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職業培訓>

2016國小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

文思屋 人氣:2.41W

點選檢視試題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2016國小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

1.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務是(  )。

A.做好管理工作

B.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C.提高學生成績

D.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教師的個人效能感隨教師教齡的增長呈現出(  )。

A.上升趨勢

B.下降趨勢

C.先升後降趨勢

D.先降後升趨勢

3.《義務教育法實施條例》屬於(  )。

A.教育行政法規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規

D.教育規章

4.我國義務教育經費來源的主渠道是(  )。

A.國家財政撥款

B.城鄉教育費附加

C.社會集資款

D.教育專項資金

5.教師在對教具和實驗進行演示操作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必須(  )。

A.講解操作的要領

B.講解相關的書本知識

C.指導學生觀察

D.激發學生的興趣

6.近代西方首倡教育適應自然原則的教育家是(  )。

A.誇美紐斯

B.盧梭

C.裴斯泰洛齊

D.赫爾巴特

7.北京師範大學學制研究小組於1981年在其附屬中國小開始進行的學制實驗是(  )。

A.六三制

B.雙軌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8.中國古代“內發論”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9.學生的個別差異給勞動造成了(  )。

A.複雜性

B.創造性

C.示範性

D.長期性

10.形式教育論的倡導者是(  )。

A.盧梭

B.洛克

C.赫爾巴特

D.斯賓塞

11.據《論語》記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詩、書、禮、易、樂、春秋”屬於“四教”中的(  )。

A.文

B.行

C.忠

D.信

12.不屬於社會公益勞動專案的是(  )。

A.打掃校園

B.植樹造林

C.擁軍優屬

D.幫老助殘

13.在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係問題上,應堅持的是(  )。

A.堅持人文教育為主

B.堅持科學教育為主

C.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攜手並進

D.要看情況而定

14.由傳統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制度是(  )。

A.基礎教育

B.職業技術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15.在中國,最早以馬克思主義觀點寫成的教育著作是(  )。

A.《對教育方針的意見》

B.《新教育大綱》

C.《教學與發展》

D.《民本主義與教育》

16.實行雙軌制的國家以(  )為代表。

A.英國

B.美國

C.蘇聯

D.中國

17.教育學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  )的教育。

A.內涵式

B.廣泛

C.狹義

D.廣義

18.“棄聖絕智”、“棄仁絕義”是(  )的主張。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9.把人分為哲學家、軍人、勞動者三種集團或三個等級的代表人物是(  )。

A.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亞里士多德

D.孔子

20.國小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範法

C.陶冶教育法

D.實際鍛鍊法

21.師範學校的出現,與教師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業,從時間上來說,(  )。

A.是同時的

B.師範學校出現得早

C.教師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業的時間早

D.說不清楚

22.領會知識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鞏固知識

D.理解教材

23.馬卡連柯認為,適宜作為“教育主體”的是(  )。

A.學生個體

B.學生集體

C.教師個體

D.教師集體

24.人類關於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觀點是(  )。

A.教育的原始起源說

B.教育的生物起源說

C.教育的神話起源說

D.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25.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是(  )。

A.兒童中心論的代表

B.教師中心論的代表

C.勞動教育中心論的代表

D.活動中心論的代表

26.教育學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是(  )。

A.教學工作

B.教學方法

C.教學組織

D.教學策略

27.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質高低的重要標誌是(  )。

A.文化教育

B.科技發展

C.計劃生育的實施狀況

D.基礎教育的狀況

28.我國保護少年兒童權益的專項法律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9.教學計劃的中心問題是(  )。

A.開設哪些科目

B.各門學科開設的順序

C.各門學科的教學時間

D.各門學科的教學方法

30.在1951年提出“範例教學”主張的是(  )。

A.赫爾巴特

B.瓦•根舍因

C.懷特海

D.克伯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