預習,完成學案;二是學生能敢於自己動手做演示實驗;三是學生敢於展示自己的風采,能在小組內組長的帶領下,自行分配任務,組長教會組員,起到兵教兵的目的。四是學生樂於參與,幾乎全員參與展示。

較以往老式課堂,學生多了一份活力。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通過自行討論,總結觀察結果,歸納實驗結論,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但不足之處也很多,試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由於學生採用“三三六”教學模式,學生在展示時顯得拘謹、生澀,語言不很流暢。而且有的學生怕忘記自己的分配任務,事先寫好稿,而在展示時不能脫稿展示。

二是學生儘管分成了學習小組,但要想採用“兵教兵”,僅靠別組同學說一遍就達到會解題的目的顯然不夠。所以,沒有達到小組幫扶、結對子的作用。當別組同學展示完某個知識點時,幫扶小對子沒有重新講解鞏固的過程,這樣印象不深刻。

三是沒有學生質疑的過程。三三六教學模式重視對學生質疑,創新能力的培養,目的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所以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學生能夠質疑,但在講課中發現,很少有同學敢於提出不同的意見。尤其是在某小組在展示時,其他組的同學很少提出疑問。

今後上課的整改措施:一是繼續實施三三六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全員參與,儘量消滅“差生”。二是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對每節課學生小組評價時,向這方面傾斜,給提出問題、提出質疑的小組加分。這樣,由於教師評價的導向,學生會積極參與到質疑活動中來。三是各小組展示完後,對重要內容,重點的習題讓組內每兩人結成幫扶對子,由程度較好的學生再講給程度較差的學生聽一遍,通過這種形式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國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學反思3

《二力平衡》這一節課本著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主要在於課堂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學習不緊是一堂課所學內容,更重要是打開學生的視野,實驗敢於改造創新,書中實驗與改造實驗的對比找出改造後的實驗的優越性,使學生更易懂,我覺得這是成功的一個亮點。學以致用,迅速結合前一單元彈簧測力計掛一物體為什麼讀數就是此物重,用本節課知識讓學生來解答,前後知識整合具有代表性的一個題,環環相扣加深知識點的靈活運用,這也是我覺得成功的第二個亮點。但不足之處也很多,試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班上學生儘管分成了學習小組,但要想採用“兵教兵”,僅靠別組同學說一遍就達到會解題的目的顯然不夠。二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夠,總是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部分內容。

但是由於與學生磨練不夠,學生展現自己的表現不夠自然,活力不夠開放,這些也是今後還要多加鍛鍊和強化的。

國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學反思4

二力平衡是國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教學難點,學好這一部分將對國中物理力學的學習起到重要作用。這一節課,以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基礎,從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過實驗與思考的觀察與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並與日常生活中現象為基礎加以運用,體現了從簡單到複雜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在教學中我以同學們每天都要見到的講桌、課桌、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列車為例,首先讓學生判斷其所處的狀態--------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讓其分析受力情況,從力的三要素分析受力特點,讓學生理解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的含義,進而引出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這樣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學生深深體會到生活中時時有物理、處處有物理,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物理來源於我們的生活,拉近了物理與學生的距離。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注重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我覺得這節課的成功之處,主要在於課堂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給學生理解和體驗,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們不斷領悟人生的意義,瞭解人不但活著,而且知道人應該怎樣活著,使他們在與大自然的相處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給予肯定和讚揚,給一個孩子以同樣的表現機會,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多給他們創造表現機會,曾強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讓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