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和實踐方案

文思屋 人氣:2.41W

我知道,職業規劃是個時髦的話題,從還未畢業的學生,到已經在職場打拼了幾年的人,都喜歡將這個詞語掛在嘴邊,用來表明自己是個有理想、有想法、有計劃的人;也用來表明自己目前的無奈;也用來解釋自己一次次對現實的逃避和妥協。

職業生涯規劃和實踐方案

姑且不去說孰是孰非,我們是不是應該先來搞明白什麼是職業規劃?我們常說的讀證書、讀學歷到底和職業規劃有什麼區別?轉行是不是就是在做自己的職業規劃了呢?

規劃,規者,有法度也;劃者,戈也,分開之意。職業規劃,對職業未來發展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考量和設計未來整套行動方案!(以上內容摘自百度)看清楚了,是對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的討論,最關鍵的是最後6個字,整套行動方案。很明顯,這個規劃一定不是在遇到具體問題之後才開始的,而是在你整個職業生涯開始之前,就應該啟動的一件事情。職業規劃解決的是戰略性,方向性的問題,而不是具體的戰術性問題。所以,無論你處在職業生涯的什麼階段,如果你真的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職業規劃,請你先放下焦慮、不安、迷茫、彷徨、急躁的心情,忘記過去所有的成績和失敗,抱著從零開始的心態,你才有可能重新塑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都喜歡玩遊戲,你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扮演的是什麼呢?是無堅不摧,武功高超的戰士?還是肉厚皮糙,思維簡單的半獸人?或是輕盈飄逸,彈無虛發的弓箭手?還是操控萬物為我所用的黑白魔法師?無論是魔獸,劍俠,夢幻西遊,還是永恆之塔,每一個遊戲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那就是選角色。如果你有以上的經歷,請你想一想,當初你為什麼選擇了這個角色而不是其他的角色?你選中的人物,在遊戲中又是怎樣做到和你心靈統一的呢?是不是因為你覺得這樣的人物和你自己的性格才是最符合的呢?你能在這個人物身上以自己的愛好、喜怒、性格、行為來延續自己的夢想,遊戲中的人物就是現實中的自己的一個縮影,不是嗎?

我是一個動作協調性很差的人,所以註定我不會喜歡哪些對操控、反映、動作靈敏要求很高的遊戲,所以我這輩子也打不好類似魔獸、格鬥之類的遊戲。但是我特別擅長養成類遊戲,比如美少女夢工廠,明星志願之類的不緊張,畫面溫馨的遊戲。只有玩這類遊戲,我才能體會到遊戲的樂趣,並給予自己繼續研究的動力。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些TX糊塗了,我們不是要講職業生涯規劃嗎?呵呵,其實我並沒有偏題哦。將我前面兩段有關遊戲的論述中的遊戲兩字改成工作,再試著讀讀看?職場還是遊戲場?工作還是遊戲?又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我想告訴各位,一個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完全基於你的興趣、性格、愛好,基於你內心深處的“你”,即便工作只是你養家餬口的途徑之一,即便有人曾經告訴你不要講自己的興趣變成工作,即便有人一再強調工作和生活是分得清的。性格決定命運,我從小就認為這絕對絕對有道理!

性格,決定你的職業生涯規劃。可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會如此迷茫、彷徨、焦慮、不安、急躁呢?因為認清自己,才是人一生中對自己最大的挑戰。很多人究其一生,都看不清自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成功的人和未成功的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誰更早地認清自己,誰先“開悟”罷了!那如何才能“開悟”、如何才能看清自己?如何來判斷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如何判斷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還是不對的呢?

瞭解自己的性格

其實每個人都清楚性格的重要性,也知道做很多事情都要遵循自己的性格,問題就在於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瞭解自己。於是很多人求助於各種性格測試,反覆去做各種各樣的題目,以各種標準來將自己劃歸到不同的圈子裡去。歐美專注星座,日本研究血型,中國人研究易經八卦。可是問題接踵而來,很多題目是非常難選擇的。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經常需要讓別人來完成一些測試,我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被測者往往會很無辜地看著我說,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選?我沒有遇到過這些情況哦?這些問題要看具體情況的,BABABABAB一大堆東西。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做出的測試又會有多少參考價值呢?之前,我曾經擔任過自己公司今年的“銷售培訓生”的導師,你會發現,你去讓一個還沒有畢業的孩子回答“你怎樣衡量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或者讓他們在“追求個人興趣對我而言比擁有舒適及安全感更重要OR擁有舒適及安全感對我而言比追求個人興趣更重要”這樣的問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老實說連我都覺得自己還不能夠完全冷靜、理性地來回答這些問題,何況這些孩子們。正因為此,我固執地認為,只有經歷足夠多的事,接觸足夠多的人,吃過足夠多的虧,受過足夠多的教訓,人才能對自己慢慢開始看清和了解,人才能慢慢明白自己的性格,人才能慢慢明白很多道理,進而發現自己的特長和不足,知道自己需要發揚些什麼,彌補些什麼,進而知道自己到底想幹嘛,能幹嘛,要幹嘛。請注意前一句話的順序,顛倒了是要出問題的哦。

我是一個很傳統的人,我很推崇我們的傳統文化。我一直覺得能夠流傳下來5000年的東西,絕對不會比近100年新發展出來的東西差。即便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和觀點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但是我可以以我親身的經歷告訴各位,萬物同源。西方的那些觀點不過是外衣漂亮,包裝精美罷了,其核心內容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訴我們了,是我們自己聽不明白,想不懂而已。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接下來我要向你們推薦的這本書。它位列四書之一,不過不是《論語》,也不是《中庸》,《孟子》,對了,這本書就是《大學》。為什麼要提到這本呢?我想大家從小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叫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幾乎是每個男孩子當作夢想掛在嘴邊的話,而這句話就出自《大學》。不過我想說的是,這不過是一句話的下半句,上半句話幾乎很少有人知道。不過如果你畢業於上海的格致中學,就一定會知道這句話的上半句是什麼了。是的,完整的一句話是“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簡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著名的“大學八目”,中國最古老也是最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

這八個閃耀著睿智光芒的詞語,我們又該如何來理解?古老的智慧又該如何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走進“大學八目”的世界。

大學八目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學八目”,那麼這些詞語又是什麼意思呢?和職業規劃又有什麼關係呢?平天下,顧名思義平定天下,一統江山。如果想要平天下,必須先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必須先讓自己的家庭、家族和睦安康,幸福美滿。而要做到這點,必須先讓自己的修為,素養達到一定的水準,要“修身”。

哪如何才能修身呢?關鍵是要“正心”,端正你的心性,明確你的目標,知道自己要在哪些方面修習提高。“正心”的前提是“誠意”,要有誠懇的心意,不欺人,也不自欺,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識,明白自己的優點是什麼,缺點又是什麼,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做到誠意正心是整個“大學八目”中最難的,因為我之前就說過,認識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伴隨著一生的工作。但是古人並不是只會故弄玄虛,而是給出了方法:格物致知,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說穿了就是多經事,多研究,多動腦,多體驗,多參與,多嘗試,進而獲得知識。很明顯,“大學八目”就是古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告訴你讀書科舉,走入仕途的方法、步驟和最終夢想。

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即便是現代,“大學八目”一樣是具有參考價值的職業生涯規劃甚至是人生規劃。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大學八目”,會得出這樣的結果: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知名的公眾人物,讓大範圍的人們認同你的理念、觀點、思想(平天下),你就必須先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成為擁有話語權的人。在這裡領域,你受人尊重,崇拜、追隨;在這個領域,你是大家都學習的榜樣和楷模(治國);你之所以能夠成為大家都學習的榜樣和楷模,除了你事業成功,最重要的還是你家庭美滿,個人形象正面健康,就和張學友那樣,既是歌神,又是接女兒上下學的好爸爸,從來沒有負面新聞,也沒有什麼緋聞滿天飛(齊家);所以古人一貫倡導“成家立業”,這個是有道理的,而且順序還不能亂。古人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幾十人,上百人的大家族,關係複雜,盤根交錯。作為家長,族長,不能很好地平衡各個子嗣之間的關係,協調彼此之間的矛盾,根本無法生存下去,看過《大宅門》的肯定會比較容易理解,白二奶奶不容易啊!現代社會,家庭成員人數不多,大多家庭趨向於三口之間,十幾個人的家庭就算是大家庭了。試想,一個人也自己的家人都照顧不好,還能指望他將公司的責任擔負起來嗎?你連一家三口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公司上百人,以及上百人背後上百個家庭,你又有什麼能力解決溫飽呢?

要做到以上這些,對人自身的修養要求就很高了。按照“大學八目”的順序,在你成立自己的家庭之前,你的學習能力、領悟能力、心理調解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人際溝通交往能力都應該達到一定水準了,你才有可能去維持一個家的生存。(我們所說的成立自己的家庭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結婚這麼簡單,畢竟現在年輕人即便結婚,也並不具備“成家”的能力。我們所說的“成家”是夫妻二人以獨立家庭的身份開始融入這個社會,開始生活,而不是再依靠父母生活。)而這些能力自己是否具備?哪些是長處?哪些是自己的“短板”?就需要在“誠意正心”階段獲得明確的結果。你需要有個正確的方向,進而探討自己缺乏什麼,如果方向錯了,你“修身”的方向也會產生偏差。比如,你覺得偷東西是正確的,進而發現自己翻窗戶的能力不夠,所以去進修翻窗戶的能力,這個就是“誠意正心”階段除了偏差了,這也是古人強調“讀聖賢書”的目的,免得“有樣學樣”,都學偏了。

那麼哪些道理是對的,哪些道理又是錯的呢?我怎麼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有人會說你好好讀書就會明白的,問題是如果我認為讀書本身就是錯的,怎麼辦呢?我認為,要明白是非,明事理,必須是要多體會、多體驗,多實踐才能確實明白。

還是回到《大學》,書中明確記載古人十五歲之前讀書,稱為國小,主要教授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什麼意思?就是說十五歲之前的課程是勞動課、會話課、禮節課、音樂課、體育課、駕駛課(古時候是學騎馬駕車,現在是考駕照)、書法課、算算術,看到了嗎,真正的素質教育啊!十五歲之後,優秀的學生和天子王公的孩子一起學習,稱為大學,學什麼呢?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所以在你誠意正心之前,你在不斷地實踐,體驗,親身體驗什麼是對錯,什麼是喜怒,什麼是開心和難過,什麼是乾淨骯髒。你經歷的事情夠多,判斷的能力就越強,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越強。大量的社會經驗積累、職場經驗的積累,最終會在一個特定的時刻轉化成屬於你自己的“意”和“心”,你會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自己是怎樣的人?自己的性格如何?自己愛好什麼?你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需要發揚什麼?需要彌補什麼?而這個不斷積累,不斷確定的過程就是“格物致知”了。

明白了“大學八目”在古今的不同含義之後,我們會很迫切地想知道具體該做什麼?怎麼做?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在現實的職場中,我們具體怎樣按照“大學八目”來構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呢?