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職場動態>

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

文思屋 人氣:1.63W

【摘要】大學畢業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就業群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和寶貴的人力資源。近年來我國整體就業環境並不寬鬆,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就業問題比較突出。大學生就業問題關係數百萬畢業生的切身利益,關係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關係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關係社會政治穩定,應當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本文從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入手,分析了“大學生就業難”,指出“大學生就業難”不是人才過剩,而是結構性問題,應當關注大學生失業群體。大學生在勞動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大學生就業需要市場主導機制,但人們的思想認識和就業市場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在高校入學率增長的同時,中國就業市場的培育和結構調整並不同步,公平的市場就業機制尚未形成,使大學生就業市場供大於求的結構性矛盾不僅沒有改觀,反而進一步放大,引發了畢業高峰年的就業難題。本文進一步分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深層次原因,認為大學生就業的市場化與人才市場不發達、教育改革滯後、落後的就業觀之間的矛盾以及以重增長速度輕就業的經濟增長模式是造成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 人才市場

經歷了連續幾年的高等教育擴招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畢業生數量迅猛增長的高潮,這勢必給業已嚴峻的就業市場增加巨大壓力,帶來諸多問題。高校畢業生供給總量持續增加,人才市場供求關係轉換速度之快出乎人們的意料,供求矛盾的白熱化程度絲毫不亞於人們對高等教育大眾化所爆發出來的熱情。巨大的就業壓力,讓年輕的大學生們尚未走出校門,就品嚐到了生活的艱辛。看看招聘市場上人潮洶湧的畢業生和那些為找工作而手持簡歷四處奔波的求職學子,人才這個字眼更像是讀書人的一種自我安慰。多數畢業生在剛走出校門時,除了文憑、知識和頭腦屬於自己,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需要在不斷地與社會環境的磨合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青年是祖國的未來,高知識群體是社會的未來。如果我們的社會要求今天的大學生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煥發活力去創造未來,那麼政

府公共管理責任與政府就業戰略選擇,就自然應給他們以“勞動權”的`基本保障,或者給他們以“待業”狀態下的基本生活保障,決不能坐視他們為生存奔波而產生創新能力的下降,而應當竭力減少大學生就業難對社會長期發展的威脅。大學生就業問題關係數百萬畢業生的切身利益,關係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關係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關係社會政治穩定,應當受到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一.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概況

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進入“大眾化”時代,高校畢業生增幅逐年加大,就業問題非常突出,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點。1999年以來,高等教育的發展規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擴大,進入2l世紀我國高校畢業生每年呈現大規模攀升的發展趨勢。200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07萬人,2001年115萬。2002年高校擴招的第一批三年制專科生離校,普通高校畢業生總數達145萬人,增幅23.1%,其中專科生增幅最大達39.8%。2003年迎來了高校擴招後第一個就業高峰,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212萬人,比2002年增加67萬,增幅46.2%。由於社會需求相對不足,又遭遇非典疫情的不利影響,畢業生就業面臨較大的困難和壓力。2004全國共有280萬高校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2005年338萬,2006年達到413萬,2013年將近690萬。根據教育部公佈的大學生就業率統計資料,2003年初次就業率為76.1%,2004年73%,2005年72.4%,2006年71.8%。回大學生就業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待業人數不斷上升。2001年待業人數34萬,2002年37萬,2003年64萬,2004年75萬,2005年增加到93萬。在社會需求與往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畢業生供給大幅度增加,專科生增幅較大,供需矛盾和結構矛盾都比較突出。就擴招數量而言,同期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擴招的速度、規模不能與整個社會的社會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同步,導致大學生數量增加的背後失業人數的快速增長,是高等教育孤軍突進而社會整體發展相對滯後的結果。

(二)“大學生就業難”現狀及就業趨勢分析

1.大學生就業難不是“人才過剩”

畢業生人數連創新高,提到大學生就業難,擴招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靶子。正是基於一些數字,很多人把大學生就業難歸結到1999年以來的高校擴招,認為擴招造成了大學畢業生數量增多,從而引發了就業難題。如何正確認識大學生就

業難,並評估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果,對於認識和解決問題無疑是極端重要的。我國7億多龐大的從業人員中,高層次人才稀缺,創新型和高技能人才不足。在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5%左右,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低於已開發國家3年以上。而降低青年勞動力參與率最有效、最有利的途徑在於增加教育年限、延長教育時間。目前我國大學生毛入學率23.3%,美國為82%,日本、英國、法國等已開發國家均在50%以上,韓國、印度、菲律賓也在30%左右。從各國對教育的投資來看,公共教育經費投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為5.1%,已開發國家為5.3%,印度為3.5%,中國為2.3%。據估計,已開發國家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貢獻率高達75%,我國只有35%。無論從資料統計還是從實際狀況來看,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對於經濟發展的需求來說,我們的人力資源尤其是大學畢業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2.大學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

第一,地區性人才供需矛盾十分嚴重

由於我國區域性經濟發展不平衡,絕大多數畢業生選擇在條件優越的東部沿海地區,很少願意選擇到人才奇缺的中西部和基層就業。大學畢業生流向集中到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選擇到縣(區)、鄉鎮、農村就業的比例小,人才的地區供需矛盾十分嚴重。賴德勝認為,在國內勞動力市場分割的特定制度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是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互相搜尋的結果。大學生就業難具有結構性特點,在某些發達地區高校畢業生的供給量相對過剩,而在廣大經濟落後地區則絕對不足。

第二,學歷層次造成的結構性失業

從學歷層次來看,不同學歷的畢業生就業率存在差距。研究生、本科生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高職、專科等低學歷畢業生一次性就業難度較大,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雖然,在部分地區、院校出現了高職專科就業率高過本科的“學歷倒掛”現象,但從全國範圍來看,高職專科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總體處於弱勢,“學歷越高,就業率越高”現象,低學歷畢業生就業難已成不爭的事實。同時,專業趨同和學校的知名度也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產生重要影響。

第三,專業冷熱不均、供需失衡

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與學科專業緊密相連。不同學科分類就業率差距較大,工

科、理科類初次就業率較高,人文社科類學科初次就業率較低,以往的熱門專業如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由於招生人數激增,導致熱門專業學生成為就業困難群體。由於高等教育對市場經濟的反應相對滯後,在新的就業形勢下,高校專業設定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導致不同專業間冷熱不均,供需比例差別大,供不應求與供大於求現象並存。教育與勞動力市場需求有脫節的現象,正是在擴招的學生進入了勞動力市場以後,特別是當他們遇到了就業困難以後,才會真正把教育缺什

3.隱性就業的人數逐年增多

受就業形勢、市場需求、專業冷熱程度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觀念有了較大的轉變。“一步到位”、“從一而終”的擇業觀念淡薄了,先就業,再擇業修的觀念已經得到部分學生的認同。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成為自由職業者,他們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時而待業、時而打工、待價而沽、不斷跳槽。隱形就業,是指凡是未向政府申報職業,或政府有關部門未作明確統計、記錄與有效管理的勞動就業形式。絕大多數隱性就業者的初衷是找一家常規、穩定的單位,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才選擇了隱性就業。作此選擇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人甘之如飴,有人被逼無奈,更多人把隱性就業當做尋找正式工作的過渡。隱性就業被作為一種就業前的熱身,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和技能,增加未來就業的砝碼。

二.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的對策與措施

(一)各類大學要切實改變“重招生輕就業、重培養輕使用”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